新媒体在书画文物鉴定中的应用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05月02日 22:40

日本回流书画文物在杭州拆封 2

齐佳佳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新媒体为书画文物的鉴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式与平台,这也是许多从事书画鉴定的前辈们多年的希望与期盼。虽然说新媒体技术并不能直观地鉴定出哪些书画是产于那一年的,或者说是真的还是假的,但它为更多喜爱和一些专业的鉴定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公共平台。就比如中所特有的“微会审”和“微会诊”,它能够使人们远程通讯和交流,使不同地方的专家都能够参与其中,这样一来就大大提高了对文物真伪和年代辨别的可靠性。

关键词:新媒体;书画文物鉴定;数字媒介

在以前新媒体技术没兴起或者说还不够完善时,文物鉴定中对于书画文物的鉴定,可以说一直是最令专家们头疼的一个领域。因为书画文物无法像其他文物,比如瓷器、建筑、丝织品等可以应用碳十四测定或者热释光测定的方法来鉴定它的年代和真伪,也不能用生物与化学技术进行材质或者技术方面的鉴定。因为它不像那些铜器、石器、银器等文物一样可以通过对文物的材质或者工艺技术方法来确定创造这个文物的人和文物被创造出的年代。

1 开展书画文物鉴定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书画文物之所以会这么“娇贵”,并不是说它们的价值或历史意义一定就比其他文物的高,其原因主要跟古时候人们对书画文物造假的方法有关。在书画这类文物的造假中,后人用的依旧是前人留下的旧纸、旧墨等素材,然后在上面描摹,“复制”前人的著作,这就是古代名家书画的大致制作方法。因此,中国书画有很多的赝品,这也给书画文物鉴定专家们的工作加大了难度[1]。由于技术的限制,对于书画文物的鉴定,专家们也只能通过亲自观察与研究创作者技术的精湛程度,以及书画整体所表现出来的“精气神”来判断书画文物的产生年代以及真伪,这就要求书画文物鉴定者必须要有足够的经验才行。因此仅仅靠对书画文物材质的年代鉴定并不能准确鉴定出作品的真伪,这还需要研究专家丰富的阅历,需要拥有长期的对书画文物研究的经验,并要求要对各个名家的性格、习惯以及一生中的每个阶段情绪的变化了如指掌。我相信,“经验”是任何技术与机器都不能比拟与复制的。

同样,书画文物鉴定也是涉及很多领域的,比如作者、专业群体、作品、藏家等。由于领域众多,所以他们所处的地理位置、时代、环境等就必然有着很大的不同,我们又不能每次把这些天南地北的人聚集在一起。古人说过“术业有专攻”,一个人也不可能同时具有这么多本领,并做到在各个领域中都能驾轻就熟。如果只请少数的专家对文物进行鉴定,由于个人知识或经验的局限性就很容易会出现判断失误的现象,这样就会使真正的文物流失,甚至被破坏。因此,这时我们就需要一个公共平台,一个为他们提供交流与通讯的平台。

中国著名书法家、书画鉴定大师启功先生在世时就曾指出由于受各种兴趣爱好、专业水平、思维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每个人也不可能什么都懂,所以那些专家们的鉴定结果不一定就是完全正确的。启功先生还表示希望将来的现代科学技术能够弥补这些不足之处,这正是广大书画文物鉴定者的心声啊!虽然至今为止,仅靠科学技术还不能完全地解决这些问题,但新媒体的出现仍为我们在书画文物的鉴定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2 书画文物鉴定中等媒体的应用分析

近几年来,在对文物进行鉴定时都需要事先用媒体设备拍摄下来,大到文物的整体形状、结构,小到每一处的小细节都不会放过,每个角度都会清清楚楚的记录下来,以供后绪研究工作的开展。有时,拍摄的照片不够清楚时,还需要回去重新拍摄,这样很容易使管理储存这些文物的工作人员感到不耐烦,但这又是文物鉴定与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步。在文物鉴定过程中,对文物的准确鉴定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确定下来的,它反而是需要无数次反反复复的观察、无数次仔细琢磨、研读与推断的。当一个研究专家对自己的判断没有十分的把握或仍存有疑问时,就需要将这些照片发给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们,一起再对该文物进行仔细地“会审”和“会诊”,这样一来,就使专家们对文物鉴定的准确水准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随着新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慢慢渗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出现了许多新媒体平台为我们提供各种服务,新媒体的加入同样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与丰富。新媒体也使各种文物的鉴定方法更加丰富和方便,例如研究者之间的沟通、媒体信息的传递等。当今,大家公认的最方便好用的就是这个平台。至于为什么这样认为,其原因有三个:首先,可以同时上传图片和文字,并且可以无限制地对图片进行解释和说明,当只用文字表述不清或没有时间一个字一个字地输入时,甚至还可以即时发语音和进行多人的视频聊天,这样一来,各位专家虽然身处各地,却能像面对面一样交流讨论;其次,朋友圈相信大家都玩过,也都知道朋友圈可以有选择性的对一些人不开放,还有就是朋友圈对于不在你好友列表里的人也是封闭的,别人看不到你的动态,这样就避免了一些消息的泄露,也可以保证能看到你发的关于文物的朋友圈都是圈内人士。大家可以一起评论且非好友也看不到你写的评论,这样一来就使我们的隐私或者说是对文物的保护就更加完善了[2];最后,在上有一些专门供给那些有特定擅长的专业人士讨论交流的讨论组,身处各地的他们可以利用即时聊天,使空间上的障碍得以消除。同时,讨论组还不浪费时间,它可以利用大家的业余时间来进行作业,并不怎么耽误大家的工作时间。除了,微博也有这样的平台,可以为各位鉴定专家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我们可以针对某一文物建立群组或者话题,以吸引更多的鉴定专业人士参与对文物的进一步鉴定,使结果更加准确。所以社会化媒体在书画鉴定中可以大大提高文物鉴定的效率和准确率。

3 数字媒介在书画文物鉴定中面临的挑战

如今,新媒体已经应用到书画文物鉴定中了,但还有一项迫在眉睫要做的项目,就是建立起在全国范围内的“书画文物数字化”工程。所谓数字媒体就是通过用二进制的形式将图像、声音、文字等逻辑媒体记录下来。数字媒体记录下来的文物具有清晰度高、保真性高的特点。人们只通过媒体就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各个文物的每一处细节,就像在眼前一样。现在故宫博物院已经开始应用了这种技术,在这种技术中,我们可以将全国各地博物馆内的文物联系起来,跨越了地域的局限性,甚至还可以向世界各地的人们展示我们的文物。数字媒体就是建立一种虚拟的社区平台,为前来拜访的学者提供不同层次的学术资料与数据服务。数字媒体在书画文物鉴定中的应用为所有用户提供了一个跨地域,甚至是跨时代的平台,在这里他们能够找到各种自己感兴趣的文物图像,甚至是一些相关的详细信息。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莎士比亚”,每个人对书画文物的细节都会有不同的见解,学者可以通过在数字媒体提供的画像上做批注或评论来与后人更深一步地交流讨论,以对书画文物进行鉴定。

但是,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数字媒体虽然能使书画文物的鉴定更加方便快捷,同时也给了“有心之人”一个有机可乘的机会。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方便了他們,利用新媒体技术仿造出来的赝品不但更加容易还更加逼真[3]。也就是说,如果数字媒体被“有心人”用于制作赝品,那么他所制作的赝品就真称得上是“高仿”了,这样一来,研究专家们对书画文物鉴定的工作就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4 结束语

新媒体技术就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的书画文物鉴定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文物鉴定专家们带来了新的挑战。所以我们的文物鉴定者就需要不断地学习新技术,更需要反反复复、有耐心地学习与锻炼,来提高自己的文物鉴定水平,以保护我国珍贵的书画文物。

参考文献

[1]刘玉梅.新技术条件下文物鉴定与鉴赏方法探析[J].艺术科技,2017,30(02):134+160.

[2]陈燕青.新媒体在书画文物鉴定中的应用[J].东南传播,2015(03):97-98.

[3]薛永年.文物出土与书画鉴定[J].文物,1998(02):6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