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空间再生与高校文化传播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02月08日 03:56

书馆建筑空间公共学校书馆规划室内设计书籍文化建筑空间

李晓旭

摘 要: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传授知识的基本工作,通过教育活动的实践模式,不断深化校园文化的育人工作。笔者结合自身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经验,围绕同济大学博物馆所在历史建筑的改建思想、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育人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简要分析了高校博物馆建设在文化传播、传承与共享中的积极意义,探索高校博物馆在文化建设中的实践模式研究。

关键词:高校博物馆;历史建筑;新旧融合;校园文化;文化建设

现代高校文化教育建设工作的内容得到了时代性的拓展与丰富,高校的教育模式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各类教学模式与设施得到了优化与改进。高校博物馆肩负着校园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里面记录的不仅是高校的发展历史,更是每一代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与具有时代意义的教育精神。现如今,高校博物馆的建设规模在不断扩大,高校博物馆的文化建设质量是高校首要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具有鲜明代表性的同济大学博物馆为实体论例,分析了高校博物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探索了高校博物馆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模式,以传承和创新校园文化为主要基础,总体提升高校文化时代性内涵。

1 建筑的历史发展

2007年百年校庆后,同济大学各有关方面领导就有了筹建同济博物馆的设想,并专门集结同济大学各学科领域专家学者成立了博物馆筹建工作组,共同谋划这个百年学府的校园文化建设项目。

建于1942年的“一·二九”大楼是同济校园里颇具特色的历史建筑群,原为一所中学的校舍,主体包括U字型教学楼、西侧的礼堂、一个小型室内球馆和办公楼(今旭日楼),建筑所围合的U字型场地是当时的运动场。解放后,为纪念五卅运动和一·二九运动中同济大学的爱国学生,将此建筑群更名“一·二九”大楼。2005年,“一·二九”大楼建筑群因其显著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被列入第四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名单。所以,这一组教学楼不仅年代久,更是同济校园发展的一个缩影,有厚重感和人文气息。并且,这一组教学楼曾经是许多专业的教学用房,如机械、电气、测量、建筑、城规、艺术设计等,在同济人中有着集体的记忆。

同济大学博物馆以同济校园中历史最长、所在环境具有独特纪念意义的“一·二九”大楼作为选址和改建对象,实践了同济人的可持续校园建设理念。

1.1 空间改造

同济博物馆选址在校园中这片富含深远历史内涵的场所,依托对一·二九教学楼的功能性和技术性的改建,注入博物馆建筑的公共性特质。在总体布局和空间组织中,门厅的公共性含蓄地激发了建筑群和纪念园作为校园中公共性场所的活力。同时,又以博物馆这一人文载体,极好地体现了对校园文化的历史传承和价值提升,成为同济校园内最具历史人文内涵的场所和精神空间。

从对旧建筑的深度解剖和发掘中,建筑物的外部形式特征都以修缮的方式得以保留,如人字坡顶屋面、白色粉刷外墙、有分段的连续长窗、简洁的和式风格等。整体上,建筑物的外在形式得到了整修和延续,而其内部空间却大为改观。

博物馆的一楼二楼为临展厅,三楼是正在建设中的“中国古代机械复原模型展示厅”和“中国建筑与建筑文化展示厅”两个陈列展厅。在改建后的博物馆内,还有可供参观者休憩的咖啡厅以及供参观者使用的研讨室、闻道堂(培训教室)、活动室、会议室和接待室等。

1.2 新、旧元素的对比和共生

旧建筑改建在适应功能需要、设施和技术标准的过程中,必然有新的元素植入。在面对新旧关系的存续再生中,博物馆作为改建中的功能驱动,要反映人们对旧建筑的历史感知和人文寄情,但是也不能完全沉浸在怀旧的人文情结中,而是通过新旧的对话体现建筑的可持续性,集中展现建筑的当代性价值。

我们对博物馆的展示主题和陈列内容做了大量策划和研究,为常设馆藏做了主题性预设。但当今的博物馆陈列、收藏、研究等功能性目标正在逐渐消减,更多的是轉向了对环境与场所体验提供文化认知。自2016年3月开馆以来,同济大学博物馆已举办了许多展示性的公共活动,更重要的是它为校园文化性主题的演绎提供了场所和想像力,这可能就是大学校园中由旧教学楼改建成博物馆的价值所在。

2 博物馆与大学

2.1 高校博物馆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模式探索

高校博物馆属于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校博物馆的发展结合了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工作,为校园文化的体现与发展提供了优质的教育平台。校园文化建设水平会直接受到高校教学水平与科研水平的影响,同时,也具有反馈促进作用。同济大学博物馆以“为可持续而团结创新”为建设主题,利用同济大学收藏的相关文物、资料等文化财产所设立,致力于服务学校科研和文化发展,并以“以展建藏”“展课互动”“虚实结合”“馆网辐射”为办馆特色。通过在展览中不断积累藏品,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将展览与课堂结合,实现展览与课堂、展示与教育、收藏与研究的互动;将实体的展览与虚拟的声、光、电等表现方式相结合,突出时代特点;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发展,推广网上展览和网络课程,辐射更大范围,传播同济文化和精神。

在传承和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同济大学博物馆致力于发挥同济大学“一流学科”的专长与特色,将具有广泛和深厚基础的城规、土木、建筑学科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在博物馆的三楼筹建了两个常设陈列展厅。

2.1.1 中国古代机械复原模型展示厅(第一期)

同济大学在1982年4月就创立了中国古代机械复原模型制作室,到1998年4月,在陆敬严教授的带领下曾复原制作了共计5大类80余种200多具中国古代机械。这些模型再现了我国古代的农业机械、手工业机械、起重运输机械、战争器械和自动机械等科技成就,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1000多年来领先于世界的辉煌盛况。

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在陆敬严教授带领下复原制作的中国古代机械大多已散失。为了让中国古代的这一辉煌科技成就不被人逐渐淡忘,进一步弘扬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同济大学博物馆通过市教委宣传处和同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的资助,对其中的春秋巢车、汉代水排、汉代连机水碓、汉代弩机、三国木牛与流马、三国牛转八磨、晋代磨车与舂车、宋代风车、元代连二水磨、元代水转九磨和明代水轮三事等13件中国古代机械进行了复原。endprint

2.1.2 中国建筑与建筑文化展示厅

中国古代建筑与建筑文化是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展厅展示的内容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文物和模型,其中有汉代陶楼及陶器、清代蠡壳窗、明代城墙砖、明清雀替、闽南趟栊等文物,“佛光寺东大殿”“独乐寺观音阁”“晋祠圣母殿”“边靖楼”“董村戏台”“应县木塔”“岳阳楼”“真武阁”“桑珠孜宗堡”“溪东桥”“程阳桥”等建筑模型;第二类是中国主要民居类型模型,“福建土楼”“开平碉楼”“北京四合院”“徽派建筑”“侗寨鼓楼”等;第三类是同济大学保护古代建筑的十位专家与学者介绍。其中有部分藏品来自于校友捐赠。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复制多个中国古代著名建筑模型和民居,以清晰的脉络、丰富的展品、灵活的展示手法,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历史、技术成就与艺术风格,打造学习和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精彩课堂。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建筑,喜欢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2.2 校园文化育人,发挥博物馆的载体作用

现代教育体系与博物馆事业发展体系的融合体现在高校博物馆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作为现代教育的主要结构,高校博物馆不仅是实践型人才的培养基地,也是高等教育中开展参与式、探索式学习、实践型教学的主要场所。在国内众多的高校,博物馆已经成为了拓展校园文化深度与广度的第二课堂,不同高校的博物馆建设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为大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作出积极贡献。

高等教育博物馆的建设工作促进校园文化的传播,是高校文化建设的展示窗口。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培养基地,高校博物馆发挥着文化传承的载体作用,通过探索高校博物馆的校园文化工作建设的实践模式,促进高校博物馆在服务社会与文化育人方面所发挥的积极意义。

2.3 注重突出主题,内容推陈出新,发挥文化共享作用

以同济大学博物馆为例,自2016年开馆以来,截至2017年年底,博物馆共策划和主办展览30个,包括“创·艺无极限——2016上海雕塑艺术同济大学特展”“匠心传承剑语瓷言——龙泉青瓷宝剑名家作品展”“长征与遵义会议——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展览”“VR科技和当代艺术相遇——郝方圆行为艺术展演”“非洲雕刻艺术展同济大学特展”“同济的永续贡献——纪念同济大学成立110周年特展”等。其中“创·艺无极限·2016上海雕塑艺术同济大学特展”“长征与遵义会议——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展览”“敦煌壁画艺术精品高校公益巡展——走进同济大学”“2017非洲津巴布韦石雕艺术同济大学特展”“非遗进校园——贺新春 迎狗年 泥泥狗艺术展”等。展览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校内外参观者,许多退休教师、老校友及市民从远郊甚至外地慕名而来。并获得多家校外媒体报道,大大提升了社会影响力。

高校博物馆为大学生以及附近辐射的中小学教育都提供了独立的实践平台,丰富了学校老师们的文化教育工作内容。今后高校博物馆展陈设计应充分体现高校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主题,通过现代化的技术与手段,拓展博物馆展品内容与教育传播模式,充分发挥博物馆在文化共享中的作用。

2.4 举办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学术讲座,丰富文化傳播途径与渠道

同济大学博物馆作为一个教育平台,将绿色阵地的发展优势与创新文化传承相结合,改变传统的文化育人模式,将实践性教育模转向多元化、大众化的互动模式发展。同济大学博物馆曾举办过多次校园文化活动,并与所举办的展览相结合,开展学术讲座,从多方面普及展览深层次的意义。让学校师生和周边市民都参与进来,不但增强了博物馆的文化感染力,还丰富了校园文化的传播途径与渠道,充分展示了文化辐射与文化展示的双重效应。

2.5 建立高校博物馆文化基地,传承校园文化,传播知识

建立高校博物馆文化基地强调以藏品展示为文化核心,国内外著名大学都建有博物馆(或艺术馆),一所大学的博物馆是这所大学综合实力包括教育实力及经济实力的一种表现和象征,是高水平大学培养高素质学生不可缺少的必备课堂。通过收集、记录、保存与科研,充分拓展博物馆在校园文化传承的渠道与形式,发挥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弘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建立民族自信。在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博物馆肩负着传播知识与传承文化的重要使命。高校应利用自身文化建设底蕴的优势,建立博物馆文化基地,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让更多的人了解高等学府的文化传承理念、育人精髓与时代新路,激发社会公民的爱国热情,树立民族自豪感,继承传播传统文化。

此外,同济大学博物馆还设有学生志愿者团队和研究生助管团队。每年春季都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招募,增进博物馆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博物馆、参与博物馆。志愿者团队共设置讲解员团队、文案宣传团队、摄影团队和设计团队四个团队,分别协助博物馆的讲解、运营宣传、活动及展览拍摄以及平面海报、logo等设计工作。两年来,学生志愿者团队为博物馆的良好运转和推广也作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谢振宇.价值的挖掘和提升 同济“一·二九”教学楼改建同济大学博物馆的设计体验[J].时代建筑,2014(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