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一段壶中往事
   来源:中国收藏     2017年12月31日 05:11

年1月期 述一段壶中往事 上世纪80年代,准确说是1988年,一把最...

于海东

古董核螺,通体洁白,有流线般的线条,就像这把以一条曲线为造型主线的紫砂壶,那么凝练,却又似乎蕴藏着道不尽的内涵,彰显着另一种张扬。

上世纪80年代,准确说是1988年,一把最终被命名为《曲》壶的紫砂“变脸”之作,一问世就引发了中国紫砂界罕见的热议。正是这把完全颠覆了紫砂传统观念和欣赏眼光的紫砂大器,让两位合作者一壶名盛。其实,无论是设计者张守智还是制作者汪寅仙,早已是陶瓷界的大师级人物。有意思的是,面对着这把至今仍充满传说的“壶中飞天”,张守智和汪寅仙都从来没有谁把自己摆在另一位合作者的前面,对于他(她)们而言,合作中的努力和成功后的友谊比什么都重要。

设计灵感闪现

守智先生认识汪寅仙比我早了几十年,《曲》壶是他和汪寅仙合作的第二件壶艺作品。当年,张守智从中央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陶瓷科——一个只有四位学生、八只眼睛盯着一个老师的“四人班”毕业后留校任教,宜兴、景德镇和龙泉三地就成为他的教学实验和陶瓷创作基地,因此也与后任宜兴紫砂工艺厂研究所副所长的汪寅仙有了更多的接触。1983年两人首度合作完成了《 》。说到这套咖啡、茶具,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汪寅仙告诉我,此件作品一共烧制出两套,其中一套因为炉温缘故表面起泡,她舍不得放弃,独自一人用砂纸整整打磨了一个星期,几年前这套外流的手磨作品已经被台湾藏家竞价到100万元人民币。

再说《曲》壶。很多收藏家和媒体一直都以《曲》壶相称相论,实则为《曲》壶,里面还藏着一个略微曲折的小插曲。数月前,在北京的寓所,张守智先生对我谈起了有关《曲》壶创作的一切,令我感触颇深。那是一个秋末的早晨,他在宜兴紫砂厂的宿舍等车来接他去龙泉上垟青瓷总厂,审查他为国务院紫光阁武成殿设计的青瓷“武成尊”的三维造型定型,结果因为临时修车耽误了两个小时,就是这短短的120分钟,一个突发而至的创作灵感让他转身迅速抓起了笔。凡是见过《曲》壶的人,几乎都会心存疑问,这就是最初被定义为“蜗牛”的壶?张守智说他喜欢线型结构的流畅与变幻,那一刻他想到蜗牛和海螺壳上无风自转的旋形纹理,想到了解析几何圆的渐开线,很快就画出整个壶的侧视轮廓,并利用提梁结构分隔处理了壶的实体与空间的对比关系,形成了最初的创意设计理念。

这时,去龙泉的车来了,张守智便顺手将《曲》壶创意图的小稿压在了桌面的玻璃板下,两周后再返回宜兴紫砂工艺厂的住处时,他发现原本压在玻璃板下的草图不见了。第二天,汪寅仙告诉张守智,她在帮忙打扫其房间时见到这张别出心裁的设计稿,非常喜欢,希望能够和张教授合作完成。汪寅仙擅长紫砂花器制作,张守智原已为她设计过一款素器与提梁花器相结合的竹提梁《智竹》作品稿,但听到汪寅仙的想法,他很高兴:《曲》壶虽然看似素器,制作工艺上应该比花器更需心力,这样也可以拓宽自己这位学生的创作思路。

制作过程漫长

《曲》壶的制作过程出乎意料的长,从设计造型方案、三维打样定型,到指导模型组翻制定型成型模具,直至窑烧完成,第一把《曲》壶竟然耗时近三个月。它在当年的“宜兴首届陶瓷节”上一露面就令人眼睛一亮——是壶不像壶。《曲》壶不仅与传统壶型的方圆规矩差异极大,视觉上更是动感十足,虽无法确定焦点所在,却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让人对中国紫砂壶艺的未来发展充满了想象,而通体流转的紫砂线条,则使得整个壶体产生出强烈的动态美。张守智喜欢音乐,喜欢把乐感融入几何的线,使之变成能够勾勒艺术形象的紫砂线条,有别于国画书法的线条。见我有兴趣,张教授便将其中细节部分的设计与制作一一道出,如尝试使用抽象几何形体构成提梁结构壶式,以一条曲线为造型主线,从壶口后部起向前上转至提梁,下转至壶身腹部,再延伸至壶嘴之上。他笑着说,可能是自己偏爱线的旋律感,一线无牵挂,干净利落,所有的一切却又尽在其中的起起伏伏。这似乎也是对他的理念——“造型设计是减法”的一种诠释。

对于《曲》壶的造型,一开始并非所有人都像汪寅仙那么钟情中意,有的专业人士看了《曲》壶三维立体打样初稿后,明确表示不喜欢这样的造型壶。张守智和汪寅仙更注重不同意见中的点滴启发,首先针对型体结构间的线、面和造型型体与空间的关系,在平视图的基础上对主副体比例间的尺寸和体量进行调整完善。《曲》壶制作有两大难点,一是造型的成型工艺难度较大,他们打破了大师不做模具壶的固有观念,在成型工艺上大胆借助自制模具为依托来强化固型效果;二是如何保证烧制中既不能稍有变形,又要烧出线的旋律感与紫砂特有质感的完美结合。他感叹地说:“如果没有寅仙所花费的大量心思和过硬功夫,很难有《曲》壶的惊人表现。”

人气多年不减

与其他紫砂壶的单一设计不同,外界很少知道,第一把《曲》壶完成后,张守智和汪寅仙又先后对《曲》壶的设计做出多次改进,主要体现在壶嘴和局部造型等部分。这些调整有的出自于他们自身的重新认识,有些是来自于国内外展出后的建议。1989年12月那次修改完成后,依照汪寅仙的建议,首次在《曲》壶壶底打上两人名章,并刻写出合作作品的时间。这次修改后的《曲》壶一共烧制两把,两人各存一件作为合作纪念。不知是何缘故,张守智留存的那把壶面崩开了一小片砂皮,其夫人吕晓庄女士对我说起时口气多有心疼。一壶多改,可谓同“曲”不同音,如果将这几把《曲》壶放在一起就会发现各有各的意思,不过很难有这样的机会了。《曲》壶的最初原作已留给当时负责赴港办展的香港双鱼公司,如今不知花落谁家。有记载称,《曲》壶曾参加过香港“中国宜兴紫砂陶特艺展览”、香港“紫砂春华--当代宜兴陶瓷艺术展”、日本东京“中国宜兴陶瓷艺术展览”等大展。用张守智的话说,参展后被日本陶瓷交流协会收藏的是他和汪寅仙合作的第二件《曲》壶作品,也是他认为最满意之作。展出时,日本南宋官学第十三代传人小笠原荣次还专门向《曲》壶敬送了花环。

此外,我还从张守智和汪寅仙的口中听到与《曲》壶相关但意义完全不同的两个故事,一个是在海外展览期间,一位犹太籍老人托人代为求购《曲》壶,目的是为了捐献给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这位酷爱艺术的老人认为,像这样经典的中国陶艺作品应该提供给更多的人欣赏。一个是在宜兴,一位陌生的访客提出要请张守智吃饭,唯一的理由就是感谢,他说,之前他仿造别的名家壶都没有赚到钱,只有张教授设计的《曲》壶让他赚到了钱,如此直言不讳令张守智哭笑不得。

需要提及的是,时至今日张守智先生从没有就《曲》壶创作接受过任何一家新闻媒体采访,他之所以向我详述往事,只因为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