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黑陶俑鉴赏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7年12月14日 08:36

元代黑陶俑

赵昕

【摘 要】蒙元时期是中国空前的大一统时期,陪葬陶俑独具艺术特点。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四尊元代陶俑的鉴赏,了解元代陶俑的艺术造型特点和元代民间服饰流行特征。

【关键词】元代陶俑 服饰 艺术

“俑”是古人用来陪葬的偶像,代替活人、活畜殉葬,质地以陶质居多。陶俑的制作从新石器时代就开始萌芽,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但是随着扎纸随葬品的兴起,用陶俑陪葬的习俗从宋元时期逐渐开始没落。蒙元时期应该算是陶俑艺术的最后一个绚烂高峰。

蒙元时期,统治者是来自北方草原的蒙古族。蒙古先民丧葬习俗是薄葬不立墓冢,因此陪葬品很少。由成吉思汗统一各部并建立了蒙古汗国到忽必烈建立元朝,结束了宋辽金时期的分裂,中国又一次出现大一统局面。随着民族融合,丧葬习俗逐渐汉化,但是随葬品依然不十分丰厚。蒙元时期陶俑出土的也不多,所以显得十分珍贵。西安是一座千年古城,历经十三朝的古都,埋藏在它周围的陶俑,无论是数量,还是题材,或是类型,对其他地域来说都无出其右。黑龙江省博物馆有幸收藏了四尊来自西安的元代人物造型黑陶俑,让我们穿越历史,领略元代陶俑的艺术魅力。

一、元代仕女黑陶俑

1964年出土于西安南郊,高22厘米,色黑质坚,表面虽然无彩绘,但是散发着元代黑陶独有的光泽。女俑微微颔首,成操手站立姿态。头顶束盘花发髻,面部圆润,五官清秀,耳大有轮,神态祥和。身着襦裙,上衣交领左衽,窄袖。下裙曳地,系有飘带,未见足部外露,服饰纹路刻画精细(图1)。

元代社会等级森严,服饰区别有严格的法律规定,蒙古族的发型服饰与其他民族有很大不同。当时蒙古贵族妇女流行一种叫“罟罟冠”的帽冠,其底部为圆筒形,顶端呈正方形,从底部到顶端不断加粗。冠筒用桦木、树皮、竹子等材料制作内胎,外饰夺目的珠玉,是蒙古族妇女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是不允许其他民族妇女使用的。

而元代汉人和南人成年妇女的发式沿袭辽宋时期的发式,流行堆髻,头发中分编成发辫,盘于头顶,有的还在发髻外罩上包巾。未婚少女一般是耳后梳双丫髻。

蒙元时期蒙古族妇女同蒙古族男子一样穿长袍,欧洲教士加宾尼13世纪40年代出使蒙古,对蒙古妇女的着装这样描述:“已经结婚的妇女穿一种非常宽松的长袍,在前面开口至底部……要把没有结过婚的妇女和年轻姑娘同男人区别开来是困难的,因为在每一方面,她们穿的衣服都是同男人一样的。”[1]长袍的系结方式规定并不十分严格,一般交领右衽,也有左衽。

而汉人和南人妇女的装束基本沿袭唐宋风俗,上着襦衫,下系长裙,外罩半臂。上衣交领左衽。半袖在唐初已经开始流行,这种装束除了保暖,也能遮盖臃肿的体态,为年轻女子所喜爱。

所以,从发型服饰来看,这尊仕女俑可能刻画的是一位汉人或南人妇女,身份应该是墓主人的侍女。

二、元代武士黑陶俑

1957年西安南郊出土,通高33厘米,颜色灰黑,质地坚实,表面无彩绘,呈站立姿态。头戴叉形平巾帻,眉目刻画清晰,五官清秀,耳部大且轮廓明显。身着圆领、窄袖齐膝辫线短袍,腹部系有腰帶,衣袍前襟撩起挽于腰后。左臂曲肘,呈持握状,左手似握有兵器状;右臂向后摆动,手被袍袖遮挡,袍袖似被风吹动,十分灵动。双腿岔开,裤下穿绑腿靴,站立在底座上。整个俑的姿态昂首挺胸,有威慑力(图2)。

古代男子成人行冠礼,冠类型多种多样。这尊陶俑所戴类似冠帽的头巾名为平巾帻,是一种顶平且于脑后呈冠耳状的包头巾。这种装束通常衬于武士冠之下,从魏晋时期已经开始流行,又称“平上帻”“平巾”“平帻”。关中地区的考古出土的陶俑中发现有叉形与竖角形两种平巾帻。这尊陶俑佩戴的是叉形平巾帻,顶部呈圆形,两耳于脑后高高竖起,向两旁倾斜,帻的两耳略显平缓呈“叉形”。蔡邕《独断》中提到:“帻,古者卑贱执事不冠者之所服。”点明了着平巾帻之人的身份和地位。

这尊陶俑戴这种平巾帻,身穿圆领的齐膝辫线袍,腰束带,脚蹬靴,从其装束来看,应为蒙元时期的侍卫武士形象。

三、元代男仆黑陶俑

1964年出土于西安南郊,通高26厘米,色黑质坚,头带裹巾,面部刻画尤为精细。丹凤眼,眼部内凹,耳大有轮,鼻梁较短,山根较低,准头扁平,颧骨略高,下颌圆润且短。陶俑从颈部断裂后经修复,微颔首,低眉顺目,身着辫线袍,腰系大带,于身后打结。右手握拳,左手袍袖飘逸地向身后飘摆。下身着袴,脚穿圆头云鞋。从种种面部特征来看,这尊陶俑应是一位蒙古族少年,身份应为墓主的高等级仆从(图3)。

蒙古族男子的袍服种类分为质孙服、辫线袄、比肩等。质孙服本为军服,到了元代将质孙服定为内廷大宴的礼服,为蒙族贵族男子的着装。而辫线袍则是蒙元时期民间最为流行的袍服,或称辫线袍,也叫腰线袄子。这种袍服最早出现于辽金时期,广泛穿着于元代。最初为身份卑微的侍从和卫士的装束。这种袍服上紧下松,窄袖束腰,上衣下裳,腰部作辫线细褶,使下摆宽度增大,呈裙状,便于骑射,利于保暖。腰线的做法是把本身的面料加以打褶而成,也有用丝绸等其他材料做线后再缀于衣服上等方式。袍前后腰线的系结方式也有很多种,系扣是辫线最多见的系结方式,也有系带式和扣带混合式。

元朝的创立者为蒙古游牧民族,辫线袍服上身紧窄,使人们在骑马射箭时上身活动灵活自如,下身宽松则易于上马下马,腰部辫线有力地支撑腰部背部,使穿着者骑马射箭时更为舒适。这种袍服的产生和流行与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不得不佩服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四、元代牵马男仆黑陶俑

1961年出土于西安北郊,陶俑通高28厘米,表面无彩绘,色灰黑,质地致密。陶俑头戴宽沿钹形笠帽,帽可与陶俑头部分离。男俑发型为典型的元代“婆焦”“不狼儿”发式,单辫挽髻,发髻部分脱落。面部五官刻画精细,眼部有“蒙古褶”,鼻梁短而塌,唇部较厚,下颌圆润,神态生动。身着一色长袍,右衽,连衣褶都刻画的十分精细。右手向右前方伸出,似要去抓住缰绳,左臂屈于胸前,左手隐于袍袖中,有腰带束腰。长袍长及小腿下部,两腿叉开,脚上似乎穿着尖头靴。整个陶俑昂首直立,塑于一方形底座上(图4)。endprint

蒙古族传统的冠服为“冬帽夏笠”。蒙元时期,蒙古族男子经常佩戴一种用竹篾、藤条等编成的凉帽,帽外罩绢纱,因其形似铙钹,故称之为钹笠。这尊牵马陶俑所戴的钹笠帽,其帽檐伸出且倾斜向下,帽有顶,帽顶有短穗,戴这种笠帽的陶俑在关中地区元代墓葬中比较常见。钹笠在元代帝王画像中出镜率也非常高,在汪世显墓等元代家族墓中更有钹笠的实物出土,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男子都着此帽,可见这种钹笠帽在元代非常流行。贵族笠帽顶上多装饰珠玉宝石。《元史·舆服志》中记载的“七宝重顶冠”,就是元朝皇帝佩戴的钹笠。而平民所带的钹笠帽就简朴的多,基本没有什么装饰物,仅内辅以织物,增加笠帽的舒适感。钹笠帽的样式也很多,有宽沿的,如上述这尊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元代牵马男仆黑陶俑所戴的款式,遮阳效果较好,也许就是现代遮阳帽的前身。也有帽檐较短,虽不及宽沿笠帽的遮阳效果好,但是不遮挡视线,造型轻便,更加便于骑射。有的帽后带有帔巾,还有的顶部带缨。原来生活在蒙元时期的人们也都在追求新潮。

蒙元时期,蒙古族男子的发型特点是髡发和辫发。髡发,即剃发。蒙元统治者虽然曾下令让其他民族也实行髡发,但却没像清朝统治者推行髡发制度那样血腥的镇压。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均有髡发的习俗,他们都是以游牧为主的民族,只是髡发的部位略有不同。这不仅是民族之间审美的差异,更是在战斗中区别敌我的重要标志。而元代的汉族男子还是保留着蓄发的习惯,所以从发型上就能区别出一个人的民族。这尊陶俑所戴的笠帽能与头部分离,能看到男俑的发式,其额前留有一撮“桃子状”散发,为典型的“婆焦”发式,所以这尊陶俑表现的是蒙古族男子形象。

蒙元时期,男子袍服以右衽为主,窄袖便于骑射,下摆宽大便于腿部活动,长度从过膝到及脚踝部的款式都有。長袍开口在前方,右侧有扣。在穿着袍服时,服外腰部系腰带,称之为“腰线”或“系腰”。腰带用红或紫帛捻成,色彩鲜艳,比较美观,同时束住宽大的袍身,利于上身保暖和方便下身骑马。这种袍服一直沿用至今,如今蒙古族牧民还在穿着这种长袍。

蒙古元朝是中国少有的空前的大一统时期,各民族乃至世界文化都在那个时期相互间不断的影响与交融。这四尊元代黑陶俑穿越历史来到我们面前,展示了那个繁华时代人们日常的服饰潮流以及对美的追求,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帝国的对其他民族和文化乃至世界的包容和影响。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繁荣和共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意大利)加宾尼.蒙古史[M]//道森.出使蒙古记.吕浦译,周良宵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