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富豪的收藏梦
   来源: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     2017年09月28日 16:26

 

中国富豪与他们的藏品

 

画词

There will be more and more Chinese plutocrats falling in love with arts in the future. So it is destined that more and more national or international gems will be auctioned with whopping price. When these plutocrats spend a big sum of money to interpret their collection dreams, it is clear to them that art is priceless.

“当王中军在一声槌响花3.77亿元拍下《雏菊与罂粟花》的时候,没人知道他心里正在想些什么”——这种马尔克斯式的开篇对王中军,甚至那些一掷“亿”金买下天价艺术品的中国富豪们来说,都无比妥帖。

王中军和他热爱收藏的富豪朋友们

3.77亿的中国藏家海外竞拍西方艺术品的最高拍价,梵高自杀一个月前创作的巅峰之作,又一次登上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对于已过天命之年、爱用“艺商”来称呼自己的王中军来说,这更像是对自己收藏的一个新开始。

自幼学画的王中军,其收藏从国内油画家吴冠中、林风眠、陈逸飞的佳作,到西方莫奈、雷诺阿、塞尚等印象派大师的名画均有涉猎。在他略带调侃的自述中,我们可以看到王中军的收藏观——“如果你有了大House,摆放无数的家具,不如挂幅名画。一个大House,挂了幅陈逸飞的画,马上感觉就不一样了。想一想,你如果挂的是仿制品,那又是种什么感觉?”

这位美国密歇根大学传媒硕士毕业的男人,闲暇时爱去位于北京建国门外的画室里作画,也常常出现在各大艺术家的工作室中。

在《中国机构收藏调查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今中国企业家的购买力已经占到整个艺术品市场的60%以上,而活跃在北京、上海等地的各大拍卖市场上的买家,70%以上都是企业家。毋庸置疑,中国的企业家已成为国内艺术品市场的中坚力量。

无论是3.77亿抱回“梵高”的王中军,2.81亿港元买回明成化鸡缸杯的刘益谦,还是1.72亿元拍得毕加索《两个小孩》的王健林,“不差钱”的中国富豪们鲸吞着国内外天价的艺术品,也收获着自己的无上荣光。

身为“博物馆专业户”的刘益谦自不必说,与妻子王薇坐拥黄浦江东西两岸的两座龙美术馆,收藏门类包括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红色经典绘画、当代绘画、当代雕塑,等等,甚至连刚刚落成的西岸馆都堪称是中国当代建筑中的杰作。

刘王二人在不久之前还获得“万宝龙国际艺术赞助大奖”,而这一奖项在前两年的获奖者分别是泰康集团董事长陈东升和著名学者冯骥才。

与刘益谦类似,王健林也是90年代初步入收藏圈。今天在他的保险库中可以看到傅抱石、李可染、刘海粟、潘天寿、吴冠中等中国近现代名家的作品。“(万达)在近现代中国画收藏上,跟它在商业地产界的地位是一样的。”而去年11月,万达以1.72亿元拍下毕加索的《两个小孩》,此举宣告万达收藏西方抽象派名作的开始。

偏爱收藏记录中国现代历史转折点艺术品的陈东升、钟爱岭南画派作品的许家印、收藏“美人图”的史玉柱、永远坐在拍卖会第一排的俏江南董事长张兰……中国正在形成一股前所未有的企业家收藏热,昔日财大气粗的企业家们如今也登堂入室,成为艺术品市场的主角。

收藏梦下的“王中军们”

然而对于越来越多的“王中军们”来说,永远购买市场上最稀少的艺术品,获得一种“人无我有”的尊崇感是一种极大的享受。这种享受早已不再是炫富那么简单,其中所包含的复杂动机和情感因素,更像是这个迅速兴起的国家的一个剪影。

在这个剪影中,企业家们花天价买艺术品,被媒体当成了炒作的调料,被普通人视为饭后的谈资,阴谋论者揣测是为了洗钱套现,艺术史论者则祭出了当年日本投资印象派绘画失败的大招……而对于真正的主角——“王中军们”似乎并没有太多的想法。

不可否认,购买天价艺术品的确会带来强大的广告效应,在转移资金、降低风险等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但对于沉浸在梦中的“王中军们”来说,再多的理由也敌不过“喜爱”二字。

王中军位于北京的一座私宅中藏有整整两层艺术品,堪比小型美术馆;刘益谦对购买艺术品的狂热在整个中国无人可比,“股票买便宜的,艺术品买贵的”一度是他最经典的台词;而王健林就是为了收藏更多更好的艺术品才决定下海经商……

当然,伴随着“喜爱”而来的,有别人的羡慕,有自我的满足,有夸耀的资本,有社会的尊重。“王中军们”也不再是人们头脑中为富不仁、牟取暴利的“土包子”,而成了出手阔绰、热爱艺术的文化绅士。这也在无意之中契合了当今正在飞速发展的中国的心态——虽已迎头赶上却急需认可。

或许“王中军们”把古根海姆、尤伦斯夫妇当作标杆式人物,蜂拥而出的各种私人美术馆也有着明显复制西方美术馆的痕迹。但当把这一切都放在一个仅仅改革开放30多年的国家的宏大背景下时,对于“王中军们”的收藏梦采取“包容”的态度都是一种苛责。

陈东升曾在自传性文集《一槌定音》中这样写道:“现在还有个问题是,真正有实力的大企业和大企业家还没有完全进入到这个(收藏)行业里面来。所有的市场都有一个培养的过程……这个艺术品市场最终也会跟高文化素质的企业家紧密相连。”

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富豪们“爱上”艺术,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珍品拍出天价。当流淌着企业家精神的中国富豪们在不惜重金购入艺术品圆自己收藏梦的时候,有一点他们一定是最清楚的:艺术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