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视角:解读不一样的引进展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05月23日 08:50

文献仓库策展人、学术总监李翔宁、杰夫里约翰逊(Jeffrey Johnson)-...

刘榴

摘 要: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重视,坚定文化自信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展览的内涵日益丰富,形式愈发多元,博物馆在陈列、收藏、教育、研究等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对策展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追求展览的学术性和文化惠民的大潮中,如何树立正确的策展理念,搭建起博物馆、文物与观众之间交流沟通的桥梁,是新时代的策展人所要思考的。

关键词:博物馆;引进展;策展人

2012年,为贯彻落实安徽省政府与故宫博物院关于加强省院合作交流的协议,安徽博物院和故宫博物院合作,推出宫廷典藏系列展的第一站:“走进御书房——故宫博物院珍藏清代宫廷文房用具特展”,开启了安徽博物院与中央文化单位合作之路。展览一经推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和一致好评。2017年,经过近4年的积累沉淀,宫廷典藏系列展又重新走进观众视野。“盛世琳琅:故宫博物院珍藏清代宫廷玉器特展”于11月30日在安徽博物院隆重开展。一个选题优秀、文物出彩的引进展犹如一棵移植的大树,如何在新的地方落地生根、枝繁叶茂,采取怎样的策展理念和策展方式,无疑是策展人所要思考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临时展览策展模式已经受到了质疑和挑战。单纯根据对方提供的大纲和文物清单进行简单的形式设计,做做宣传册和海报,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观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一个引人入胜的成功策展,应该是一种极富挑战意义的研究、一个充满梦幻期待的实验或一项足以填补展览史中某一空白的创造发明。”[1]要打破“千展一面”的尴尬处境,引进展更应发挥创造性。好的策展方案往往在展览形式上一目了然,可以总结往来的经验教训,针对观众的需求喜好,打造出独具风格,让人过目难忘的展览。不仅展示形式新颖,内容上也绝非简单的复制,应该“千人千面”,不同的策展人通过自己对展品和展览理念的深入研究和自我诠释,将自己眼中的独特一面展示给观众,用独特的策展理念在观众与冰冷的文物之间架上一座温暖的桥梁。此次“盛世琳琅:故宫博物院珍藏清代宫廷玉器特展”作为珍藏于深宫中的宫廷玉器展,就如海面显露的小小岛屿,想要让沉默的展品“开口说话”,策展人必须深入海底,挖掘那一座由清代皇家文化、玉器文化、匠人精神等组成的巨大冰山。

1 一条主线:展示博大精深、绵延不息的玉器文化

策展理念需要围绕一条主线来展开,无论是内容设计还是形式设计,包括展览前期的宣传,后期的讲解、讲座等各种辅助性活动都必须以这条主线为核心。主线是由展品本身所决定的。此次的玉器展中,由于清代玉器是我国古代玉雕艺术发展的巅峰,在文物选择上,我们从故宫博物院所藏19000件(套)清代玉雕艺术品中遴选出100件(套)精品。清代、宫廷、玉器是整个展览策展的关键词。在民间玉器盛行的今天,选择玉器与传统玉文化为主线,不仅受到观众的欢迎,也是符合社会需要的。

在内容设计上,从展览的标题到前言、单元说明、相关知识链接和后记,不仅牢牢把握了关键词,更从历史发展、社会文化的角度对清代玉器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进行了解释,并由近及远将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玉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展品的诠释中。古人以玉比德,玉不去身,孔子从儒家角度阐述了玉的十一德,认为君子应该重视自身修养,达至“君子比德于玉”的境界。这样丰富的阐述,不仅对古代的处世思想产生影响,对于现代社会亦有重要的文化意义。我们将古人修身立命的道德准则通过玉器之美展现给观众,让观众欣赏展品的同时,更能了解历史,感受到中国古代玉器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传承,也有利于观众了解历史,构建文化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

紧随内容设计的脚步,在形式设计中通过将玉的纯净、温润、坚硬和美丽的特征的放大和被古人所赋予的丰富道德内涵完美结合起来。尾厅选择了较具特色的清乾隆时期的一件青玉三星图插屏的花纹,采用圆形叠基的形式在墙面做出层次感,三星立于山石、松柏之间,山中藤萝垂挂,瀑布飞流,祥云缭绕,浮雕图案的和谐祥瑞,搭配以弘历古装行乐图,人物栩栩如生,场景自然协调,通过玉雕之精美植入到清代宫廷生活的奢侈华贵之中,加深观众对展览、对玉器、对帝王生活的理解,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2 经纬交织:用展览讲述丰富多彩的清代宫廷生活

清代宫廷生活也是此次展览所隐藏的分线索之一。策展人如果只关注展品,而忽视了展品所处的历史背景,对展览深度的挖掘则可能浅尝辄止。文物本身不能开口说话,是死物,可文物所经历的社会的变迁,以及与文物相关的玉器匠人、赏玉献玉之人、达官贵人乃至清代帝王、后宫嫔妃等人——不断发展的历史和曾经活生生的人们,都为展品講述着许多不为后人所知的故事。正如法国史学家曾说的,“不是我在向你们讲话,而是历史通过我的口在讲话”[2],将“死”的文物所记录的鲜活历史展现给观众,将不会说话的展品变成娓娓动听讲述故事的倾诉者,这也是作为策展人所具备的责任和义务,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随着近几年清宫戏的热播,人们对清代帝后嫔妃们的生活颇感兴趣。但是历史书籍浩如烟海,尤其是对皇家生活的介绍更是凤毛麟角。通过故宫玉器展这样一个珍贵的机会,策展人需要把握住观众兴趣之所在,并将历史的真实一面展现给观众,将会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清宫肃穆而繁缛的庙坛祭祀中需要使用哪些玉制礼器?什么样子的玉首饰在后宫嫔妃们中最受欢迎?帝后们饮食器皿到底有多奢华?乾隆帝随身携带把玩的蚩尤环到底是纪念哪位妃子的?清代皇室礼佛都有什么传统?这些问题在历史书上难以找到答案。为了让观众通过对文物的欣赏和了解,能够自己找到答案,我们选择了以玉器功能为经,以玉器的材质、工艺、造型、纹饰、内涵、包装等为纬,在整体内容上分为“受命于天”“玉不去身”“清室雅伴”“几暇清赏”“含英咀华”“法相梵音”六大单元,通过对玉器的礼制、装饰品、陈设、把玩、文房、饮食用器及宗教等多方面功用的介绍,经纬交织,立体展示清代玉雕艺术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并且管中窥豹,让观众感受清代宫廷文化、宫廷制度以及宫廷生活的方方面面。

3 细节致胜:把握仿古而不泥古,包容并蓄的工匠精神

在紧抓主线、经纬两条分线双管齐下的前提下,如果能够选择一二细节进行放大性展示宣传,能够给观众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在此次玉器展中,最明显的特色就在于展品本身。清乾隆时期可谓是我国玉器制作和发展的鼎盛,乾隆帝亲自过问、直接参与玉器设计和制作的全过程,以自身的修养、学识、品味影响包括玉器在内的皇家艺术创作,这时期的玉器制作工艺之精细,被称之为“乾隆工”,用咱们现在一个时髦的词来说正是“工匠精神”。在弘扬工匠精神的今天,通过展览中玉雕技艺的精美来挖掘背后制玉匠人精益求精、尽善尽美的精神,不失为展览的一个亮点所在。

在展览中,玉器本身的精美程度可以通过辅助展品——积木、底布、灯光等来衬托,而展现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继承和发扬了数千年来传统的制玉传统,则是非常困难的。一切策展理念实现的根本途径就在于展品,我们选择了展品中较具特色的仿古玉器和痕都斯坦玉器。乾隆时期的仿古玉器,不仅摒弃了民间流行的玉雕俗样,更重要的是并不完全拘泥于青铜器样式。一件青玉荷叶洗,玉料一般,却集合了宋元时期的装饰题材和明清时期的透雕设计于一体,匠人在碾琢时,刻意去精巧而存稚拙,是打造出来的玉雕作品,不仅古色古香,更因匠心所至增加了历史意义和价值。通过乾隆帝对痕都斯坦玉器的喜爱和“缤纷华叶翻,水磨制婴垣。细入毛发里,浑无斧凿痕”的高度评价,充分展示出当时玉器装饰风格和工艺水平的高超。对此两类玉器进行的辅助性知识介绍和集中展示,让观众在感叹清代玉雕艺术成就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精致中有创新、对异域文化的吸收和利用的工匠精神,这也正是展览精髓的体现。而我们在展览中弘扬的这种不懈追求、积极创新、包容并蓄的精神,也正是现时代对“打造大国工匠、培育新时期的工匠精神”的深度诠释。

由于展厅、经费、人员等多方面的限制,在新的策展理念和传统的博物馆运行机制的冲突与碰撞中,策展人无疑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但无论如何,对展览、策展人工作成功與否的判断权和决定权,最终都在观众手中,而始终坚持为公众提供高品质的展览,为公众建立文化自信,是新时代策展人永无止境的追求,也是实现自身价值和博物馆的社会使命的义务所在。

参考文献

[1]侯春燕.博物馆展陈个性化简论——从《策展简史》谈起[J].中国博物馆,2015(1):116.

[2]彭刚.相对主义、叙事主义与历史学客观性问题[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27.

摄影:安徽博物院信息中心李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