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融 丝路遗珍
   来源:文物天地     2018年05月02日 10:02

丝路遗珍东西方文明的对话 文物展

肖婷

固原位于宁夏南部山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这里既是西北军事重镇,又是贯通中西的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咽喉孔道。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古代北方草原文化、中西亚文化以及中原文化在这里交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固原历史文化。该地区出土的金银器,形制、纹饰和造型风格颇具特色,为研究春秋战国、两汉、北朝、隋唐以及蒙元时期的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提供了实物依据。

楔形金币(图一)

东周时期货币,楔形。当时用黄金铸成圆形金饼,使用时按等价所需进行切割。这种楔形金币应是从原金饼上切割的一部分。属原始黄金铸块。

金耳环(图二)

圆形耳环,接口未焊接,下连有空心金圆球,球下有由两条金丝组成的珠球。

金耳环(图三)

由包金耳环、金串链、葫芦形金叶片三部分组成。

镶松石金带饰(图四)

一件为长条形,上下两边为联珠纹边缘,内用凸起的小圆点构成菱形对称图案,中部联珠纹圈嵌绿松石构成主体图案。另外一件,金质掐丝,长条形。上下两边亦为联珠纹边缘,中部联珠纹嵌绿松石构成上下对称的桃形主体图案,造型具有西亚风格。

金花饰(图五)

金质掐丝,联珠纹边缘,正面似三瓣花中嵌绿松石,多已年久掉失。下侧似三角形,形制均相同。

金项饰(图六)

该项饰用0.5毫米厚的金箔卷制而成,工艺较粗糙,应属北方少数民族所佩戴。

镶松石金耳环(图七)

椭圆形,大小不一。环外侧镶嵌桃形松石三周,红绿相问,错位排列,数量不等。两端细尖,各有一小孔。均采用金叶锤揲,经多次焊接而成,形象奇特,做工精细。

镶松石金耳环(图八)

椭圆形,大小不一。环两侧及正面嵌绿松石,错位排列,数量不等。

金耳环(图九)

椭圆环状,中间略粗,两端渐细,造型规整。

金饰花(图十)

金质,打压成形。正面为三瓣梅花形,下侧呈梯形连接,背面凹下。装饰品。

银耳杯(图十一)

杯身平面呈椭圆状,两端稍高,中部略低,呈舟形,两侧有附耳及铆钉,附耳边缘为一周12个近似方形而凸起的联珠纹。该耳杯系手工打制,焊接而成,两耳为铜鎏金,是后来加工上去的。杯虽已残,但从制作工艺及形状上看,依然可以看出是由波斯萨珊舟形杯改造而成。这在当时萨珊王朝上层贵族宴饮生活中较常见,不难看出当时上层贵族生活奢靡享乐之风盛行。

镶青金石金戒指(图十二)

环状,界面正中镶嵌一块圆形平面的蓝色青金石,石面上雕刻一人,双手持一弧形花环。美国富兰克林博物馆收藏有一件萨珊银盘,盘的中央有一舞动花环的裸体女神,与此枚戒指的图案非常相似,说明两者图案内容来自同一母题。因此,这枚金戒指应该来自萨珊或中亚地区,属于舶来品。

银筷子(图十三)

剖面圆形,两端细,中间略粗。

银镊子(图十四)

上窄下宽,柄端有一环。镊身中部套有一环,镊面两侧饰有简单图案。

金覆面(图十五)

由护额饰、护眉饰、护眼饰、护鼻饰、护唇饰、护鬓饰、护颌饰等11个构件组成。

护额饰:1件。圆形直径1.9厘米,半月形直径3厘米。上部为圆形,下部为半月形,半月形间托一个圆形,下端残缺。

护眉饰:2件。长为5.9-4.5厘米,宽1-0.9厘米。形似柳叶,上凸下凹,两端尖弯,各有一个穿孔。

护眼饰:2件。长为4.3-3.9厘米,宽2-1.9厘米。已锈蚀,左眼稍残。上有圆孔,圆孔边缘起凸棱,端有一个孔。

护鼻饰:1件。残长6.3厘米,最宽处2.5厘米,高1.5厘米。形似鼻状,上端稍残,有一个圆孔。中部起脊,较平直,背面凹下,下端有两孔。两侧有斜对三穿孔。

护唇饰:2件。长为4.4-4厘米,宽均为1厘米。合起后形似上下嘴唇,表面稍鼓,背凹,两端稍尖,端有两孔。

护鬓饰:2件。长为5.1-4.8厘米,宽均为3.8厘米。形制相同,均有残缺。下有一个长条形扁片,上焊接一个长方形片饰,一角削上去,上锤揲凸起叶纹。

护颌饰:1件。长17.3厘米,宽1.4厘米。两侧为长条形,上端呈圆形,有一个穿孔。每侧由三节铆接而成,上两节有四叶状铆片,四叶问各有一个铆钉,下端由两铆钉直接铆制,中部形似枣核。

兽面金饰(图十六)

打押制成,单面花纹。正面花纹稍凸,背面略凹。顶上有对称两卷耳,中部有一个穿孔,眉问似有一个结。两眼卷成涡纹状,鼻呈桃形,嘴部模糊不清,下端有一个孔。

动物纹圆形金饰(图十七)

打押制成,单面花纹。圆形,边饰一周花瓣,上有联珠纹样,其内亦有一圈联珠纹,并布满小凸点。中央为一动物,动物垂首,顶有三角形耳,柳叶状双眼,口露齿。短颈,背凸起,臀部漫圆,似有三条腿,作行进状。长尾顶端卷曲。外缘有对称四孔,中有六个孔,呈品字形排列。

方形金銙、金带扣(图十八)

方形金銙形制相同,打押制成。长方形,四边斜刹,上有长方形孔,两侧各有一穿孔。金带扣打押制成,前端呈椭圆形,后端呈长方形,中有一个扣针,后端有三个品字状穿孔。边缘斜刹,背凹。

金护额饰、金护颔饰(图十九)

用金片捶打成薄皮,剪刻而成。金冠饰,长条带饰中间为矛形,两侧为对称月牙。颌托饰,长条带饰中间为椭圆形,颌饰边沿以联珠纹装饰。

金耳环(图二十)

半圆钩状,实心,尾部呈梅花形,坠部饰有联珠纹,有嵌槽,原应镶嵌有宝石,现已脱落。

金铊尾(图二十一)

尾端均呈长方形,中空,上有钉孔。另一端呈三角状,束腰,上翘。

龙纹金带饰(图二十二)

形制相同,金片模压成型,正面月牙形,边沿一周凹下,表面模压出一龙形。背面以薄金皮封闭,用小金钉铆接,应为腰带装饰。

鎏金铜马镳(图二十三)

青铜铸造而成,表面鎏金,形制相同。“s”造型,一端球形,另一端加宽,中间凸出方形,上有两方孔。

鎏金铜马镫(图二十四)

环形,下端加宽,上端附带孔钮,表面通体鎏金装饰。

鎏金花饰(图二十五)

呈如意形,中有一个花蕊,边有四枝卷葉。

缠枝莲纹马鞍前桥金饰(图二十六)

上沿平直,两端圆角。下部呈齿形,中部两侧饰有两个椭圆形穿孔,前后两面均打押缠枝花卉,中空。

錾花錾耳金碗(图二十七)

圆形,直口稍敞,腹下收,平底。在碗口一侧焊接月牙形錾耳。耳下正中与腹部焊接指环状把手。檐下为1.5厘米宽的忍冬卷草花纹带,器底饰团花状的牡丹花。

錾花银瓶(图二十八)

银质,盘口,长颈,溜肩,鼓腹。肩部饰两周圈带纹,中间加饰一周花瓣纹,圈足。底部阴刻“王都统宅造”字样,盘口及圈足有明显的焊痕。

固原地区出土的金银器,造型精美,内涵丰富,见证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融,以其体积小、价值高、质地软、延展性好等特点在工艺美学上独树一帜,在流通交换中亦无其他金属价值能敌,成为在丝绸之路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并在固原这片土地上散发着熠熠光辉。

(责任编辑:耿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