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叶子烧出万元茶器,他把丢失 700 年的手工复烧
   来源:鸟人与鱼     2018年09月07日 16:10

相传在 1000 多年前,有一片大天然的树叶,偶然间飘进了烧窑中,可是,在历经 1280 ℃的炙热后,叶子非但没有灰飞烟灭,反而浴火重生。在漆黑油亮的茶盏内,竟变成了一片金叶,舒展立体,灼灼其华。

注入茶水之后,木叶更是似卷似飘,尤如飘扬在水中一般,若沉若浮,让人思绪万千。

而这就是闻名的天目木叶盏。

天目是黑釉瓷的代称。一叶飘空天似水,水中木叶行如舟,实在是妙趣横生。

妙手制天目,木叶融入水。

每一片树叶取自天然,非描非画,只要纯手工烧制的盏,内部木叶的姿势才会各异不同翩然起舞。但当你用手轻抚时,却毫无凸起,叶子已与茶器融为一体,十分的奇特。

吃茶把盏,倒水入盏,伴跟着茶叶的崎岖,禅意动听。

木叶天目诞生于江西吉州窑,它是宋元时期最富创造性的民间窑场。吉州窑始于晚唐,昌盛于宋元时期,并且在那个时候就已远销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国家,在国际商场中享有极高的名誉。距今已 1200 多年。

其实,木叶天目最早是禅宗寺院僧家专用器物,可是一片落叶,浴火重生铸造的茶盏,关于禅宗来说,远非只当作一般一般喝茶的东西。在他们看来,用这样一把有禅意的好盏,更是一种典礼感的标志,以及对雅文明的敬重。

宋徽宗就在他所著的《大观茶论 · 盏》中说:" 盏色贵青黑,于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燠发茶采色也。"

现在,日本东京国家博物馆保藏的吉州窑木叶天目盏,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大英博物馆也保藏着一件天目木叶盏,并称其为 " 世之神器 "。这一独一无二的木叶盏工艺及其产品,已被人们视若珍宝。

▲ 现藏于日本东京国家博物馆内的宋代木叶天目盏

早前在央视《一槌定音》栏目里,也曾鉴赏过一件宋代吉州窑的木叶天目盏。此木叶天目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与台北故宫博物院均无保藏,其价值可比美三公斤黄金!某拍卖公司更是给出 80 万元的拍卖底价。

可是,夸姣的事物都是一盏难求,制造木叶盏里边也有许多不可控的天然要素,所以出精品率较低,而这就是所谓的 " 一窑生、一窑死 "。

大略也由于如此,木叶天目盏的传统制造工艺在元代今后跟着吉州窑的式微而逐渐失传,一向断代了 700 多年,在这段绵长的岁月中,很多匠人以毕生精力研讨、实验,均未得其果。只要很少的人,把握了复烧技艺。

当今,商场中仿品多而佳作少,它的保藏价值更是不容小觑。品相极佳者,价格万元起,稍次之者,也在千元等级。

所以,咱们这次特意找到了这门技艺的代表性手工人,焦鼎辉教师。为了复兴这一门手工,他和团队在几千个日夜里,一边奔走风尘,遍寻适宜的桑叶和原矿资料;一边躬身于实验室,以海量实验,总算参透天然界中风土阳光、树叶泥土、釉料与窑火之间的曼妙规则。

许多人看到木叶盏的第一眼都会被冷艳,可是,当他们知道木叶盏的烧制进程后,更加被焦教师的坚持与辛劳所信服!其实,每一盏精美的出品背面,都蕴含着手工人点点滴滴的诚恳之心。

当然,除了手工与技能以外,天目木叶也不是任何树叶都可以烧制,还要视树叶所含灰质而定,灰质成分不对,或许沉淀不行,都烧不出这种绚烂色泽。

非白入盏的桑叶,都是从各地精选的多年野生的老桑树叶,仔细采摘,不伤叶片,叶形完好,不通过化学处理,天然晒干。

然后,再需阅历 12 个小时的窑烧,12 个小时的冷却,整个烧制进程有必要手工人全程看守。由于中心的温度操控是难点,即便是经验丰富的焦教师,每一次烧窑都不敢漫不经心。烧制进程中,因各种不确定要素,烧成的叶子会发生不同的奇幻作用。

因而,非白木叶天目每一次的上架,都受到茶友的追捧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