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俄贸易前景及模式研究
   来源:中国市场     2018年08月30日 08:59

哈牡绥 东 对俄经贸产业带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尹嘉琳

[摘 要]对俄交流和对俄贸易是实现习主席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持,研究在简述对俄贸易历史的前提下,分析了对俄贸易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对俄贸易的美好前景,并提供了模式创新的理念,希望为开辟对俄贸易新局面,践行一带一路战略思想,更好地进行经济建设作出深入思考。

[关键词]对俄贸易;模式;战略

1 对俄贸易的发展历史

对俄贸易是新中国成立后重要的对外贸易形势,是传统对苏贸易的发展和继承,对于中俄两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抛开沙俄和苏联的两国贸易历史不讲,新时期的对俄贸易应该从1992年初开始算起,上年末苏联作为一个国家已经成为历史概念,对俄贸易正式出现在中俄两国间的经济、社会、文化的交流平台之上。受到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俄罗斯休克式疗法的双重影响对俄贸易在禁锢20多年后重新启动,在临近俄罗斯的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的省区率先通过以货易货的形式开始展开,民间贸易成为对俄贸易的主要形式,并出现了专有名词“国际倒爷”。时间到了1996年,俄罗斯政府更迭日趋频繁,而国内一些不法商贩将假货大量带入俄罗斯市场,对俄贸易中假冒伪劣现象十分普遍,这时对俄贸易呈现出单方面下滑的趋势,并且在俄罗斯广大市场上建立起“中国货=假货”的认识,对俄贸易走到了历史性的最低谷。2000年后,特别是普京担任俄罗斯总统滞后,俄罗斯开始新能源发展战略,金融寡头的垄断得以打破,中国潜在的能源市场潜力得到俄罗斯的重视,对俄贸易表现出逐步企稳和快速回升的趋势,新的对俄贸易形式不断出现,传统对俄贸易方法重新组合,在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扶下对俄贸易工作取得了前所有的成绩和收获。2008年俄罗斯开始加入WTO谈判,中俄两国开始有规范的贸易形式和交往方式,特别在经历国际金融危机和格鲁吉亚战争之后,中俄两国看到了经济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价值,对俄贸易开始采取相向发展的战略,能源输出和商品交易正逐步成为对俄贸易的主体,中国一跃成为俄罗斯最为主要的贸易伙伴。2013年习主席提出了一带一路发展的大战略,开辟了对俄贸易的新阶段,通过双边和多边贸易,中俄两国协调了立场,统一了认识,真正将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作为共识,随着欧亚大铁路和亚投行的出现对俄贸易产生了实质性和结构性的转变,为两国的发展和友好提供了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的可能和支持。

2 对俄贸易的前景分析

2.1 地理优势是对俄贸易提高的重要基础

从地理上看,中俄两国山水相连,一些城市和口岸形成了双方民间交往的独特形式,甚至在对方的城市中出现了移民文化,这种地理上的优势是其他国家和其他贸易形式所取代不了的。根据2017年的数据,中俄两国计划建设25个一级通商口岸,新建和开辟37个旅游口岸,这不但有力地促进中俄两国人民之间的交往,而且也大大提升双方商品的交流,使得俄罗斯廉价的能源和材料流入中国,使国内优良的商品在低廉、方便、快捷的基础上供应俄罗斯市场,地理优势的逐步显现正成为对俄贸易的又一大亮点。

2.2 历史渊源是对俄贸易提高的重要前提

从19世纪的中东铁路建设开始中俄两国人民就进行了双边贸易的尝试,历史渊源为对俄贸易提供了重要的依靠和基本前提。当前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很多高校仍然开设俄语专业和对俄贸易专业,这使得对俄贸易有了人才的基础和保障。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俄罗斯对上述区域也有着高度的认同,每年哈洽会、乌洽会都吸引了不同區域和不同年龄的人群,在不断交往的过程中俄罗斯对强化双方贸易的意愿表现十分强烈,这是提升对俄贸易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基础。

2.3 结构互补是对俄贸易的优势基础

在对俄贸易中不可回避的是两国间在经济和市场结构上的互补性和不可替代性,这是提升对俄贸易的出发点,也是提升对俄贸易水平和质量的优势所在。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俄罗斯将会停留在人口危机的过程之中,劳动力不足、密集型产业不发达是其基本特征,这是就需要中方通过贸易的手段加以补充和完善。反观中国在人口压力下必然会出现能源紧张、粮食危机、资源困境等问题,这就需要在更大的范围内解决这些困境和难题,俄罗斯丰富资源和能源可以为我国发展提供结构性补充,通过双边贸易可以实现双方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2.4 政策优势是做好对俄贸易的基本保障

2013年国务院根据一带一路战略出台了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省区沿边开发的发展政策,将这些区域定位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和新阵地,有了当和政府的政策指导和方向引导,对俄贸易呈现出新的态势,不但具备了规范对俄贸易的政策基础,业务对俄贸易的创新提供了政策保障。应该用好、用足国家给与对俄贸易的政策,通过亚欧大通道建设打通对俄贸易中最便捷、最高效的渠道和路径,形成规模经济和品牌效应,以对俄贸易带产能转移和外向型经济的增长,通过政策优势的转化,形成对俄贸易的优势,在经济扶持、政策支持的基础上,提升对俄贸易的新水平和新高度。

3 对俄贸易存在的问题

3.1 对俄贸易企业实力不足

国内大中型企业将贸易重点放在北美和西欧,对以俄罗斯为代表的东欧和独联体国家没有纳入其战略发展的目标体系,对俄贸易中中小型的民营企业成为核心和重点,这些企业投资规模小,应对市场波动能力弱,自有资金和融资能力不足,这产生了对俄贸易发展性不良,后劲不足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治理结构和贸易信誉更不能有效适应对俄贸易的发展实际,出现了在贸易主体上对对俄贸易的制约影响和阻碍作用。

3.2 对俄贸易缺乏品牌效应

当前对俄贸易中中方主要的服装、鞋帽、化工制成品、电子产品一直唱主角,但是大多商品已仿制为主,只能通过价格竞争来实现销售目标,不具有品牌的自主性和品牌效应,这不但导致对俄贸易的质量不高,而且也会造成中方商品的负面市场认知,一旦出现社会和经济上的变动,容易造成中方商品难于得到规范的保护和认可,影响对俄贸易的深入发展和持续提高。

3.3 对俄贸易产品技术含量水平低

从对俄贸易双方的主体看,一方面,中方对俄贸易的产品一般以初级加工的简单商品为主,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不足、创新不足是中方产品的基本特点,这不但会产生中方产品内部的过度竞争,而且也会造成对俄贸易量和贸易额的长期低迷。另一方面,俄方在贸易中产品以原油、天然气、林业资源、农作物为主,虽然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但是在技术含量和科技水平上长期停留在初等阶段,严重影响双方贸易质和量的提升与发展。

4 创新对俄贸易的模式

4.1 优化双方贸易的商品结构

对俄贸易要以俄罗斯市场的需要为出发点,要不断丰富和优化对俄贸易的产品结构,增加商品的种类,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要在养老产业、医疗产业、旅游业、重工业等方面提升商品的层次,提升产的质量,扩大中国产品的影响,建立中国产品的品牌效应,顺应俄罗斯市场的要求,这是确保对俄贸易长期发展的前提,也是促进两国间关系长久稳定的基础。

4.2 扩大对俄贸易的投资规模

一方面要增强国内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加速对俄贸易企业的整合,发展贸易潜力巨大的商贸综合体,在政府层面上给予企业一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保护。另一方面,要依靠中俄一衣带水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优势吸引外国实力雄厚的企业进入到对俄贸易领域,提高对俄贸易的竞争力和规范性水平。

4.3 打造對俄贸易的品牌效应

要树立起对俄贸易的品牌,形成对俄贸易的品牌优势和品牌效应。要针对传统对俄贸易中品牌意识淡漠的传统劣势,打造属于对俄贸易的品牌体系,建立质量第一的战略思想,狠抓对俄贸易的质量监督环节,对违规伪劣对俄贸易产品必须加大打击力度和惩处范围,形成警戒作用,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对俄贸易良好的品牌质量和声誉体系。

参考文献:

[1] 刘春富,陈淑敏.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5(11).

[2] 王一雯,姜冰,张汝根.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的新形势及建议[J].中国集体经济,2016(31).

[3] 于爽.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6(6).

[4] 王秀田,张晓东.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