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思路,拓展维度
   来源: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8年08月09日 17:43

系统扩展的三种维度

王秋玲

摘 要:王小松,近些年来最活跃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之一,以《蠕动的蚂蚁》这一系列作品被人们所知晓。他的这一作品跨越了传统的架上油画与雕塑的界限,创造一个新的绘画观念,三维立体绘画。他的作品即有卢西奥·丰塔纳(Lucio Fontana)的空间主义,也是胡安·米罗的超现实主义,甚至还有纽曼(Barnett Newman)的极简主义。虽然我不能做出明确的界定,但是他作品对我们当代绘画创作的启示与警醒是可以肯定的,艺术作品的创作应该跳出原始的条条框框,传统的学院派架上绘画虽然仍是主流,但新鲜血液的注入是中国当代绘画创新创意的活力。本文意在分析王小松作品对中国新青年油画创作的启示。

关键词:立体空间;雕塑性;突破性;创新;内涵

一、王小松

王小松,1983年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籍装系,师从刘巨德和余秉楠教。1987年毕业,获得学士学位。三年后考入柏林艺术大学视觉传达系,师从Spohn 和 Boes教授。之后作为自由艺术家和设计家定居柏林,就在柏林定居的这段时间他入选了德国艺术家协会会员,成为了德中文化交流协会理事,文化总监。之后他获得了硕士学位,拿下了大师生资格,1997年任教于VICTOR GOLLANCZ成人大学。在2003年作为国家人事部引进专家,任教于浙江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

他作品的风格就是在德国的这段时间所形成的,其本人深受国外现代绘画的影响,画面大胆而富有冲击力。王小松的画在当代的中国还是较为有争议的,但在国际上好评不断,先后参加了许多重量级的国外画展,从“故乡”德国到艺术殿堂意大利,再到奥地利等国都有他艺术的脚步。之所以被国际上推崇不光是因为他作品的视觉冲击力,还在于作品其中蕴含的突破性。

二、有个性的作品

(一)表现形式的突破与创新

初见王小松的画,会给人一种身体与心理上的躁动与不安,对于密集恐惧症的人来说,也许并不适合欣赏他的作品。但若是沉下心细细品读,会觉得他的作品的确有他的魅力所在。

王小松会用整齐的网格状铺满画面,基底会铺一层较为明快的颜色,但他会将其刮除,只留下颜色活动过的痕迹。画面的视觉中心会用斑驳密集的肌理形式表现,这些肌理形似一个个生动的人形,堆砌在一起。有的画面更为躁动,远观是统一的整体,近看却别有洞天,整个画面都是密密麻麻扭曲的线条状人形,他通过这些规律性的符号化元素,反复强调,叠加,给人一种视觉刺激。当今的社会,似乎很推崇这种排比句式的绘画形式,大面积排列的符号出现于画面中,达到一种强调的作用。英国《泰晤士报》公布20世纪最伟大的200名艺术家的调查结果,其中草间弥生和村上隆上榜,他们的绘画形式上都具有这一特点。这也说明了这种形式的符号化的强调性,对人的心理影响是有间接或直接作用的。

王小松作品的画面中,视觉中心的“洞”是突破性的创新,它使得作品有别于普通的架上绘画,就像是丰塔纳的切割绘画一样,目的就是打破雕塑和绘画的界线,通过扩大维度来超越画布本身,激活环境空间和在后现代生活里与科技之间的关系。

多年来众多欧洲绘畫大师寻求着绘画的突破性,既对立体空间的充分再现。丰塔纳完成了这一历史性的探索,多少后起之秀跟随其后,将这观念发扬光大,王小松便是这其中一员,他扩展了绘画的雕塑式定义(Sculptural definition)。他通过混合的形式让画布变成一个空间的概念,用普通的材料堆砌成一个神秘的带有幻觉和深度的“洞”,这个“洞”是立体的真实存在,并不是普通意义的二维平面上所制造出来的假象。这种“洞”的实现,是创作者经过无数次与失败博弈的产物。不无悖谬,正是这种更为雕塑性的手法,切断了单色绘画表面的静止并使其产生新生命,他画作的意义才更为深远。

(二)色彩的大胆运用

王小松作品用色非常纯粹,并无其他娇饰,及富极简主义色彩。大块明亮而未经调和的单纯颜色如红、黄、蓝、黑等构成大胆的色块与带有生命和韵律的线条交织在一起,形成密密麻麻,层层叠垒的强烈视觉冲击。他的用色明度较高,对比强烈,有的会以红绿搭配,有的会用黄蓝搭配,这种大胆的安排,看起来并不庸俗,反倒是看起来即高级又富有智慧。这样的用色排除了机械式的调色与构图,使得一切表层的元素化繁为简,这是王小松对艺术的理解和提炼。

三、有思想的作品

(一)内涵

从整体上看他用那整齐的网状表现形式解释我们现在生活的规则,那些条条框框的束缚;那不规则的肌理表现了那些挣扎在此中的人,这些“人”有的叠垒在了一起,簇拥成一团;有的由中心向四周扩散,像是在逃亡。几何,线条所表现的“框”展现了人们生活的界限与局促。从他作品的局部来看,可以发现那一笔笔蠕动的线条,形似一个个挣扎的躯体,每个躯体形态各异,有的小人似在跳跃,有的似在哭泣,有的似在哀嚎,有的似在挣扎。我能感受到这些躯体的情感:喜悦、哀伤、痛苦。如果说我们能感受到这些小东西的情感,那么他就不是躯壳,而是“人”,王小松用蚂蚁来诠释他自己的作品,必然里面的内容必然是生动的,有生命里的存在。这些小人亦或者说是蚂蚁的灵感来源于中国西安的兵马俑殉葬坑,可以很容易让观者感受到的是那种集结在一起的不安与惶恐。对于殉葬坑含义的解释不必多说,大家自然明白,正是这种强烈的共鸣使得画面变得富有深意。当然王小松并不是依模画样,他的画面经过肌理膏,树脂,油彩的相互配合呈现出了一种“活”的效果。

(二)含义

有些人不能理解王小松作品的表现形式,对于画面是排斥的,那么精髓就在于他作品的名字,也许名字就是作品的灵魂,是诠释作品的最直接的角色,这些名字带领着欣赏着走进无限的遐想空间,是引渡欣赏者思考的摆渡人。就拿他作品《漂浮者》(swimmer)来说,画面中上部是纯净平滑的湖蓝色,下半部分是用网格状铺满,在画面的中心有一个柠檬黄色的方块,里面是没有规则,形态各异的小人。从表面看,很难品读出作者的真正寓意,但是赋予其名字以后,不难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内在含义。

《被殉道者》(Martyr)被认为是王小松最具代表性的画作,也是王小松书写内心原本的体现。画面的整体基调是暗沉哀伤的黑色,这种颜色代表了土地,代表了忧伤,上面依旧铺满了王小松代表性的“小人”,这些小人就是被殉道者,埋葬于黝黑的泥土之中,挣扎着,痛苦着。鲜艳的血红色呈块状散布于画面,就像是殉道者的血液,又像是殉道者走过的路,布满了鲜血,整个作品给人以哀伤,沉重的忧郁之感。从更深层次的理解,结合作品的名字,我们可以提炼为:无论在什么道路上,艺术、文学、哲学、科技各种领域的革命中,道路总是艰险的,革命也总是会流血的,但总是还有那么多勇敢的人追随着这种突破性的创新,无畏讥笑、嘲讽、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许王小松就是其中一员。不无悖谬的是,能画出这样作品的人既是艺术家也是哲学家,他将自己的对生活,对生命的理解,用作品来表达。

四、启示

作为一个青年绘画者,在经过多年技法上的练习与实践,似乎和时代发展一样,遭遇到了瓶颈。在创作中,我需要对绘画的题材(是否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题材,能够引起欣赏者的共鸣)的选择,材料(绘画工具以及媒介物、肌底膏等)的试验,表达方式(画面呈现出的特别性)的突破。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科技发展,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伴随当代数码技术的革新,使得传统架上油画日渐改变,人们在一般意义上的二维绘画中已经欲求不满,视觉与心灵都期待突破性的创新,不管是题材、材料、表达方式上的改变都是欣赏者所期待的。对于油画作品的创作我们既不能脱离“绘画作品”这一概念,又要与装置艺术区分开来,这着实是需要不断思考以及实践的过程。

五、结语

我不能确定将王小松归于那个派别,他的作品既是并不是单纯的二维平面架上绘画,而是带有装置艺术的三维立体绘画,并且在画中能找到卢西奥·丰塔纳(Lucio Fontana)的空间主义,胡安·米罗(Joan Miró)的超现实主义,甚至还有纽曼(Barnett Newman)的极简主义。當代众多画家不断熟练与完善自己的创作技法,这些天衣无缝的绘画技巧在当代数码恒生的时代中显得那么没有说服力,空洞的只有那完美的逼真,当然并不是否定传统的二维绘画,时间所历练出那精湛的技法以及对自然的崇尚一定是值得被尊重的。但是对当代艺术来说,我们缺乏的是打开自己的思维,跳出自己固定的创作模式,从表象走向内涵,这才是一副“好”的艺术作品应有的态度。

就拿沈语冰老师在《艺术与文化》一书中所说的:“一方面,我们应该认为,这种始于浪漫主义的美学传统深刻地误导了人们对艺术创作的认识,因为它强行地将艺术创作与精益求精的技艺对接起来;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一旦艺术创作成为一种可重复的劳作,那么,它确实产生了危害。我认为,即使对今日的中国艺术家来说,这一点也不无警示意义。”

参考文献:

[1]克莱门特·格林伯格.艺术与文化[M].沈语冰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王小松.WANGXIAOSONG UNRULY ANTS[M].Germany:Hirmer,2013.

[3]王小松.空层[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

[4]范迪安.信息时代的文化融合[J].中国美术,2014,(04):35.

[5]王德仁.王小松现象[J].东方艺术,2013,(21):34-41.

[6]朱青生.自否法则的承拓——王小松展在当下的意义[J].东方艺术,2013,(21):42-45.

[7]陶宇.他的发现从“钻孔”开始---意大利艺术家卢西奥·冯塔纳艺术创作评述[J].美术观察,2012,(02):121-125.

作者单位: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