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釉下五彩的醴陵窑
   来源:文物天地     2018年07月18日 09:07

清代 醴陵窑釉下五彩弥

胡怀银 向诗卉

我国陶瓷器生产历史悠久,南北各地窑口既具有地方特色,又具有时代风格。很多窑口都经历了诞生、发展、衰落与再发展的过程。瓷器装饰大体分“胎装饰”、“釉装饰”和“彩装饰”三类。其中“彩装饰”瓷又有釉上彩和釉下彩之分。釉下彩,是画面装饰在素坯上,然后再施一层薄釉覆盖保护,不需要含铅量较高的熔剂来帮助发色,纹饰从透明的釉层里显露出来,画面看得见却摸不着,显得晶莹典雅,光彩照人。

釉下五彩是中国陶瓷的后起之秀。诞生于素有“瓷城”和“中国第二瓷都”美誉的湖南醴陵。其诞生时正是中国瓷业由粗瓷到细瓷发展的转折期,发展至今,已历经了鼎盛、衰败到再发展的几个阶段。釉下五彩瓷的主要产地是湖南醴陵,已经和景德镇的青花、粉彩一样成为我国独树一帜的名瓷。

釉下五彩的工艺特色

瓷业生产所需资源,从原料(包括瓷土、釉泥、颜料、耐火泥、捆扎葛藤等)到燃料(木柴)、动力(水力)等,醴陵无不具备。醴陵交通方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醴陵陶瓷的生产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创烧

一千多年以来长沙窑以及后来景德镇窑所采用的釉下彩青花瓷工艺对醴陵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06年以前,醴陵日用粗瓷以本土出产俗称“土墨”(含钴矿物,色彩单一)的釉下青花装饰,纹样简单粗犷,颜色暗淡。后逐渐改用国外进口的氧化钴(俗称“洋蓝”),色彩较鲜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批准官员熊希龄呈文,拨国库银一万八千两,在醴陵创办湖南瓷业学堂(设陶画、辘轳、模型三科,分永久速成二班)。1906年创办湖南瓷业公司,在继承了长沙窑的传统工艺基础上,利用本土丰富的高岭土和松材等资源,为研制上等细瓷突破单色釉下彩的局限,从日本以及景德镇聘请技师,组织当地艺人成功研制出草青、海碧、艳黑、赭色及玛瑙红等五种釉下高温颜料,采用“三烧制”,即先将无釉生坯置于窑内素烧,再根据需要用书写墨或彩色颜料在素烧坯上双勾描绘画面纹样,后按赋彩的要求,以茶水调兑的色料液,用毛笔填平水于画面纹样轮廓线内进行“汾水”,再进行第二次素烧,将双勾墨线和色料中有机物烧除,最后施石灰碱釉覆盖画面,再入窑经1300℃以上高温烧成。釉下五彩釉面白里泛青,釉层下显现出色泽丰富多彩的画面,装饰效果别具一格,从此釉下彩瓷变得五彩缤纷,史称窑彩或釉下五彩瓷。

工艺特色

早期釉下五彩瓷坯料选用北乡瓷土和东乡泥,“四六”二元配方,胎质细腻,烧成温度高,胎体洁白坚致、胎体厚重,瓷化程度较高;面釉采用石灰碱釉,釉面釉色柔润、白里泛青;造型上,改变了过去百多年来长期土法相沿的手工生产和“各本经验,但凭运气”的盲目状态,传统器型敦厚古朴,创新器型新颖、秀丽多姿;釉下五彩纹饰在透明釉层下面,画面看得见而摸不着,耐酸碱、耐磨损、有永不退色优点。

釉下五彩主要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釉下高温颜料彩绘或汾水装饰画面,烧成后釉下色系丰富多彩,题材丰富;也有以釉下高温蓝色颜料装饰画面的,俗称蓝彩,蓝彩发色稳定,色泽蓝中带翠,凝重典骓,蓝彩多用点、染、皴、擦和双勾汾水技法装饰画面,多表现山水、花鸟、图案等题材;有以高温绿色颜料装饰画面者,俗称绿彩,绿彩多用点、染、皴、擦技法装饰画面,多表现山水题材;还有用高温黑色颜料装饰的,俗称墨彩,墨彩多用刷花加勾线点染技法装饰画面,墨分浓淡,水墨丰富,风格独特,多表现山水题材;釉下五彩还有透雕缕空等装饰手法。

釉下五彩的双勾线分墨线和色线两种,墨线在一定温度时挥发而呈白线,用以表现叶面茎络等;色线与所需赋彩的色调一致,从而使成瓷画面轮廓清晰、层次分明。

早期下五彩纹饰大多由具有深厚功底的陶瓷艺人和画家参与彩绘和指导完成,其作品构图简练、用笔道劲老辣、用色清新素雅,传世作品大都异常精美。

早期釉下五彩生产时间虽短,但底款也比较丰富。有艺人款、馈赠款、纪年款、产地或公司等款,多见于器身或器底。清末民初,其底款均由专人书写,大多以篮彩楷书为主,书字清秀工整,且多双圈款。清光绪末有“湖南制造”“湘造”“湖南瓷业学堂制”“湖南瓷业公司”“湖南瓷校”“瓷业公司造”;清宣统年间有“大清宣统元年瓷业学堂制”“大清宣统元年湖南瓷业公司”“大清宣统二年湖南瓷业公司”“大清宣统三年湖南瓷业公司”等;民国初期有“湖南窑业试验场”“湖南模范窑业工场制”“台田”“长沙台田”“台田讲习所造”等款识。

时代特色

湖南瓷业学堂采用科学先进的理念办学,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开办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瓷业学堂,聘请中外教师,教授近代美术学和瓷绘方法,为近代醴陵瓷业培养造就了吴寿祺、傅道惠、廖煜康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出品优良、画工精美,尤其是釉下彩陈设瓷,装饰效果别具一格,在当时已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被誉为“东方陶瓷艺术高峰”。宣统元年(1909年)在武汉举行的劝业奖进会上,获得一等金奖;宣统二年(1910年)在南京紫竹林举办的南洋劝业会上获得第一等奏奖;宣统三年(1911年)在意大利都灵博览会上获得最优奖;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牌奖。据1911年的《时报》报道,那一时期,醴陵瓷器名声极盛,“风潮所布,举国若狂,各埠商贩之来此贩运者络绎不绝”。醴陵瓷业进入一个辉煌时期。

由于政局多变,军阀混战,好景不长。1910年湖南瓷业学堂更名为湖南瓷业艺徒学堂,1915年更名为湖南省乙等窑业学校,1917年更名为湖南窑业试验场,1924年更名为湖南模范窑业工场,1930年模范窑业工场倒闭,釉下五彩工艺濒于失传。

短暂而又有辉煌的醴陵釉下五彩瓷,由于时代背景的局限和生产条件的限制,留下来的传世作品稀少,现仅存数百件于世,在我国陶瓷的生产与发展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誉称红色官窑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高度重视醴陵釉下五彩瓷的恢复和发展。1955年成立了醴陵陶瓷研究所,目前唯一健在的老艺人吴寿祺受聘入所,传艺育人,并着手釉下五彩瓷传统工艺的恢复和釉下颜料的研制。1956年醴陵瓷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湖南省工业厅瓷器工业公司,统一管理醴陵瓷业。瓷器工业公司1958年决定,从陶瓷研究所和公司所属各厂选调优秀技术人员一百多人组建成地方国营醴陵艺术瓷厂(1964年更名为群力瓷厂),作为釉下五彩瓷生产研制的专厂,厂址设在姜湾寨子岭。全部工艺均为手工操作,生产圆器和琢器。

上世纪50年代初期,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细瓷生产、坯釉以及烧成均沿用传统老配方和老工艺。1956年在国内相关科研单位的协助下,陶瓷

技术人员群策群力,先后研制出90、9l、97、98号四种不同烧成温度的长石高白釉料;还成功研制了浅绿、水绿、海蓝、桃红、艳黑、娇黄、白色、青松绿八种新颜料;又在老艺人的配合下,将成瓷工艺从传统的“三烧制”改为在素烧釉坯上彩绘,喷釉覆盖,再经1350℃以上高温烧成的“两烧制”;批量生产的产品,改皮印印线代替手工描线;“汾水”操作,也由传统填平水改为分浓淡、罩色、接色等几种汾水新技法,使其色阶更丰富、色彩自然如天成;装饰题材也比过去更加丰富,花鸟、山水、人物、走兽、鱼虫以及金石书法,应有尽有;绘画方法也由工笔发展到工笔、写意和兼工带写等。装饰工艺有白、黑、黄、绿地五彩、蓝彩、白彩、墨彩和刷花、色釉、描金以及多种综合装饰等。从此,釉下五彩工艺更加丰富和成熟。1957年3月,轻工业部派出以部长助理李人风和技术司司长为首的窑改小组,对醴陵全县120座阶级柴窑进行了煤窑改造,并在全国推广和应用。

1959年9月群力瓷厂承制生产三万余件绘有月季花、勾子莲、三色槿等画面的釉下五彩“三馆瓷”(首都十大建筑中的军事博物馆、民族文化宫、工人体育馆)和人民大会堂湖南厅用瓷。坯泥系精良选料配制,瓷质洁白、造型优美,彩绘装饰采用皮印印线新工艺,底款也统一使用釉下皮印蓝彩正方带框“湖南醴陵”楷书款,不仅提高了工效,且装饰色彩清雅,在鉴定会上,受到了国家副主席宋庆龄、国务院副总理贺龙等国家领导人的赞赏和与会者的高度评价。在1959国庆十周年之际,人民大会堂主席台用瓷更换使用群力瓷厂生产的釉下五彩蝴蝶兰画面带托胜利杯和莲子茶具。由于画面秀丽、生动活泼、花头饱满、花叶粗犷,主题突出,神情并茂,色彩鲜艳,一直沿用至今。

1964年1月10日,经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批示,由国家经委下达:“为庆祝国庆十五周年,筛定湖南醴陵瓷器公司制作国宴瓷”的正式文件,15日人民大会堂管理处与醴陵艺术厂(现群力瓷厂)签订订购生产协议。国宴瓷订购不同规格的器型和品种56种,花色画面13个,计223913件。

制作国宴瓷的坯料,系五元配方,选用洪江优质球状泥、界牌优质高岭土、广东电白泥、醴陵赤足岭瓷土以及石英配制。产品器型,均以图纸为依据,打破了千百年来,只有一个差不多的尺寸规格和只凭技术经验造型的老传统,为达到产品的标准化、规格化,提供了可靠保证。产品画面装饰,由瓷业界30多名彩绘工艺师和4名著名画家参加设计。经国务院、人民大会堂、国家美协、中央美术学院的领导和专家多次鉴审修改,最终选用13个画面。所有底款均统一使用釉下皮印蓝彩无框“湖南醴陵”篆书款。国宴瓷代表着国家的瓷业水平,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为保证产品质量,在醴陵瓷器公司的统一安排下,集中司属单位的各工种优秀技术人员以及服务保安人员共844人,集中生产。其中,139号画面采取不同于釉下青花的蓝彩装饰,色彩兰中闪翠,与洁白无瑕的瓷质水乳相容,显得清雅明快,十分庄重,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受到国家领导人的好评,并被国际友人誉为“陶瓷艺术的高峰”。

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群力瓷厂担负了生产联合国用瓷的任务。这是釉下五彩瓷自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得优奖金牌之后,以更新的姿态再一次展现在世界各国面前,使中华陶瓷在国际舞台重放异彩。

1974年醴陵陶瓷研究所为毛泽东主席设计烧制42厘米、40厘米各30件的带盖鱼盘,15厘米浅型三大碗80件。底印为釉下皮印蓝彩无框“湖南醴陵”篆书款。群力瓷厂为毛泽东主席81岁生日特制内外双面彩绘的釉下五彩四季花卉薄胎碗、茶盅、盖杯各40件。底印为釉下皮印蓝彩正方框“中国醴陵”篆书款。

醴陵群力瓷厂,作为国内专门生产研制釉下五彩细瓷的专业工厂,主要生产国家机关用瓷、外交礼品瓷、出国展览瓷和出口创汇瓷,为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城楼、中南海、钓鱼台国宾馆等国家机关以及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用瓷的定点生产厂家,群力瓷厂也因此被业界称为红色官窑。

醴陵窑釉下五彩瓷的鉴识

造型

晚清民国釉下五彩陈设瓷造型,有的受景德镇瓷器影响,造型敦厚古朴,常见的器型有琵琶尊、玉壶春瓶、蒜头瓶、胆瓶、盘口瓶、帽筒、笔挂瓶等;有的在传统器型的口、颈、肩、腹做局部改进,或者根据几种传统器型综合改造成形,常见的有新葫芦瓶、新梅瓶等。

新中国成立后,红色官窑时代的陈设瓷造型,总体上轻巧俊秀,工整端庄,线条流畅,口、颈、肩、腹部比例协调,造型优美。常见器型有莲子瓶、鱼尾瓶、爆竹瓶、琵琶瓶、象耳葫芦瓶等。此外,还创制有一米大型挂盘、二米以上大瓶和大型陶瓷壁画等。日用瓷造型流畅秀美,常见的有胜利杯、莲子杯、莲子壶、方肩壶等。

胎釉

晚清民国醴陵釉下五彩坯料,均选用北乡瓷土和东乡泥,“四六”配方,胎质细腻,白中偏灰、胎体厚重,瓷化程度较高。釉料采用石灰碱釉,釉面较薄、白里泛青。修坯精道,挖足较浅,圈足大都旋削成滚圆的“泥鳅背”状。

新中国成立后的釉下五彩坯料,1957年前虽沿用老配方,但坯料都经精挑细选,胎质细腻,白中略偏黄。釉料采用石灰碱釉,釉色柔润、白里泛青。1956年后釉料改用长石高白釉,1958年坯料开始改用界牌及本地高岭土“三元”配方,胎体纯净、胎质洁白细腻。1963年到1983年间坯料改用洪江球泥、界牌及本地等高岭土“五元”高白配方,胎体坚致,洁白无暇,细腻油柔,瓷化程度高,胎体比重大;修坯精细,挖足较深且干净利落,不见跳刀痕;釉色洁白柔润饱满,釉层下彩料色阶丰富,发色鲜艳纯净。

绘画

晚清民国釉下五彩的彩料有草青、海碧、艳黑、赭色及玛瑙红五色,装饰工艺大多采用双勾白描、平涂色料于双勾线内,发色常不均匀,后期在双勾线内改汾平水色料,发色均匀但色阶较单一,风格上类似国画中的工笔和没骨画法。题材上有山水人物、花鸟、走兽和图案等,构图简练生动,色彩淡雅清秀。

新中国成立后的釉下五彩增加了浅绿、水绿、海蓝、桃红、娇黄、白色、青松绿基色和20多种复合颜料。工艺上,日用瓷改用印双勾线、改汾平水为分浓淡、罩色、接色等几种汾水新技法,使其画面规整、色阶丰富、色彩自然如天成。题材除传统花鸟、花卉、图案、走兽外,更多以近现代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山水人物题材为主,如革命圣地、社会新生事物等,花卉多用毛泽东主席的诗意以梅花、月季、菊花等人画,有极强的时代特征。

款识

晚清民国釉下五彩生产时间虽短,但底款比较丰富。有艺人款、馈赠款、纪年款、产地或公司等款,多见于器身或器底。清末民初,其底款均由专人书写,大多以蓝彩楷书为主,书字清秀工整,且多双圈款。清光绪末有“湖南制造”“湘造”“湖南瓷业学堂制”“湖南瓷业公司”“湖南瓷校”“瓷业公司造”等底款;清宣统年间有“大清宣统元年瓷业学堂制”“大清宣统元年湖南瓷业公司”“大清宣统二年湖南瓷业公司”“大清宣统三年湖南瓷业公司”等底款;民国初期有“湖南窑业试验场”“湖南模范窑业工场制”“台田”“长沙台田”“台田讲习所造”等款识。

新中国成立后,各个时期底款多而复杂,本文仅从各时期重要国家用瓷和群力瓷厂底款加以简介。1959年“三馆瓷”底款统一使用釉下皮印蓝彩无框“湖南醴陵”楷书款;1964国宴瓷所有底款均统一使用釉下皮印蓝彩无框“湖南醴陵”篆书款;天安门城楼用瓷使用釉下皮印浅黄“天安门”楷书款;1971年联合国用瓷,底印为釉上五彩帖花“蝴蝶”款;1974年四季花卉薄胎毛主席用瓷,底印为釉下皮印蓝彩正方框“中国醴陵”篆书款;1977年毛泽东纪念堂用瓷,底印为釉下皮印蓝彩四方框“湖南群力”篆书款。

群力瓷厂1958年建厂到1963年,除用少量使用醴陵艺术瓷厂釉上款之外,釉下五彩瓷多用釉下皮印蓝彩无框“湖南醴陵”楷书款;1964年因承制国宴瓷底款均统一使用釉下皮印蓝彩无框“湖南醴陵”篆书款;i965年至60年代末多用釉下蓝彩皮印钻石环型底款;1970年到1973年多用釉下蓝彩皮印正方框“中国制造”楷书和篆书两种底款;1973年到1978年多用釉下皮印蓝彩正方框“中国醴陵”篆书和楷书款;1979年到1983年多用釉下皮印蓝彩无框“醴陵群力”和“醴陵群力”加英文两种篆书款;1980年至1995年多用釉下皮印棕黄“双凤”底款和釉上五彩帖花“蝴蝶”底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