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的传承与创新及对绘画创作的思考
   来源: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8年06月27日 15:39

试析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创作的两种趋势 以何家英和唐勇力的绘画创作...

杨会影

摘 要:中国工笔人物画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它从过去发展到现代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继承了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的“以线造型”的绘画手法,继承了薄中见厚的物象的敷色技巧,在继承的基础上创造了中国式的满构图的构图方式、丰富的色彩以及众多新材料的运用构成了当代异彩纷呈的工笔人物画艺术世界。

关键词:当代工笔人物画;继承;创新;以线造型;薄中见厚;满构图;丰富的色彩;新材料

中国工笔人物画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从古至今,它一直在向前发展,犹如一条长河,虽有时狂暴湍急,有时滞流平缓,但它一直奔涌向前,不断发展,终于汇成今天这样的精彩纷呈风格多样的当代工笔人物画。发展到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既有传承又有创新。

一、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中的“传承”

以线造型,追溯中国工笔人物画以线造型的绘画手法,要回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那时已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绘画——帛画,这之前就已经有了原始岩画和彩陶画,这些早期绘画奠定了后世中国画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础。再经过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由稳定到分裂的急剧变化、外来文化的输入与本土文化所产生的撞击及融合,使得这一时期绘画出现以宗教绘画为主的局面,画家大多是用线造型描绘本土历史人物、佛教故事等。延续发展到唐代,工笔人物画发展到顶峰,出现了吴道子、张萱、周昉等大家。工笔人物画技法更加精湛,绘画兴盛、画面色彩华美场面宏大。但是到宋朝水墨为上,讲究文人花鸟,山水的发展当代,工笔人物画家还是通过中国特有的以线造型的绘画表现手法进行绘画创作。如唐勇力将线性素描教学应用到当代的美术学院的教学中,他强调中国的线描艺术源远流长,它的鲜明特征是以书法用笔勾描墨线作为塑造艺术形象的基本手段,它抛弃了光影,用线来表现立体感与空间感。表现客观物象的同时进行大胆的主观处理,表现人物的独特特征,注意线的疏密变化。线性素描线面结合的方式,是训练观察能力、造型能力有效的途径。何家英的绘画也是切入了以线造型的表现手法,将传统的钉头鼠尾描、兰叶描等应用于造型中,显示了线的独立美感。

薄中见厚的敷色方法,都是通过淡色多遍渲染达到薄中见厚的视觉效果。当代的中国工笔人物画还是通过这样的敷色方式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工笔人物画的绘画材质以及中国颜料的性质都是这种薄中见厚的艺术效果的促成因素。虽然随着绘画材料的增多,重彩颜料、拓印等多种绘画手法的使用为工笔人物画注入新鲜的血液,但是薄中见厚的画面的绘制方式是从古代一直延续至今的,并且一定会继续延续下去。传承是中国画发展的核心动力,而且这种传承,是伴随着历史文化的传承,极具中国本土特色。

二、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中的“创新”

随着近现代社会的变革,对中国画适应社会审美的需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从西学出发,以西画作为参考对照得出的认识;二是从社会生活需要出发,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提出的要求。中国画自19世纪末以后,在近百年引入西方美术的表现形式与艺术观念以及继承民族绘画传统的文化环境中,出现了流派纷呈、名家辈出、不断改革创新的局面。现在许多画家都在致力于探索具有时代精神的中国画艺术语言的创造,并且有所收获。如果只是创新就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发展是短暂的如昙花一现,并不会长久,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又从那些方面进行了创新?分别是从构图、笔墨、材料三方面。

构图上面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主要是从原来的画面留白处理向满构图转变,画面留白是传统工笔人物画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即是画面以虚寄实、以实言虚、以无衬有、以有衬无。它源于老子的虚空观,实即是虚,虚即为实。随着西方绘画理念的传入,西方的绘画通过焦点透视来实现画面各物象之间也有虚实关系。但是虚的物体并不是没有,他们并不会在画面上留下空白或者一方布,天空、空间都会具有颜色倾向。当代工笔人物画吸收借鉴这样的构图方式将人物置于画面中,背景与人物同时为画面的元素考虑画面的虚实关系,增加了另外一种画面效果,丰富了工笔人物画的艺术表现。如张见的《桃色》系列等。

笔墨上面主要是主要是由原来的水墨为上变为多元化、多样式色彩丰富的画面效果。王维曾在《山水诀》中说:“夫画道之中,水墨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或咫尺之图,写百千里之景,東西南北,宛尔目前,春夏秋冬,生于笔底。王维被董其昌崇为南宗之祖,他的山水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他将水墨尊为上成为后世人们审美的标杆,文人士大夫绘画占据主导,绘画色彩崇尚清淡。西方善用色彩,他们善于用色彩去表现物体的色质光形和空间,颜色丰富物象美丽动人,写实的画法使人物惟妙惟肖。中国工笔人物画家受其影响画面突破传统的色彩观,加入诸多丰富的颜色,但是绘画的工具材料并没有发生变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笔人物画。如李传真的《独角戏系列之四》等一批艺术家的作品。

材料方面更是突破了之前绘画颜料的限制,重彩的发展成为工笔人物画艺术的一股急流,越来越涌现了一批风格新颖的中国工笔人物画的重彩画家,结晶颜色:化学颜料、玻璃粉、丙烯、皮纸、云母、蛒粉金箔、银箔等的使用,丰富了工笔人物画的画面效果。

在这样一个文化纷繁的时代中,立足于对传统文化理性的分析,它是时代最好的生命之源。艺术创作的形态和方式可以丰富多彩,形势的获取、语言的挪移现象确实存在,但真正重要的是如何借用西方文化的这些形式和语言去面对传统的中国的文化,去透视中华文化的生存本质。将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才能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具有世界性的艺术。

研究了工笔人物画的传承与创新在对画面的处理上我有几点思考,第一方面就是画面构图上虚实的把握。在我自己的创作中有段时间感觉特别迷茫,感觉自己开始接触画画已经八九年的时间,但还是感觉像一个门外汉,不懂怎么进行艺术创作,对艺术作品的分析也粗率大概,对于好的作品并没有正确的认识。随着读书越来越多,慢慢对绘画作品的理解逐渐加深,就像《艺境》书中所说:“勃莱克的诗句‘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真的可以用来咏赞一幅幅精妙的宋人花鸟。”用有限的实的一花一草来表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花鸟世界,表达了无限的意境,一个悠远又怡然自得的世界。画面中意境的表达讲究虚实的处理。这是具有永久生命力的绘画规律,与西方的写实观有很大区别,有代表性的事物或者人物。随着现代文化的交融,外国美术的强烈冲击,现代设计的广泛应用,中国绘画受到了各个方面的影响,绘画面貌也是各不相同。那我们应该怎样选择具有时代印记的事物将它们引入到画面中,通过虚实的构图方法正确处理画面,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是在绘画创作中一直要思考的问题。对虚实关系这一绘画规律的熟练运用只能是靠大胆的实践创新既继承又创新。

第二方面的“舞”就是画面的韵律、秩序。宗白华曾说:“意境是艺术家的独创,是从他最深的‘心源和‘造化接触时突然地领悟和振动中诞生的,他不是一味的客观的描绘,像一照相机的摄影。所以艺术家要能拿特创的‘秩序的网幕来把住那真理的闪光。音乐和建筑的秩序结构,尤能直接的启示宇宙真体的内部和谐与节奏,所以一切艺术趋向音乐的状态、建筑的意匠。”画面的各种形式语言,即布局、形态、比例、空间、色块、体积、线条等。画家就是将这些因素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形式在有限的平面上进行结构经营,如调整边框、骨架、位置、空间等。还通过对画面的基本形分析,画面节奏韵律的变化带给观者的视觉感受如平整、严肃、刚劲或者饱满充实、柔和亲切等。

第三方面是用笔。“中国文字的发展,由模写形象里的‘文,到孽乳浸多的‘字,象形文字在量的方面减少了,代替它的是抽象的点线笔画所构成的字体。通过结构的疏密、点画的轻重、行笔的缓急,表现作者对形象的情感,抒发自己的意境,就像音乐艺术从自然界的群声里抽出纯洁的‘乐音来,发展这乐音间相互结合的规律。用强弱、高低、节奏、旋律等有规律的变化来表现自然界社会界的形象和自心的情感。”画画的人应该熟悉掌握绘画语言,中国画家千年来独特的笔墨绘画工具,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造就了我们独特的笔墨语言,我们作为有着优秀文化传统的中国画家,应该灵活运用笔墨。将自然物象通过笔墨绘画语言“翻译”到画面上,抛弃三维空间的意识,用平面的眼光去看待物体,用主观设计图形的意识去发现更多画面表现的可能性,这样我们会慢慢在继承中创造出伟大的中国画艺术。

参考文献:

[1]张见.新工笔文献丛书·张见卷 [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12.

[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邱紫华.东方艺术与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宗白华.艺境[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

渤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