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至十八世纪欧洲绘画作品中的“光”
   来源: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8年05月10日 15:17

...馆美术馆内展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十八世纪雕塑,织锦,瓷器...

段义潇

摘 要:光在西方绘画发展中,一直保持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圣经第一章提到上帝说要有光,世界便有了光。西方世界里光不仅仅是一种物理现象,更是一种心灵慰藉,绘画作品中的光,再到教堂的彩色玻璃窗的采光设计,都体现了西方人对于光的重视。我们将展开一系列的探究,剖析出西方绘画中光的不同的呈现,每个艺术家心里都有一束“光”。

关键词:绘画;光;文艺复兴;欧洲

一、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

意大利的马萨乔作为第一个使用明暗法的画家,在他的壁画《纳税银》中我们发现了所谓的物理的光线,人物身体的亮部与暗部被区分开,人物第一次在画作中呈现出较为真实的光线感,人物变得有体积感,这是绘画史上伟大的一步。到了文艺复兴成熟期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他们画作中开始呈现出不同的对于光的理解。列奥纳多·迪·皮耶罗·达芬奇(1452-1519)画作中的光带有神秘色彩,画中光仿佛能够照射出空气,光线仿佛有一种魔力,它带有选择性的照射到人体上,而背景都相对昏暗。米开朗基罗·博纳罗蒂(1475-1564)作品中的光感基本局限于人体上,雕刻家出身的他认为浅浮雕感是最好的绘画。他作品中人物的光感强烈,暗部与亮部分明,呈现出较强的体积感,往往背景较为明亮,人物本身较重,雕刻对于米开朗基罗的绘画有直接影响。拉斐尔·桑西(1483-1520)画作中光线的运用较为复杂,因为他融入了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画作中光的要素,既有强烈的明暗变化,又有相对柔和处理,他融合了他们的特点并加入了自己的理解,他是个特别善于学习的大师。西班牙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埃尔·格列柯(1541-1614)画作中的光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光线大多是顶光,仿佛是上帝之光照射人间,他表达的光并不是物理的光线,这种光线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以及对上帝的崇敬。

二、17-18世纪欧洲绘画

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1571-1610)作为文艺复兴的传承人,之后他的艺术又影响了巴洛克艺术,他根据达芬奇的明暗法,发展出了明暗对照法。卡拉瓦乔设定的光线是背景很重,人物的亮部被黑暗的背衬托出来,人物变得突出,一幅画中往往背景是一面墙,卡拉瓦乔特意用一面墙阻挡住空间,这面墙可以画得很重来突出人物,也可以画的较亮,在墙上呈现昏暗的投影。在他的画作中光线最强烈的地方,都伴有最黑暗的阴影。荷兰画家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1606-1669)是美术史上公认的用光大师,伦勃朗采用的光线更像是一道光束,仿佛像手电筒射出的光,他把光束打在他画面中最重要的位置,这里是明暗对比最为强烈的地方,从这里向外扩散,越往外明暗关系越来越弱。我们从《夜巡》中可以发现这一手法的运用,伦勃朗的光线不仅仅依附于客观,他可以熟练地营造这种光线的气氛,因为《夜巡》所描绘的是白天的场景。同样是荷兰画家的约翰内斯·维米尔(1632-1675)同时对于光有着特殊的热爱,在维米尔的作品中大多是运用测光,光线从屋子里的侧面窗户照射进屋里,人物往往在窗户附近。维米尔的光线最大的特点是真实感,让你感受到这就是艺术家那一刻看到的景象,这种光线的处理使得画面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风土人情。弗兰德斯画家、外交家彼得·保罗·鲁本斯(1577-1640)是典型的巴洛克艺术家,作品中明显呈现出巴洛克艺术的特点,光的描绘也同样受到这一风格的影响。鲁本斯赋予光线性格,它们是轻松的光,它们是愉快的光,它们更是激情运动的光,他描绘的光线仿佛是轻轻抚摸身体的微风,灵动飘扬。西班牙浪漫主义画家戈雅(1746-1828)画中光的使用比较特殊,感觉光源来自所描绘的人物身上,人物周围往往会发出光芒,这位画家也常常描绘背光的场景,在背光下反光的色彩被画家画得很动人,色彩艳丽富有变化。法国画家拉图尔(1593-1652)更是个喜欢表现光的艺术家,而他设定的光线是黑暗环境中的烛光,画面的中心位于蜡烛处,周围的人或者物离着烛光越近对比越明亮,越远越昏暗,画面整体呈现得较为昏暗,把烛光中火的闪动表现得很到位,使得画面有一种静谧感,也有一种神秘的宗教感,如《忏悔的抹大拉》画面中的人物面庞被烛光照射下,感受到一种温情,人物若有所思,仿佛周围的空气凝结了一样,时间得到永固。

三、19-20世紀欧洲绘画

法国画家雅克·路易·大卫(1748-1825)是新古典主义代表画家,他描绘的光使画作带有一定戏剧性色彩,光线更像是舞台剧的光线,作品的背景几乎都有阻挡透视空间的一堵墙等。画面中明暗的设置不同于其他画家,他善于表现画面中的矛盾与冲突,画面中左下的人物明亮,往往右边上方会画得明亮,右面是光线的中心,但是在左面的昏暗中也会有亮光,光线是为了表现画中的故事情节,所以说他的画作中的光线设置带有一定戏剧性,如《荷拉斯兄弟之誓》《马拉之死》和《苏格拉底之死》。安格尔(1780-1867)也是法国新古典主义的画家,他也是一名素描大师,但他并不通过光影来塑造人物形象,而是更多的描绘人物本身的形体结构来实现,画面中人物往往明亮,人物边缘处较重,这样的光线更像是从模特的正前方照射的,影子被照射到人物后面,被身体挡住,所以安格尔画中的光线特点是加强了整体亮部,削弱了人物的影子,画面中几乎看不到测光,因为安格尔十分重视形体的整体感与完整感。测光会把人物左右区分出明暗,这就破坏了人物形体的整体感,如《大宫女》《泉》。米勒(1814-1875)是一位淳朴的农民画家,他所描绘的都是辛勤的农民劳作时的场景,他更喜欢把光源设定在遥远的天边,多半是傍晚的光线,太阳西落快到达地平线,人物站前面,背光中的人物更加厚重朴实,这种光线的设计让观画者产生无限的遐想,仿佛置身画中,十足的亲切感与生活感,如《晚钟》中昏暗的女农民在明亮的背景中祈祷,强烈的反差给人十足的震撼,但是画面又如此安静,光线的处理起了不小的作用。印象派是一个研究色光关系的画派,也就是研究环境色的作用,光在画作中的地位空前绝后的得到提升,因为色彩的呈现是因为三个要素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首先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光,光是由七中不同波长的颜色组成,它能够赋予物体颜色,也可以覆盖它本身的颜色。例如正午或清晨,一些有颜色的物体在强烈的太阳光照射下都变成了白色,随着太阳光线的移动,远到一定的位置时候该物体的颜色会恢复正常,但是到了夜晚,如果没有夜灯的情况下,白天所有拥有色彩的物体都会变成黑色,所以光决了定物质颜色。其次不同材质的物体会吸收不同波长的颜色,物体本身对于呈现色彩有一定作用。再就是人的眼睛,如果人没有视觉系统,色彩也就不存在了,所有都是漆黑一片。所以对于极力追求色光关系的印象派来说,光就是他们指路人,也可以说是精神导师。克劳德·莫奈(1840-1926)是印象派的主力军和代表人物,印象派名字的由来也得益于他的画作《日出·印象》。在莫奈的画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各种天气所造成的不同的光线,同时也能感受到一天之中不同时间的光线和色彩的变化,他常常一天出门带着好几幅画,可能在这里画一个小时,就要换到下个地方,因为光线变了色彩也会随之变化。印象派所描绘的并不是风景本身的色彩,而是画的人眼到风景之间那层空气,透过这层被光线照射的空气,他们来表现色彩关系。莫奈风景中的光线把画面色调统一起来,色彩和谐富有节奏,光线中的暖色和冷色并至存在,与其说他所描绘的是一幅画,倒不如说是一首赞美光的舞曲。如莫奈的《鲁昂教堂》,他在同一个位置画了多幅不同时间的作品,有的描绘清晨的一丝凉意,有的表现出正午暖洋洋的气氛,也有傍晚晚霞照耀在鲁昂教堂的景象,每一幅画表达出的味道与美感都不同,变化的光赋予他色彩以生命。皮耶尔·奥古斯特·雷诺阿(1841-1919)人物画和风景画中的光,可以用色彩斑斓、跳跃闪动来形容,在他的画作中人物或景物往往都不是被光线直接照射,而光线更多的是从树叶或者遮挡物的缝隙中穿过,暖色的阳光和冷色影子同时打在人或者景物上,呈现出色彩斑斓和浮光撩影般的画面。后印象的三个画家从印象派中走来,但是他们觉得印象派色彩太过客观,画家被自然牵着走,他们主张画心中看到的风景。文森特·威廉·梵高(1853-1890)画作中的光那是热情的光,仿佛梵高就是太阳,我们看到梵高画作中的光是他自己赋予的,如《向日葵》画面几乎都是黄色调,光彩夺目。保罗·塞尚(1839-1906)是现代绘画之父,确实如此,我们看到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再到塞尚之前,师法造化的传统在塞尚这里改变了,他开始从为了描绘客观世界变成通过描绘客观世界表现内心对于绘画本体的理解和画面中内在固有结构,人们开始不在意他所画的是什么,而是他所描绘的是否有美感,以及是否表现出艺术家个人情感和个人动机。自此之后画作中的光慢慢被减弱,绘画本体语言的研究得到发展,一步一步的光从客观世界走入人的主观世界。

总之,在漫长的美术史发展中我们看到光线的不同运用会产生各式各样的风格变化,组成一幅画作的因素有很多,我们不能把所有的成绩都归功于对光的利用,但是艺术家画面中的“光”确实是让我们记忆最为深刻,让无数艺术家为之痴迷,它以最直接最震撼的形式呈现在观者面前,这就是光的魅力。

参考文献:

[1]乔尔乔·瓦萨里.意大利名人苑——巨人的时代[M].刘耀春,毕玉,朱莉译.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

[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3]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1999.

[4][瑞士]海因里希·沃尔夫林.古典艺术[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丹纳.艺术哲学[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9.

[6]廖延彪.光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7]邵大箴,奚静之.欧洲绘画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

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