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工笔人物画表现技法的多样性研究
   来源: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8年05月05日 00:27

关于当代工笔人物画在表现技法上的拓展.pdf

景亚楠

摘 要:受西方文化传入影响,越来越多的画家开始思考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困境和出路,当代画家由此在该领域开展的探索近年来也收获了不俗的成果,基于此,文章围绕色彩语言现代之变、肌理表现技法的探索、表现技法的拓展三部分内容就当代工笔人物画表现技法的多样性开展了深入分析,希望由此能够为当代工笔人物画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一定启发。

关键词:工笔人物画;表现技法;肌理

因工整秀丽的艺术风格、独特的绘制技法、丰富的笔墨意蕴影响,工笔人物画蕴含着浓郁的中华民族艺术特色,但随着朝代更迭、绘画艺术形式的发展,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曾一度从繁荣走向衰落。不过在笔者的实际调查中发现,近年来我国当代工笔人物画探索出了一条极具时代感和鲜明特色的新发展道路,而深入了解这一道路正是本文就当代工笔人物画表现技法多样性开展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一、色彩语言现代之变

(一)传统绘画色彩观念

第一,传统绘画色彩具有象征性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画家通过选用不同的色彩实现对不同政治等级的区分,具有强烈的封建等级特征。通过对不同等级的建筑、服饰和配饰进行规定,实现对人物政治等级的区分,在传统的绘画作品中极为常见。例如,在传统的绘画作品中,规定了“女红、妇黄、寡青、老褐”,通过对不同年龄的女性服装颜色进行规定,充分体现了传统绘画的象征性特点。

第二,传统绘画色彩具有主观性的特点。中国传统绘画强调写意,讲究意在笔先,画家在创作前的立意决定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色彩取向,通过对客观真实色彩的借鉴,结合画家的主观认知,对色彩进行适当的调整,能够充分表达色彩的深层含义,由此表明,中国传统绘画的色彩是画家创作前主观立意的具体表现。例如,张萱的《捣练图》就是中国传统绘画中色彩主观性的体现。在《捣练图》中,色彩富丽堂皇又不失雅致,色彩的对比性极强,却又错落有致,实现了整个画面色彩的和谐统一,充分体现了画家的主观立意。

中国传统绘画具有规定性的特点,能够根据绘画对象的类别合理设置画面的色彩,具有鲜明的审美性特点。中国传统绘画具有浓烈的审美特色,克服了客观环境对色彩选择的局限,能够通过对色彩的合理选择,抒发画家的思想感情。但同时也应注意到,中国传统绘画色彩的审美性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局限,规定了画家运用已有的范式抒发思想感情,对画家思想感情的充分表达形成制约,无法提升艺术作品情感表达的自由性。

(二)工笔人物画语言色彩的革新

第一,通过分析我国古代的工笔画作品可知,中国古代工笔人物画的语言色彩较为单一。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工笔人物画颜色的数量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推出了云母和新岩等多个颜色品种,为画家的创作提供了多种选择,克服了传统工笔人物画色彩单调的弊端,畫家能够根据自身的主观感受,合理选择绘画色彩。

第二,当代工笔人物画家重视表达自身情感,在描绘客观物象时,注重将自身的主观感受与作品描绘进行有机结合,表明了当代工笔画绘画色彩观念的转变。当代画家能够突破传统工笔人物画对个人经验和程式规范的限制,通过对色彩的合理选择,充分表达物象之间的关系。当代工笔人物画具有色彩丰富的特点,尽管画家表现的主题有所差异,但从工笔人物画的语言色彩来看,均体现了浓烈的时代特征。例如,在李传真的作品《人物小品》中,画家通过对颜色的充分运用,表现了环境色和固有色之间的微妙差异,有效提升了人物面部的质感。

二、肌理表现技法的探索

(一)肌理制造的常用表现技法

1.撞色撞水法

撞色撞水法是指在画板上画上颜色后,采用清水进行冲洗,使得画面的色块呈现流动的美感。在画面烘干后,会出现色与水的融合,产生冲撞和流动的感觉,使人产生意外感。这种肌理制造的表现技法常被应用于画面色块的制作过程中。

2.揉纸法

揉纸法是指先用毛笔在画板上勾勒出任务的主要形象,根据画面的实际需要,朝着同一方向揉出纹理,将其展平后刷掉多余水分,使揉过的痕迹能够渗透颜色,呈现斑驳的纹理,展现苍茫的质感。例如,在画家郑力的《游园惊梦》中,就是采用揉纸法作为画底,使得整幅画呈现了历史的厚重感,是揉纸法的经典之作。

(二)肌理表现技法的应用

1.高温结晶色和天然矿物色

高温结晶色和天然矿物色都是颗粒状和粉末状,不含有胶质物,因此,需要调和胶液后方可使用。一般认为,日本产的三千本胶融化性能较好。在调制颜料的过程中,通过将适量的颜料加入画碟,依据相应比例加入胶液调制均匀即可使用。通过此方法调制的颜料较为粘稠,质地粗糙,具有极强的色彩冲击力。

2.水干色

水干色是由蛤粉和植物色素合成的颜色,由于水干色的制作过程需要用水研磨,水干色因此得名。水干色的色块具有不均匀的特点,在使用时将小颜料捣碎,加入适量的胶液即可使用。水反色的画面色彩较为丰富,具有层次性,视觉效果较为柔和。

三、表现技法的拓展

绘画创作需要结合画家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借助于一定绘画手段、绘画形式,画家便能够通过自身的创作直观表现何为“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结合上文研究,本文对当代工笔人物画表现技法的多样性进行了总结。

(一)刻画质感的补充

在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创作中,画家往往需要面临自然物象质感表现的问题,这一问题能否得到高质量解决也直接影响画面细节的生动性和可读性。结合图1所示的《花季》不难发现,该当代工笔人物画应用笔绘肌理语言较好塑造了运动鞋的质感,肌理语言在这一过程中并不单单负责对运动鞋的描摹,其实质上属于画家对客观事物的艺术再创造。

在很多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创作中,应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积墨技法表现服装质感的情况也较为常见,由此物象的质感特征得以更好通过工笔人物画所传达,质感的刻画在这里成为了画家本人的特有语言标志,某种意义上我们也可以将其视作画家的标签、商标。

(二)传统技法的拓宽

纸张的纹理在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中占据着不俗的地位,很多画家能够利用不同纹理的纸张、不同种类的颜料实现工笔人物画气氛的烘托,原始野性、粗狂、朦胧的气氛均能够由此实现较好表现。例如,在很多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创作中,画家往往会使用较为个性的纸张,安徽泾县生产的一种具有独特纹理的宣纸便属于其中代表,而具体创作中使用的撞色撞水法,便能够保证工笔人物画的创作形成一种独特的肌理效果,画作由此也将实现如梦般环境的气氛塑造。新材料、新技法的运用均属于工笔人物画传统技法拓宽的典型,更好渲染画面气氛、营造画面意境、实现画面的生动丰富则属于其特点所在。

(三)画面肌理效果的丰富

干画法、撞色撞水法、揉纸法、遮挡法、加剂法、拓印法、脱落法、粗砂法、立粉法均属于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中可以用于表现画面肌理效果的表现技法,这类表现技法的出现是为了通过肌理语言实现作品更佳的审美效果表达。例如,在当代工笔人物画家罗寒蕾的作品创作中,其较常采用先拓印后补画的创作方法,这一创作方法在表现衣物、背景时往往具备较为独特的韵味,具体创作中罗寒蕾会将不需要的肌理部分用纸张遮挡起来,随后用蘸好颜色的灯芯绒布进行拓印,由此肌理效果能够通过客观物象细节放大化实现质感的更好表现,画面的美感和可读性增加也将得以实现。

(四)个人风格的形成

当代工笔人物画家往往希望能够在创作中将自身的视野拓宽到极限,国内外多种画种在这一过程中成为了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发展给养,另选工具、另创技法、另找材料、另辟蹊径也成为了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的常态,画家的个人风格形成、独特的个人艺术品创作进程在这一探索过程中不断加快。就笔者来看,肌理在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中发挥着标签、商标的作用,由此带来的标签、商标效应则能够使人通过标志性质感符号快速确定工笔人物画是哪个画家的作品,这便是我们常说的“风格如其人”“画如其人”。画家的个性、修养、学识、追求在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创作中融为一体,最终其个人绘画风格得以形成。总的来说,“肌理”效果的独特魅力使得大量当代工笔人物画家活跃于新的实践与探索中,画家真挚的情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形成具备打动人心效果的艺术作品。“衡中西以相融”“权工写以相宜”的过程也将使画家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艺术风格,这将对于画家的艺术水平提升、创作具有当代艺术特色工笔人物画作品的提供较为有力支持。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代工笔人物画表现技法存在着明显的多样性特征,文章的第一节、第二节均较好证明了这一认知。而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刻画质感的补充、传统技法的拓宽、画面肌理效果的丰富、个人风格的形成等具体内容,则证明了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因此,在当代工笔人物画领域的研究和探索中,本文內容能够发挥一定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邢永海.工笔人物画创作的传承与发展——兼谈自己的绘画探索[J].美术,2017,(01):138-139.

[2]张欢,杨顺和.小议当代工笔人物画中服装的表现[J].美术教育研究,2015,(13):26.

[3]王荣.谈西方绘画对工笔人物画表现语言的深层影响[J].美术大观,2015,(02):38.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