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音流韵
   来源:文物天地     2018年05月03日 16:32

梵音流韵

王延丹

佛教产生后,经中亚一带沿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到了北魏时期,在鲜卑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政权的大力倡导下,其统治区域内佛教十分兴盛。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固原在北魏时期是丝绸之路的一个重镇,佛教广为传播。这一时期,固原地区大量雕刻佛造像,开凿石窟寺,形成了区域性的佛教文化。据统计,固原境内现存的北魏石佛造像遗址有十多处,其中以彭阳新集石佛造像窖藏和红河的石佛造像窖藏最具代表性。本文选取几件精美的北魏石佛造像介绍给读者。

石造像碑(图一)

1981年宁夏固原彭阳县新集乡出土。紫红色石英岩雕成,高48厘米,宽20.7厘米,厚3.7厘米。顶部为弧形,碑阳面分上下两层雕刻,上层为一拱形龛,顶部略残,龛内雕刻着广为流传的佛教说法故事,说法者为释迦、多宝二佛,两佛相对,修眉细目,面相方圆,头束肉髻,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内着僧祗支,结跏趺坐于长榻上,衣纹下垂至地。右佛释迦右手施无畏印,左手屈肘伸于胸前。左佛多宝右手施无畏印,右侧衣襟甩向左肘沿体侧下垂。榻后雕刻有四个听法的弟子比丘,两两相对,皆为半身像。下层为长方形龛,内刻大至菩萨,背有莲瓣形火焰纹背屏,头光为莲瓣形圆形头光。菩萨头戴方形花冠,束髻,额头有三个圆形发饰,面相方圆,修眉细目,略带微笑,神态安祥,洒脱自然;颈部戴桃形项饰,窄肩平胸,着双领下垂式通肩大衣,内着僧祗支,胸前束带打结,下垂至小腿部,下着羊肠大裙,跣足立于低圆台上;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持物。菩萨两边雕有供养弟子,由下至上,下层为两菩萨立像,束两髻,身着双领下垂式通肩大衣,右侧衣襟甩向左肘沿体侧下垂,在腹前形成u形衣纹,跣足而立;中上层各为供养弟子比丘,皆为半身像,面朝外侧。造像碑左侧至背面阴刻“使持节假镇西将军镇军将军西征都督泾川大中安戎县开国子金神庆敬造石像二区,建明二年二月十七日”铭文,揭示了造像的时间是北魏晚期。

此造像碑采用浮雕技术整体雕刻而成,人物面相方圆,造型逼真,衣纹深刻,线条隆起,背光呈莲瓣状,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而且纪年明确,也为同一时期的器物断代提供了依据。

佛、飞天石造像(图二)

1981年在固原彭阳县新集乡出土。红沙岩质,残高36.5厘米,宽42厘米,厚14厘米。造像自主尊顶部背光残缺,从残存现状看,应为背屏式一佛二菩萨造像。主尊束高肉髻,有圆形头光三层,清癯秀丽,秀骨清风,颈部细长,头部前倾,戴桃形项饰,着双领下垂式通肩大衣,内着僧祗支,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残缺。主尊两侧,从下到上分两层。下层为二菩萨,束高肉髻,面相清瘦,有双层桃形背光,两菩萨均身躯扭转,面向主尊。右菩萨颈部以下残,右侧雕有上下两个束高髻的坐佛;左菩萨着双领下垂式通肩大衣,内着僧祗支,下着长裙,裙带在胸前交叉穿环下垂至膝际,然后上扬穿肘飘下。上层为两飞天,飞天头戴花冠,面带笑容,朝向外侧,着束腰短襦,帔巾绕臂飘扬,身旁流云翻滚,似在空中飞扬。飞天一手托经箧,经箧朝向主尊。整件浮雕手法简练,而富于曲线变化,没有过分突兀犀利的线条和棱角,人物愉悦的神情饱含着纯净和虔诚。造像中飞天的应用,体现了西方的极乐世界。一佛二菩萨三尊立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方色彩。

供养菩萨石造像(图三)

1981年宁夏固原彭阳县新集乡出土。由一块红沙岩线刻而成,通高38厘米,宽18厘米。整体呈舟形,菩萨头戴花蔓冠,冠两边的宝缯向两边呈波浪形下飘。观音面相长方,颈配圆形项饰;身着通肩大衣,内着僧祗支,衣褶较密,宽大的帔帛绕肩在腹前交叉绕于臂上,沿体侧自然下垂;两臂较粗,双手对立,托物上举至胸前;下着长裙,双脚呈八字,跣足站立于实心台座,外有背光。

从雕刻技法来看,彭阳县新集乡出土的这批北魏石佛造像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长颈溜肩,特别是在衣纹的处理上,多采用我国传统的阴线刻,而很少运用阶梯形的衣纹。这种衣纹雕刻处理的方法,与须弥山石窟北魏时期的佛教造像以及陕西延安地区北朝时期的佛教造像都有着相似之处。

一佛二菩萨白石造像(图四)

1985年宁夏彭阳县红河乡出土,现藏于彭阳县文管所。白色滑石雕刻而成,高18厘米,宽11厘米,厚4厘米。此造像为背屏式一佛二菩萨造像,舟形背光,右角残。主尊高15.8厘米,头梳束发式高肉髻,肉髻已残,两耳贴面,鼻高且直,两唇轻合,下颌敦厚,面相饱满圆润,表情沉静恬然,背后以两圈联珠纹问饰宽带构成圆形背光;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左侧衣襟甩向右肘,在胸前呈u形衣纹;右手已残,屈肘于胸侧施无畏印,左手施触地印,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裙裾覆搭座前,裙褶繁缛重叠三层。两菩萨分别站立于两侧,面相与主佛相似,有桃形头光,着双领下垂式通肩大衣,下着羊肠大裙,帔帛绕左右臂向外飞扬,衣纹清晰;双手合十,跣足而立。此造像塔的特征也是衣纹褶皱叠加,清晰可见。

菩萨白石造像(图五)

1985年宁夏彭阳县红河乡出土,现藏于彭阳县文管所。白色滑石雕刻而成,高29厘米,宽18厘米,厚17厘米,整体呈舟形。菩萨高12厘米,有莲瓣形背光和圆形头光,头光内刻莲瓣。菩萨头梳束发式高肉髻,面相丰腴饱满,两眼微合,鼻高且直,嘴唇轻合,唇角上翘呈微笑状;身着双领下垂式通肩大衣,下着长裙,裙裾覆搭座前,裙褶繁缛重叠四层;双手置于腹前,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于方形高座上。整个画面布局合理,疏密有致,以刀代笔,线条流畅,刀法呈直线转折状。

彭阳县红河乡出土的这批石佛造像多有背光,下方为方形座,从形制和衣纹特征来看,亦当为北魏后期之作。而且这些作品有精有粗,可能既有专门工匠所为,也有一般佛教信徒或初习者所作。

一佛二弟子造像塔座(图六)

1996年宁夏隆德县神林乡出土。红沙岩石质,整体呈梯形,四面环刻,高29.2厘米,上部长宽均为17.5厘米,下部长宽均为20.5厘米。原塔应该是多层叠加,此为其中一层。四龛均为一佛二弟子造像,主佛均结跏趺而坐,两弟子分别站立于左右两侧。其中相对两龛呈拱形,拱上饰有莲瓣形花纹。主尊头梳束发式高肉髻,面相清癯秀丽,秀骨清风,颈部细长,着双领下垂式通肩大衣,内着僧祗支。一侧主佛衣襟沿体自然下垂,遮盖双手。右侧弟子头部已残。一侧主佛右侧衣襟甩向左臂绕肘外飘,右手屈肘于胸侧施无畏印,左手施触地印;两弟子分别站立于左右两侧,面相已经模糊,外着双领下垂式通肩大衣,内着僧祗支,跣足站立于实心台座。另相对两龛平顶,左右两角分别雕有圆形莲花装饰。主尊头梳束发式高肉髻,面相清瘦,身躯修长,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右侧衣襟甩向左肘,在胸前呈u形衣纹,内着僧祗支,右手屈肘于胸侧施无畏印,左手施触地印,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裙裾覆搭座前,裙褶繁缛重叠四層;两弟子分别站立于两侧,外着双领下垂式通肩大衣,内着僧祗支,衣纹清晰,跣足站立于实心台座。此造像塔的特征是衣纹褶皱叠加,清晰可见。

北魏中期,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北魏孝文帝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一项主要内容就是汉化运动,包括禁胡语、改汉姓、穿汉服。将服饰由鲜卑族夹领小袖紧身服改为汉人的宽袍大袖,衣服衫领敞开,袒露胸怀,这是北魏文人雅士的典型服饰。尤其是太和十八年(494)迁都洛阳以后,佛教造像的样式吸取南朝文化审美特点,盛行“秀骨清像”的造像样式,即佛与菩萨面容略长而清秀,眉目慈祥,嘴角微微上扬,浅含笑意;身材修长,肩膀略削,穿褒衣博带式袈裟,姿态略显清瘦飘逸。

北魏佛造像在形制方面于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于前期的特点:褒衣博带、瘦骨清风。具体归纳如下:(1)整体形制:多呈舟形,均很高大,比例舒展而挺拔有力,长度一般较长。(2)背光:多为圆形背光,也有莲花形背光。(3)肉髻:磨光肉髻,高挺,也有波浪纹发饰或肉髻,如图一主佛、图三、图五。佛教尚右,因此在额头上方正中的位置呈右旋的涡旋状。(4)台座:台座多呈方形,菩萨呈立状时,台座较矮,菩萨呈坐状时,台座则较高。(5)面相:鼻子修长高挺、唇薄,脸型方颐适中,并未完全摆脱犍陀罗佛像影响;表情既具有佛陀超然于尘世的庄严静穆的仪态,又具有世俗帝王傲居天下的威严与自信的神情,给人一种可敬而不可亲之感。(6)服饰:着褒衣博带式大通肩式大衣或袒右肩式大衣,内着僧祗支,尚未完全摆脱犍陀罗影响,袍状的衣服宽松肥大,袖子宽阔、肥长,使人显得飘逸、洒脱。领口多呈u形或者V形。腰间束带,衣服上身合体,衬托腰身,下身长裙拖地,裙子下摆褶皱密集,是北魏女性服装的真实写照。V字形交领长裙,袖筒宽松肥大,更显女性柔美、高挑、清瘦。(7)衣纹:大衣下摆向两侧飘扬,极为宽肥潇洒,衣纹断面呈阶梯状。

(责任编辑:李珍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