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兴化寺唐宋摩崖石刻的初步探究
   来源:文物天地     2018年05月02日 20:17

兴化寺出土的唐宋摩崖石刻-徐州历史上出现哪些高僧大德

高歌

徐州兴化寺大佛之下的摩崖造像54龛,题记16方,共分为五个区域,始凿于盛唐时期,北宋初期亦有开凿,窟龛规模较小,出资供养人为民间人士。造像题材中的毗沙门天与密宗无关,而是战神的形象,反映出当地百姓长期处于战乱状态下,寻求神灵保卫的心理安慰。

兴化寺位于现江苏省徐州市南郊和平南路云龙山之顶,该寺内现存始凿于北魏拓跋焘正平元年,即刘宋元嘉二十八年(451)的半身阿弥陀佛像,在阿弥陀佛像边的山崖问密布着大小不一的佛龛,多数已残毁。1993年底,兴化禅寺在拆除韦驮殿,兴建大雄宝殿时,于地面下10米深处的基岩上发现成组的佛龛造像,共有70余个佛龛,38方题记,195尊佛教人物造像,但笔者在2014年10月、11月和2015年5月三次实地考察时,仅找到54个佛龛,16方题记,其余佛龛与题记可能被新建的柱子或房屋所遮挡住了,所以未能找到。本文仅对此54龛摩崖造像及16方题记进行初步的探讨。

古籍中较早对云龙山兴化寺的记录是明正统本《彭城志》的卷五中有兴化禅寺和《重建云龙山兴化寺碑》的记载。今人最早对云龙山兴化寺进行研究的是张寄菴先生,他根据旧五代史和宋朝苏颖集子里的《魏佛狸歌》,推断出半身阿弥陀佛像的雕凿时间,因其文撰写时间是1993年之前,所以未提及1993年发现的摩崖石刻;窦修林先生从唐刻风韵、惠能神会像之论、密宗造像三方面论述云龙山唐宋摩崖石刻;徐延平先生简单介绍了石佛与大雄宝殿的情况;刘珊先生主要论述了云龙山唐宋摩崖石刻的艺术感染力,并且呼吁对摩崖石刻提供更好的保护。上述文章都仅是对云龙山摩崖石刻进行大致描述,并未涉及任何问题,笔者先后三次对云龙山摩崖石刻进行了实地考察,掌握了基本材料,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一、窟龛概况

1.窟龛的分布情况

兴化寺阿弥陀大佛背西面东,唐宋摩崖石刻依山势南北走向开凿,山体的正中间凿有石台阶,摩崖造像位于石阶两侧,从南向北可分为五个区,依次为I区,II区,III区,IV区,V区,窟龛的编号标准是从南向北按I区至V区依次编号,每个区再分排编号,则按从上至下,从南向北的顺序,佛龛编号为字母K加上序号,题记编号为字母T加上序号(图一)。I区有17个龛,1方题记;II区有6龛,1方题记;III区有1龛,4方题记;IV区有2龛,1方题记;V区有28个龛,9方题记,总共54个窟龛,16方题记。

2.窟龛的形制

云龙山唐宋摩崖石刻的窟龛形制可分两大类,第一类单层龛,是指山崖面上仅有一层龛,龛内所有造像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单层龛依据龛楣形式不同,又为三种形式:方形龛,尖拱形龛,不规则形龛。第二类是双重龛,是指山崖面上有两层龛,外围是尖拱形龛,内围主尊单另再开一龛,依据龛楣形制不同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梯形龛楣和帷帐形龛楣。

二、造像题材研究

兴化寺唐宋摩崖造像题材按组合形式可分为一佛二胁侍菩萨、一佛二胁侍菩萨二弟子二天王二飞天、毗沙门天王组、西方三圣、一佛二供养人、双身菩萨立像、单尊佛、单尊菩萨像,具体情况见表一。

1.以佛为主尊的造像题材

兴化寺摩崖造像以佛为主尊的造像居多数,佛像均着通肩式袈裟,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整体造型体态饱满。雕刻较早的佛头部略显得偏大,身体略显得稍短,面相丰满,脸庞偏方,应是继承了北周佛教造像遗风。雕刻较晚佛像头部与身躯的比例趋于合理。如K12(图二)。

2.以菩萨为主尊的造像题材

兴化寺摩崖造像以菩萨为主尊的造像数量不多,第1区上排的K3、第V区第3排的K35、第V区第4排的K50和K53、第V区第5排的K54,共5个龛。菩萨形象均为立像,有的头部残损,仅存身躯,从手中所持物为净瓶,可判断为菩萨立像。K35的双身菩萨立像保存完整,头戴宝冠,手持净瓶,双足立于莲花坐上(图三);K53的题材组合方式独特,主尊为手持净瓶的菩萨立像,两侧为双手握剑的武士形象(图四),这种组合形式并不见于其他佛教石窟或是摩崖石刻中,应是结合了当地民俗信仰。

3.毗沙门天王为主尊的造像题材

印度原始佛教以须弥山为宇宙的中心,东西南北四面各有一个洲,其中位于北方的为北俱罗洲,其首领是毗沙门天王,又称多闻天。毗沙门天王,是梵文Vai Srava口a的音译,Vai是多、普、遍的意思,Srava口a是闻,听,谛听之意,所以毗沙门天王又被称作北方多闻天王,其原形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天神俱毗罗(Kubera)。兴化寺唐宋摩崖造像中毗沙门天的形象有四处,且造型非常相似,都是一手执戟稍,一手捧塔,脚踩夜叉的正面直立像(图五)。这与佛经记载中描绘的毗沙门天形象相一致,如《摩诃吠室哕末那野提婆喝哕阁陀罗尼仪轨·画像品第一》中记载:“毗沙门天王,身着七宝金刚庄严钾胄,其左手执三叉戟,右手捧塔。其脚下踏三夜叉鬼,中央名地天,亦名欢喜天,左边名尼蓝婆,右边名毗蓝婆。其天王面作可畏猛,怒眼满开。其右边画五太子及两部夜叉罗刹眷属,左边画五行道天女及妻等行道眷属。”

佛教经典中关于毗沙门天王的专门经典主要是由天竺来华僧人不空三藏所翻译的《毗沙门天王经》、《北方毗沙门多闻宝藏天王神妙陀罗尼别行仪轨》、《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北方毗沙门天随军护法真言》、《北方毗沙门多闻宝藏天王神妙陀罗尼别行仪轨》。这三部经典中记载了毗沙门天的神能,最主要的有这几方面:随军护卫,护卫众生;除去罪孽,医治百病;悉应诸愿;保家护国等等。唐末宋初之际,毗沙门天的众多神能之一保家护国突显,毗沙门天也逐渐取代城隍神,成为城市的守护神。徐州兴化寺唐宋摩崖石刻中的四处毗沙门天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雕刻于此,成为彭城的城市守护神。

4.供养人形象

供养人是指出资开凿石窟,建造佛像者,又被称作功德主,通常位于窟龛的次要位置,最常见的位于整幅造像畫面的最下方。供养人是石窟造像中最具有现实依据的形象,一般为这一地区当时的高僧大德,豪门望族,甚至为当朝皇室家族,并且多数肖像旁边都会有文字榜题,部分供养人在史料中有所记载。多数情况下,供养人是成组一同出现,代表是同一个家族的成员,一般不与其他形象有所组合。兴化寺的供养人的造像题材组合,出现了新的组合形式,如释迦牟尼佛与供养人,毗沙门天与供养人,菩萨与供养人。

三、题记

佛教石窟造像题记的内容一般情况下包括:造像或开凿石窟的时间、出资者姓名、所造佛像的名称,发愿文、佛经等等。题记中往往记录着大量信息,如造像主姓名、官职、籍贯、家室、祈福缘由,甚至佛教经典,对研究当时的佛教信仰情况,传播途径与范围,乃至对研究当时当地的风俗习惯、地理面貌、民众信仰等社会学的问题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现将兴化寺摩崖造像中题记内容摘录如下,见表二。

四、结论

1.根据实地调查和初步分析,1993年在拆除韦驮殿时所发现徐州兴化寺摩崖造像始凿于盛唐时期,北宋初期亦有开凿。

2.徐州兴化寺摩崖造像窟龛的开凿规模较小,且造像组合形式与南京栖霞山石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等名窟相比较,显得较为随意,特别是在供养人形象的处理上。这说明徐州兴化寺摩崖造像的供养人并非皇族,而是民间小功德主。

3.毗沙门天王的形象最早出现在敦煌莫高窟北魏时期的壁画中,此时的毗沙门天王并不是主尊形象。唐时期毗沙门天王在佛教文化中地位逐渐提高,并且成为密宗供养的主神之一。徐州兴化寺出现的四组以毗沙门天为主尊的佛龛造像,应与佛教的密宗文化无太大关联,而是盛唐之后,毗沙门天王又增添了保国护民的战神形象,彭城(徐州)自古以来一为兵家必争之地,战争频繁,所以百姓开凿窟龛塑造毗沙门天形象,祈求战神毗沙门天王庇护的,希望能避免战争,表达了对战神的英雄崇拜和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