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大计”战略背景下的雄安新区土地政策调研
   来源:中国市场     2018年02月08日 23:41

...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新区规划方案 雄安新区规划 坚决杜绝...

鲍文楷++冯丁饶

[摘 要]雄安新区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个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对于解决当下大城市“过载”等焦点问题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在新区建设的过程中,土地管理政策的施行、土地生态问题的产生、相关产业的转移、当地百姓切实的需要,是我们作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所密切关注的。对此我们“‘千年大计赴雄安新区土地政策调研团”前往雄安新区进行相关的土地政策调研。我们共使用两种调研方法:调查问卷、居民采访。后期整理分析的过程,运用Excel 2010的相关功能对调查问卷的数据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制图;根据在当地的一些采访成果,摘取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进行梳理与总结。通过调查问卷分析结果与居民采访结果的综合分析,最终得出一定的结论,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并展望雄安新区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雄安新区;土地;政策;产业

[DOI]10.13939/j.cnki.zgsc.2018.03.021

1 研究内容

1.1 研究背景

2017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安新县进行了实地考察。在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重点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在河北适合地段规划建设一座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的现代新型城区”[1]。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等3个小县及其周边部分区域设立国家级新区,称“雄安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新区的建立对当地的土地利用和产业产生一定影响,对于政府所实行的一些土地政策是否能满足当地百姓的需要,土地利用规划是否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当地百姓的利益。对雄安新区土地政策调研的意义在于,关注百姓对于新区建设过程中一些政策特别是土地政策的看法,百姓怎么看,百姓有什么想法,为政府决策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帮助。

1.2 研究概况

雄安新區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由雄县、容城县、安新县为主及少部分周边地区为辅组成。雄安新区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交通条件、生态环境。充分发挥雄安新区在未来起到疏散北京人口的非首都功能。[2]

1.3 研究程序(见图1)

图1 研究流程

2 数据分析

(1)问题1:受访者年龄

70位受访者中10~19岁年龄段的有4人(占比5.7%);20~29岁年龄段的有8人(占比11.4%);30~39岁年龄段的有33人(占比47.1%);40~49岁年龄段的有13人(占比18.6%);50岁及以上的有12人(占比17.2%)。

(2)问题2:受访者认为“建设国家级新区”这一发展方向会给当地带来的影响

图2 受访者认为“建设国家级新区”这一发展方向会给当地带来的影响

此题是一道多选题,大部人都对雄安新区的前景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担心。在本多选题样本中,有高达18.9%的意愿倾向在选择保持积极的态度的同时关心房价飞涨的问题,不动产是我们中国人所密切关心的。

(3)问题3:受访者最希望住宅区附近有什么配套设施

图3 受访者最希望住宅区附近有什么配套设施

在当下很多大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变得越发稀缺,几十万元一平方米的学区房已不是什么新闻,甚至有些地方还要摇号入学,好学校用“千金难求”来形容并不夸张。

而这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优势集聚效应造成的教育资源不均衡,市中心的学校明显会比郊区的学校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投入。另一方面我国实行的“学区制度”,即入学与户籍、住房相挂钩的政策也导致这一矛盾越发尖锐:让买不起高价学区房的家庭几乎注定与优质义务教育无缘。因此高达71%的受访者首选教育类配套设施就很好解释了。

为了缓解这一症结,我们认为有两条可行的方案。第一,是否可以在新区探索新的入学制度以取代问题累累的“学区制度”。例如积分入学制度就是一个很好的探索方向,可以标本兼治,让房价不被学区房所绑架,也让教育资源可以不再局限于地域,得以更合理分配。

(4)问题4:受访者所居住区域是否要拆迁

图4 受访者所居住区域是否要拆迁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新区并没有大拆大建的迹象,将会以较为温和有序的方式推进建设。而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的报道也印证了这一消息:雄安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生产企业短期内暂不搬迁;对于百姓住宅拆迁问题,将尽量少拆,用多少拆多少,何时用何时拆,降低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干扰。

(5)问题5:如您的居住场所正在或已被拆迁,对于城市拆迁的补偿力度是否觉得满意

图5 如您的居住场所正在或已被拆迁,对于城市拆迁的补偿力度是否觉得满意

在与受访居民交谈时不难发现,大部分不满意的拆迁居民都是住在城郊、家里有地的农村居民。他们家里大都很富裕,家里的宅基地能达到100多平方米,种地再加之额外收入使他们富裕起来,而土地征收和拆迁会迫使他们离开已经住习惯的平房和赖以生存的土地。离开了土地,他们失去的不单单是生活资金来源,而且还有原本不需要花销的食物来源。这可以反映出并不是所有的居民都对新区的变化“很感冒”。

(6)问题6:受访者最希望未来的雄安新区呈现怎样一种新面貌

图6 受访者最希望未来的雄安新区呈现怎样一种新面貌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居民们希望的应该是生态宜居、以科技产业为支撑的新型城市,而不是千篇一律的传统大城市。而且结合我们在白洋淀的实地调研以及相关新闻资料不难发现,白洋淀地区的生态保护做得总体不错,没有过度开发、污染的痕迹,因此在这里建设生态宜居新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3 分析与讨论endprint

(1)建设中土地污染与生态平衡问题仍需高度关注。雄安新区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土地污染与环境恶化问题。现在全国土壤重金属诸多检测点已经超过背景值的情况下,处理土壤污染源、钝化已污染土壤是现在治理土地污染问题的必经之路。而对于雄安新区的建设过程中,要高度关注土壤重金属问题和可能造成的生态破坏。

雄安新区的大部分居民同时对空气污染与交通拥堵问题存在一定的担心,这在问卷结果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证明:在问卷的最后一个问题关于居民最期盼的未来城市类型中,大部分居民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生态宜居型城市。因此,在未来新区建设过程中,规划部门、环保部门有必要广泛听取包括居民在内的各方意见,建设成各方都满意的美丽新区[3-4]。

(2)大部分雄安新区居民对未来持积极态度。从问卷中看出,居民们相较于现在,更关心未来。第一,居民在被问到:当政府更鼓励租房时,你会选择租房还是买房,大部分人依然会表示买房会更加放心。房子这种不动产是比较稳定的资金储存形式和未来生活的有利保障。第二,问卷结果还反映了:教育是居民最期待的资源(占比53%),远高于医疗、商业、交通各自所占的比例。

因此在未来,京津冀地区高等院校的广泛迁入或设立分校应当是一项民心所向也大有裨益的举措,这将为当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有关政府部门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做好妥善的规划。

(3)产能转移与岗位调整是雄安地区工作之重。雄安新区建设过程中势必导致大量落后产能的工厂迁移,过去在工厂中工作的居民也不得不面临失业,在流失的岗位与新创造岗位的数量与平均工资的等价是政府部门应该考虑的问题。产业转移、结构调整是现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更是雄安新区未来建设的重中之重。

(4)土地政策与补偿政策仍有待调整。雄安新区现在施行的拆迁政策是尽量少拆,用多少拆多少,降低对百姓的生活造成的干扰。

土地征收的问题上,大部分农村居民认为土地征收补偿费不是很高;而且由于失地农民们的文化水平不高,生存技能有限,失去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他们在新城市中的生存状况堪忧。因此,政府在为新区建设征地拆迁时,也很有必要考虑到农村居民未来生存的问题。雄安新区在临时占地补偿上提供了新思路:早前为建设新区临时占有玉米地,政府将农户的收入划为三笔:一是临时租占土地,每半年补偿750元;二是一季的玉米每亩补偿1500元,其他的地上附着物都有相应合理补偿;三是当地养殖企业收购青玉米秸,每亩给700元。补偿款将由乡镇财政部门直接打到每户农民的银行卡里,这种补偿方式开启了临时占地补偿的新模式。

4 建议与展望

(1)以农业为生的居民,在征收土地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农村居民对于土地的依赖性、永久性,最好是以集体迁移为佳。可以考虑补偿部分复垦土地。

(2)在拆迁的补偿上,可以选择安置房与补偿款交叉结合的方式,并采取一定拆迁买房的激励政策。

(3)工厂拆迁后,很多人失去工作岗位。政府可以组织一些岗位培训,帮助这些失去岗位的职工快速完成转型,找到适合的工作。

(4)鼓勵创业,政府应不断加大对雄安地区中小企业的帮扶政策,同时带动雄安新区第三产业发展。

(5)在建设过程,环保部门要时刻注意环境的变化,为雄安地区的居民打造一个生态宜居的雄安。

(6)在雄安新区未来的建设过程中,京津冀地区的“985”“211”高校以及优质的初中、高中等基础教育资源可以抓住这个契机在新区内建设分校,在扩大规模和影响力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当地教育水平,吸引更多优质人才来安家立业,为新区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5]

参考文献:

[1] 陈剑.雄安新区:首都副中心的打造 [J].金融理论探索,2017(4):10-14.

[2] 陈甬军.雄安新区建设:背景、功能与展望 [J].贵州省党校学报,2017(4).

[3]常纪文.雄安新区的科学定位与绿色发展路径 [J].党政研究,2017(3):22-24.

[4] 王英.浅析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 [J].潍坊学院学报,2011,11(1):51-53.

[5]肖金成,郭克莎,陆军,等.雄安新区战略发展的路径选择——“雄安新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理论及政策”高端论坛专家发言摘编(上)[J].经济与管理,2017,31(3):6-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