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训 你得慢慢体会
   来源:中国收藏     2018年01月19日 14:14

家风家训教师体会 收藏 家训你得慢慢体会落伍网

艾芙

借用一句名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好处在于今天社会高速运转,生活方式日新月异;而反面则是一些古老传统的力量削弱甚至流失,例如还有多少人能记得或者准确地说出,自己的家风、家训是什么?

记得前不久,有媒体发起“家风是什么”的街头随机采访,结果得到的答案千奇百怪,更不乏让人哭笑不得的言论。大概相当一部分在对待别人家事情的时候,多少习惯性地抱着“看笑话”的心理,其实在生活无聊时,无伤大雅地乐一乐便罢了,但问题在于,又有多少人在笑过之后,会冷静下来反观一下自身?

笔者并非什么“卫道士”,也不是网络上惯称的“五毛党”。只是肤浅地认为,站在社会学的角度上,人是社会组成最细微的个体,而家,便是联结这两者的纽带。家训、家风,是一种精神上的约束与规范,也是一种生活的经验、为人处世之道的智慧凝结,更是一种情感的释放,对人类社会延续的寄望。尽管每家的家训、家风各不相同,他们的集合,却是构成整个社会道德体系最坚固的基础。不管你今天是否觉得这样那样的家训还有没有道理,适不适应时代,只有将它置入一定的客观社会历史背景中来分析,才能懂得。

据说,远古时代,人类社会经历了氏族、家族、家庭的变迁,然而,这些都是形成一个国家的基石。而在国家不安定和国法不明确之际,家训即可发挥稳定社会秩序的力量。因为,家族为了维持必要的法制制度,就拟定一定的行为规范来约束家族中人,这便是家法家训的最早起源。

而且,中国古代始终没有建立真正的公共教育体系,所以,家庭的教育和以家族教育为核心的私塾教育,就变得尤为重要。一个家族要建立起一种足以影响家风的家学渊源,更需几代人的努力,它可以形成一种类似于物理学中的“场”,让家族的下一代人在耳濡目染中得到熏陶。就像朱彝尊所言:“大抵为学必有师承,而家学之濡染,为尤易成就。”

自汉初起,与家训相关的著作随着朝代演变渐丰富多彩。我们从现有的一些家谱中,仍能够发现许多名言警句,包括治家、教子、交友、举止等诸多方面。仔细品味,意味深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概是中国传统家训中最为经典的概括,也与儒家中庸思想的核心不谋而合。而具体来看,不同的家训、家风,又是不同阶层、地位的体现,也与赖以生存的根本息息相关。比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节俭当崇”多出现在平民百姓家庭,窃以为,这与中国长期农耕社会的历史不无关联;而书香门第,多推崇“天道酬勤”、“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等等,这又不得不提到科举制度的发展;商贾之家,家训中往往少不了诚信。

另一方面,家训、家风,既然是生活的哲学,经验的凝结,它既要能以理服人,又不能过于艰涩难懂。有意思的是,传统家训通常极富形象性和哲理性,时时刻刻地在展现中国语言文字的奥妙。形象性首先表现在比喻的大量运用上,言择友则有朱、墨、鲍鱼、芝兰之譬,论表里则有春花、松柏之喻,朱吾弼谓做官不能失节,就如处女不能失身;蔡邕论修面与修心,活泼有趣,鲜明易感。

形象性还表现为现身说法。旧时家长们常以自己的切身体验来感化子孙。刘邦少时失学,闻秦始皇焚书坑儒,心中窃喜,但当了皇帝后却深感不学之苦,便以切身体验来勉励儿子学习,没有半点伪饰,自然易于为人接受。或许这种苦心,又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纲常不无关联。

家训的哲理性则体现于格言警语,如支大伦论做人五硬、抄思母论人有三成、袁衷论士有三品、康熙论为学三功、姚舜牧论检验各种能力的各种标尺等等,无不闪烁着哲理的灵光。还有近现代的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鲜明的形象性铺成了走向幽深杳远的哲学思考的通道,而情感又渗涌于形象、哲理之中。在每一篇家训里我们都能感受到先人们那一颗灼热的心。

以今人的眼光来分析,家训、家风,还是一个民族性格、情感表达的流露。中国人向来讲究含蓄,不喜外露,家训、家风的表达亦是如此,你得慢慢体会,在岁月的洗练中慢慢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