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脉是“色拉酱”
   来源:中国收藏     2018年01月18日 04:56

18位大家呈现海派百年绘画文脉

王菁菁

我是一个细节偏执者,码字亦是如此。总觉得一篇好的文章,其间一个个的文字应当是雀跃着的,是有生命力的启发者。所以,做记者的这些年下来,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在写稿前,总会在脑海中搜索和捕捉有关采访对象言语、表情、行动中的某些“蛛丝马迹”,以便寻找灵感。

此次与陈钢先生聊天,是又一次非常愉快的经历。听先生讲巴赫、讲古典音乐、讲海派文化,滔滔不绝的一个多小时,是难得的享受并学习的过程。然而,当准备开始下笔时,却又犯了愁,音乐的世界纵然精妙,但总归是要落脚到“子承父业”的角度上来的,与先生素未谋面,也不曾经历过那样的岁月,如何在短短的千余字内比较准确地表达出这一点,我找来两位的成名之作反复聆听,心想,要是能再有一点儿直观上的“刺激”就好了。

踌躇了几日后,某天,先生给我发来几张照片作为文章配图,并告知其中有一张是自己在父亲的背影下弹奏“玫瑰与蝴蝶”。图片打开的那一刹那,我的心瞬间被一种莫名的感动而填充。坦白说,做记者职业,好的摄影图片见过不少,但真正能直达人内心深处,触动某种情感的释放,这或许需要一定的机缘。特别是当你在了解过背后的一些原委之后,“此时无声胜有声”会变得更加深刻而真实。

我承认,某种程度而言,对于“子承父业”的表达,在这张照片面前,任何的说明都会显得有些累赘。也许现在的年轻人不大了解,我们至今仍耳熟能详的《玫瑰玫瑰我爱你》、《恭喜恭喜》、《夜上海》等歌曲,创作者就是陈钢先生的父亲陈歌辛。当父亲百年诞辰之日,儿子亲自作为主持,并在最后的压轴节目中,将父亲的成名曲之一与自己的作品——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合二为一,背景中,父亲的模样依旧那般年轻、意气风发,而专注在钢琴前的儿子,已然年过七旬,神情凝重。如果我们相信人真有所谓的灵魂,那么音乐,无疑是这一刻父子之间重逢的桥梁,令人不忍打扰。

可能在国人的普遍观念中,子承父业,有便利、有优势,甚至一些时候还会有“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我问陈先生是否当年也会感到类似的压力,他以笑声给了我否定的答案。

“我给你讲个例子”陈先生说,“上世纪80年代,我去美国,经过香港的时候,在当地住了几个月。有一天,我无意中看到黄霑先生报纸上发表的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要问陈钢》。”

黄霑先生发问的大意是,“你的父亲写的是流行音乐,而你的《梁祝》,却是走的古典路线,为什么?”

“后来我们见了面,我说‘黄先生,我给你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个人,他非常喜欢古典音乐,尤其迷恋巴赫,经常望着家中墙上挂着的巴赫肖像出神。后来有一天,他做梦梦见巴赫从肖像画上走了下来,对他说,孩子,你只喜欢我可不行,你喜欢的,应该是所有的好的音乐。这是我父亲给我讲的故事。”听闻这番话,黄霑先生释然了,两人由此成为了朋友。

在陈钢看来,因为父亲拥有一部分印度血统,他对文化、对家族的理解跟汉族的“中庸之道”不大一样。“从来不会跟我们讲大道理,也不告诉你该做或者不该做什么,不会强迫人。就像他给我讲的那个故事一样,这就是他的教育方法。”

从最开始的理想是当一名作家,到后来参军、进军大,分配到机要干校,后来因为身体原因又回到部队,最后由此走上音乐创作的道路,陈钢音乐人生的转折完全是一种“自然而然”,他把他解释为“因子的遗传”。而且,“起初我的艺术理论概念,基本上都是父亲教授的。”两父子共同的音乐之路,没有较劲、没有叛逆,有的只是行动的支持与潜移默化的影响,当然还要加上无可避免的遗憾,那是上世纪50年代末,《梁祝》取得成功后,陈歌辛先生想让儿子给他一份《梁祝》的签名总谱,然而迫于政治压力,儿子没有让父亲如愿。随后不久,陈老先生去世。

随着职业生涯的增长,陈钢先生开始越来越理解父亲。“他的人生,一个‘恋字足以概括。对故土、对家人、对亲友,他是多情重情的人,对爱的表达就是音乐,这是他的生命力所在。”

陈钢甚至把对父亲的纪念、对音乐的诠释,延伸到了海派文化上。他认为,正如作家程乃珊形容的那样,上海十里洋场的“洋”,如同浦东土鸡蛋淡黄与进口橄榄油混合的“色拉酱”,海派文化独特的文脉,无法复制。

“《玫瑰玫瑰我爱你》用了中国民族音调加爵士音调,以中西文化的结合表现出都市的繁荣与动感,而我们在《梁祝》中,以江南的戏曲音乐混搭外来交响乐的因素,这就是我想继承与表达的,以作曲这样一个职业,来诠释海派文化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