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笔书法之先河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01月18日 12:42

路瑶

[摘要]汉字是我国古代先民发明的记载工具,汉字又是记录并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工具,从古文繁体到简化汉字,中国文字历经了漫长而精彩的发展道路,无不凝聚着华夏民族的精髓。为简化汉字的普及做出巨大贡献的邓散木先生和白蕉合著出版了《钢笔字范》。这本书也是邓散木众多著述之一。此书全面细致地介绍了钢笔的执笔方法,楷书的基本运笔和钢笔书写的笔法,用简体精写了楷、行、草三类书体字范,楷书隽永端正,行书洒脱飘逸,草书肆意放纵,可谓是硬笔书法的鼻祖。

[关键诃]汉字 硬笔书法 邓散木 字范

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而漢字又是记录并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工具,所以汉字在中国悠久的历史进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从仓颉结绳到刀刻兽骨,从统一文字到真、草、隶、篆,从毛笔书写到硬笔的使用,从古文繁体到简化汉字,中国文字历经了漫长而精彩的发展道路。在这条璀璨的道路上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文人墨客的吟唱、伟大的发明、独特的政权和悠久历史,这些无不凝聚着华夏民族的精髓。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人们追求方便快捷的心理,汉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天的人们正使用钢笔、圆珠笔书写着简化汉字,而从毛笔到硬笔是一个伟大的变革,这凝结了几代人的努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则是为软笔和硬笔的转换、为简化汉字的普及做出巨大贡献的邓散木先生。

邓散木,上海人,原名铁,字顿铁,是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集诗、书、画、印于一身的艺术家。三十年后易名“粪翁”,居室名“厕简楼”,号为“厕简子”。1945年抗战胜利后改名“散木”,1960年后因病截取一足,又号“一足”“夔”等。散木先生博学古今,集中国书法之大成融会贯通,取众家之长,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以其精湛的书法篆刻艺术崛起于上海艺坛,世人以拥有其作品为乐事。当时书法同仁尊称其为“江南祭酒”,篆刻又有“北齐(白石)南邓(散木)”的赞誉。邓散木先生谦虚地将自己的艺术归纳为“三长两短”,三长即是诗、书、印,两短为绘画和填词,继而风趣的定书房名为“三长两短之斋”。就在这“三长两短之斋”中,他一生不懈探索着各种书体的精髓,不仅留下了大量的书法篆刻作品,还将其心得体会记录下来为后人留下大量的著作和手稿。

当人们翻开散木先生留下的一部部论著时,我们不经错愕、惊叹,惊叹那位老人对横亘千年的中国书法精髓理解之深、之精、之透。使我们感知到值得我们敬仰的那一撇一捺竟然深深地植根于民族久远的血液之中,它是人文情感和文化修养的完美体现。“书以明道”这个道指的是儒家思想的伦理规范,由此看书法不仅体现人的性格,也体现着中国的哲学思想。明代著名思想家、书法家傅山曾作诗告诫他的子孙“作字先做人,人奇字自古。纲常叛周孔,笔墨不可补。未习鲁公书,先观鲁公诂。平原气在中,毛颖足吞虏。”

然而当几千年的书写方式遇到外来的钢笔时,可谓是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之所以如此结合是基于两者都是线条艺术。

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中国内忧外患之时,一批热血青年从国外学习归来,期望通过自己的力量改变祖国的现状。于是中国文化悄然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如:文言文和白话文、中国文人画和西洋结构理论、中医和西医、长衫和西装。西方文化猛烈冲击着中国的社会生活,钢笔也随之来到了中国。那时的钢笔还只是一种书写工具,随着这种工具的普及,人们不仅满足于此,尤其是书家们希望用钢笔书写出的字依然能达到艺术的层面,能抒发自己的情感,于是一本中国最早的《钢笔字范》应运而生。

《钢笔字范》是20世纪40年代由当时著名的书法家邓散木和白蕉合著出版,这本书也是散木先生众多著述之一。此书全面细致地介绍了钢笔的执笔方法,楷书的基本运笔和钢笔书写的笔法,用简体精写了楷、行、草三类书体字范,楷书隽永端正,行书洒脱飘逸,草书肆意放纵。

此书一经推出便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成为了临摹的典范,并不断再版。当代著名的文学家谢啼红曾评价“海上书家中有精于钢笔书法者二人,正楷、行草无不如意,并能作于寸中楷。一为云间白蕉,一则厕简楼主散木年兄也。”“散木之技尤惊人”。

散木先生的文字底蕴深厚,思想与时俱进,深切的希望将自己所学所感传授给更多的人。散木先生的钢笔字之所以精到,是因为他的钢笔字是以数十年的书法功底为基础,以深厚的文字积累为准绳,并深刻体味两者的书写韵律将毛笔的技法融入到钢笔的笔尖。以古代名碑、帖中的精华为参照,波、折、提、按、顿、挫、尽显笔意之中。虽然是钢笔字,但仍不失金石趣味,保持着浓厚的古意,丰满的内涵,悠扬的气势。此书也是我国发行出版的第一本楷、行、草三类书体全面的钢笔字帖,可谓开启了硬笔书法之先河。

斗转星移,岁月万千,半个世纪过去了,如今钢笔已是普及的书写工具。全国已成立了诸多个硬笔书法协会,而这些协会也正沿着邓散木先生古为今用的思想,以古代经典名帖的笔意气韵为基础,书写着当代硬笔书法的艺术,延展着中华文字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