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图案“飞黄腾踏”浅析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01月16日 01:56

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

殷实

【摘 要】赏析瓷器上吉祥图案“飞黄腾踏”的各种表达方式,解读其象征意义、寓含的哲理和思想渊源;旨在探索“飞黄腾踏”的原本及发展,进而阐明“飞黄腾踏”这科举时代“望子成龙”的正能量语汇,如何因讹错成了“飞黄腾达”“且昧飞黄之义”,竟变味了,成了骤然发迹、宦途得意之贬意。

【关键词】吉祥图案 飞黄腾踏 飞黄腾达 科举

在我国传统装饰艺术中,吉祥图案无处不在,大到亭台楼阁和古民居,小到文人雅士的案头文玩,举凡工艺美术品的陶、瓷、铜、玉饰和竹、木、牙雕,几乎都离不开吉祥图案。

在几千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吉祥已经被长久地赋予一种特殊的象征意义,寓含一定的哲理和思想渊源,并形成一套非常成熟的表现形式与构成法则,体现出强烈的民族情感和美学特征,给人们以心理上的满足、视觉上的赏悦和精神上的享受。

古往今来,无数的创作者们通过奇花异草、珍禽瑞兽的组合,以神来之笔描绘物华之精美。他们不仅外立于象,更重要的是内凝于神,以物言志。

在“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定律中,有的纹饰构思一目了然,很直白;有的却过于抽象而变得晦涩难懂。随着岁月的流逝,有的主旨、意念在时代的变迁中逐渐发生了变化,甚至偏离了前人的命题和纹饰初衷。以今天的时代氛围、价值取向来观察昔日的吉祥图案,往往感到难以理解。不过,古人早以给我们指明了要津:“画虽小道,然精求其意要,必博猎诗书。”(闵萃祥《图画精意识》)

本文试以吉祥图案“飞黄腾踏”为例,看看它是如何由“飞黄腾踏”变成“飞黄腾达”的,古人又是如何以纹饰的形式诠释这个命题的?

虽然“飞黄腾踏”已远离我们而去,且渐行渐远,甚至电脑上都没有这个词组。但从旅游和文物的角度来看,那可是辉煌了整个科举时代的词语。为诠释这个主题,我们的先人纵览博采,迁想妙得,将其形象凝聚在老骨董上,象征、隐寓、谐音、双关各种手段精彩纷呈,真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描绘“飞黄”腾飞

飞黄,传说中的神马,因其毛色是黄色,故亦名“乘黄”。这在古籍中俯拾即是:

宋蔡卞《毛诗名物解》卷十八:“乘黄,色之纯者也。”

宋李樗黄櫄《毛诗李黄集解》卷九:“乗乗黄,四马皆黄也。”

宋林之竒《尚书全解》卷三十七:“乘四马也,乗黄者,四马皆黄也……乗黄,则黄色者,是古人之所贵。”

明冯复京《六家诗名物疏》卷十三:“时,诸侯皆献乘黄。”

清陈大章《诗传名物集览》卷四《兽·乘乘黄》:“乘黄,四马皆黄也。”

从明清瓷器和瓷片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飞黄的画面(见图1~图5)

遗憾的是,这些“飞黄腾踏”的纹饰,如今都被定名为“天马行空”之列。如图1~图3中的几件瓷器,就被命名为“明成化珐华彩天马纹天字盖罐”“清康熙素三彩海水天马碗”“清康熙绿地素三彩海水飞马图观音尊”。这些定名都忽略了一个细节——梅花的存在。按照“有图必有意”的定律,这梅花的寓意绝对不能忽视。特别是图4中的“青花天马纹盘”,已经明确地告诉你,水浪和祥云都可略去,唯有这梅花必不可少。梅花浓笔重彩,密布四周,占据了绘画的大部分空间,可以想见它的重要性。这个寓意显而易见:“梅花香自苦寒来。”要飞黄腾踏,就要好好读书,苦读书、读苦书。只有十年寒窗苦,才能飞黄腾踏,才能金榜题名,才能出人头地。

二、描绘学子苦读,重在表现的是“腾踏”

今天我们熟知的“飞黄腾达”原本是“飞黄腾踏”。踏:蹬,蹬地而起,如跳高、跳远、跳水、后空翻转体360度。这之前,必须有一段助跑的过程,就是腾踏的过程。没有腾踏积蓄足够的能量,就不可能有腾飞。

“飞黄腾踏”本是韩愈的诫子之言。这位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百代文宗”,儿子韩符却十分贪玩,不爱读书,这让韩愈颇为揪心,他作诗《符读书城南》告诫小儿:龙、猪之分,完全在于“学与不学”。

这首《符读书城南》收录在《御定全唐诗》卷三百四十一:

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年至十二三,头角稍相疏。二十渐乖张,清沟映污渠。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一为公与相,潭潭府中居。问之何因尔,学与不学欤。

需要说明的是,诗中的蟾蜍也是马,是伯乐的儿子拿着《相马经》按图索骥得到的“马”。伯乐知其子愚,笑曰:“此马好跳,不堪御也。”

这首《符读书城南》后来为很多书籍所转载,如宋刘清之《戒子通录》、宋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宋潘自牧《记纂渊海》、宋景文公《东雅堂昌黎集注》,直到清代的《御定渊鉴类函》还全文刊发,其影响之大,可想而知。

引用“飞黄腾踏”一语的也不在少數,如宋王十朋《梅溪集·后集》卷十五:“飞黄腾踏日边去,回首羣惊冀北空。”如元王旭《兰轩集》卷六《寄申屠大用》:“飞黄腾踏上云烟,废井蛙留更可怜。剑气未消南斗下,文星遥拱北辰边。人间种玉嗟无地,物外乗槎幸有天。一防治安经济在,不须辛苦忆林泉。”

读书做官是科举时代的主旋律,是社会的最强音。韩愈的“飞黄腾踏”口耳相传,递相仿效。窑工们也积极跟进,加入到宣传的行列,“飞黄腾踏”也就随着匠人的笔墨腾踏到碗、盘上,深入千家万户(见图6~图8)。民以食为天,碗、盘是最大的宣传载体。只要端起碗,就能感受到“飞黄腾踏”的训导,时刻回荡在耳际。有的图案还变着花样儿让人揣摩,那些潜隐的观念化的象征意义让人深思。那些艺术表现形式上的诉说力,“匠心独运”直触心窝,让人不得不全身心地去“腾踏”,去苦读。

图6中那寒门学子,衣服上还打着补丁,在老树下,在勾栏旁,痴情憨态、没日没夜地手不释卷。头上明月高悬,突出的是“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十年寒窗,头悬梁、锥刺股,为的就是金榜题名、指日高升。

有的图案嫌这腾踏的画面还意犹未尽,还要直书“志在书中”(见图7),告诫小儿从小要立志,要牢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边苦作舟”。

元高明在《琵琶记》中将这些孜孜以求的学子刻画得入木三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这个“沟渠”就是韩愈诗中的“二十渐乖张,清沟映污渠”。

当然,也有人认为读书是乐事,是苦中乐,把苏轼的赏心乐事“晨兴半炷名香”和晨起苦读有机结合起来,更能激起学子的学习激情。“晨兴半炷香”描绘的就是风流倜傥的读书郎,背倚庭栏,凭几而读,案上香烟缭绕,膝下书卷累叠。有的盘上还加上邵雍的五言诗“月到天清处,风来水面时,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见图9)。这些花样翻新的艺术手段令人目不暇接,这些都是紧跟着宋太宗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唱和,只不过德化窑把这另类的广告做得如此乖巧而恰如其分。

到“经藉既盛,学术斯昌”的清亁嘉时代,“腾踏”类的产品更是有增无减、长盛不衰,究其原因,一是紧跟社会主旋律,二是藉日用陶瓷为载体,劝学修身和训导孩童,百姓当然视之为吉祥之物。想来,专绘腾踏题材的德化窑,虽地处偏远山区,也一定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三、马上箭射三元

“三元”即解元、会元、状元的合称,分别指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

连中三元,喜报频传,是读书人的祈盼,意味着高官厚禄、光宗耀祖。这种意识、氛围构筑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势力,挤压着读书人“六经勤向窗前读”。

三元图案通常以荔枝、桂元、核桃三种都是圆的水果来表现;明清木雕花板上以一支箭穿过三个元宝或一支箭穿过三个古钱表示三元及第。

图10中的三箭与众不同,是在马上引弓而发的,这就是“飞黄腾踏”。

韩愈说“飞黄腾踏去”,花钱上所绘正是腾踏去,而不是来。骑着飞黄,百步穿杨,弹无虚发,箭箭命中,十年腾踏,总算没有白费。图上红日高照、阳光明媚,寓意指日高升。另一枚花钱上的四匹马,更是详尽地诠释“乗乗黄,四马皆黄也。”

四、直书“白马紫金鞍”

有的纹饰中不见“飞黄”的踪影,却直书“白马紫金鞍”(见图11),描绘的是“白马紫金鞍,骑出万人看”,意在告诫莘莘学子学习要勤奋,“十年受尽窗前苦,一举成名天下闻”,只有这样,才能享受“白马紫金鞍”的尊荣。

“白马紫金鞍”源出南朝梁沈约的《白马篇》:“白马紫金鞍,停镳过上兰。”诗中写道:“功名志所急,日暮不遑飡。”太阳下山了,都顾不上吃饭。

古民谣:“小小读书生,黄昏读五更。鸡鸣清早起,心想跳龙门。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白马紫金鞍,骑出万人看。问道谁家子,读书人做官!”图中的白胡子爷爷不厌其烦地给孩子们唠叨:“学乃人之宝,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白坊刻《千家诗》眉头)满嘴讲的都是读书做官、功名利禄,实际上这是德化窑变着戏法劝孩子苦读,是另一个版本的“飞黄腾踏”。

与“白马紫金鞍”配套或者说是遥相呼应的还有“蝌蚪”(见图12)。

“蝌蚪”谐音“课读”,也是“科考”+“点斗”的缩写,实际上就是科举、点斗、中状元。纹饰的含意绝不仅局限于此,梧桐叶上的蝌蚪,长出两条腿,就有了类似鱼化龙的腾跃,桐叶隐喻“书中自有颜如玉”,凤凰来栖碧梧枝!

“如果不好好读书”,母亲告诉孩子:“只能是墙上的一条虫。”腾踏的孩子指着外面的世界说:“我要成天际的龙。”窗外,画了三样东西:腾龙,跳龙门的鲤,还有一样,就是竹子(见图13)。可别小看了这竹子,它的寓意可深刻了。竹实,是凤凰最爱的主食。自古就有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之说。此番教子,真乃是“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曲为伸”。

将三枚圆石往地上扔(见图14),隐喻三次考试通过,“三圆及地”乃“三元及第”的谐音。还有碗的底款“万福攸同”,旁边还不忘点上三个圆点,这也是三圆及地的意思。

五、直接画蝗虫

在古民居的窗棂上,在文人雅士的案头,在日用器物和工艺品上都不乏飞蝗的踪影(见图15)。有的直接绘蝗虫飞过天空,有的作蹬腾跃跃欲试之态。

在妇女的发髻上,常见工艺精巧的鎏金、鎏银、烤蓝、点翠的蝗虫。人皆喜爱“发”字,发妻在发笄上插“飞黄”,意在显示如意郎君奋发带来的发榜、发迹,也隐涵那句话 “书中自有颜如玉”。发福会带来好运、好福气。利用谐音将“蝗虫”这个害虫变成吉祥物,甚至腾踏到贵夫人的头上,也足以说明村野的创造力和民俗的魅力。

沿习了千年的科举制度,虽然在清末被废止,但从这些老骨董的纹样上,我們依然能感受到当年科举文化之盛。

原本劝学的“飞黄腾踏”如何就变成了“飞黄腾达”呢?这一字之差,竟把一个好端端的流传千年的词儿给葬送了。

在《四库全书》中,“飞黄腾踏”一语出现达23处之多,而出现“飞黄腾达”仅一例,还遭到清乾隆时期博学鸿词胡鸣玉的质疑,认为是讹错。这一例出现在元房祺编的《河汾诸老诗集》第三卷中,陈赓的《武善夫桃源图》是这样的:“武郎种桃满云溪,三月红雨行人迷。自从玉勒入云驭,春风杜宇年年啼。飞黄腾达有天倪,紫电转盼天山低。要将白璧沽蛾眉,更把黄金铸褭蹄。”胡鸣玉纠错,他在《订讹杂录·飞黄腾踏》中指出:“飞黄,马名。昌黎诗:‘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俗或误作腾达,且昧飞黄之义,故详之。”

“飞黄腾踏”这科举时代的吉祥用语,只因讹错成了“飞黄腾达”,“且昧飞黄之义”, 竟变味了,成了骤然发迹、宦途得意,反倒掩盖了为“望子成龙”而呕心沥血的本意。

鉴于此,我们有责任为“飞黄腾踏”正名,还原其“飞黄腾踏”的本来面目,导引学子奋发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