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油画:另一场时装秀
   来源:中国收藏     2018年01月15日 22:31

...法国雷恩举行了一场宠物狗时装秀,展示了众多参展商为宠物狗们设...

刘一慧

2014年春天,四大时装周在纽约、伦敦、米兰和巴黎相继上演。作为四大时装周的最后一站,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开场模特身穿棕色几何翻领的A字型黑色皮革外套,内搭高领乳白色连衣裙,手拎迷你版LV旅行箱造型的细带单肩包,配搭几何造型的金色单耳长耳环,皆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复古元素。天才设计师Nicolas Chesquiere在廓型上,以A字型和高腰细腿裤搭配倒三角上装统领了整个系列。色彩上,驼色、棕色、橘色、黑色、红色、蓝色的各式组合出现给人六七十年代男装的联想。虽然色彩和廓形都带着浓烈的60年代色彩,但Nicolas Ghesquiere力图在复古经典之上融入创新和个人风格。

与此同时,在文艺复兴发源地的艺术之都意大利的米兰时装周中,设计师Stefano Pilati带来第二个阿尼欧娜(Agnona)系列。Stefano Pilati这一次又回到1953年,意大利设计师尝试织物与结构变化,模糊奢华与英俊,渗透复古气息。帅气的大廓形外套和羊绒连衣裙,装饰迷人的波浪曲线,海军蓝与黑色搭配鸡尾酒裙,极富质感的饰品点缀,将成熟女人的强势与柔情表现得恰到好处。灰蓝色梯形挎包,更是散发浓郁的50年代气息。设计师对复古元素极加青睐,并因此掀起一股六七十年代的复古风。

如今,全球时尚界弥漫着一种“复古风”,而在这一风潮中悄悄复苏着一股更加久远的气息。古老的欧罗巴风情正在苏醒,古典欧洲的守序与浪漫正在成为下一个主题。发生于14世纪中叶的文艺复兴运动,正是这种守序与浪漫的最佳载体与诠释。这种发源于古典欧洲文化的服装风格是如何拥有如此漫长的生命力?在探究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了解一番那个扭转了欧洲文化走向的时代及其服装的风格与变化。

文艺复兴于14世纪中叶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而后扩展到西欧各国,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追求个性,反对宗教对人的束缚。中世纪那种把人的形体层层掩盖的服装,在人文主义的光辉下黯然失色,人们开始通过服装表现人体的形体美、曲线美。由于文艺复兴运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其对服装的影响也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存在不同的表现,通常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意大利风格、德意志风格和西班牙风格。

意大利风格

文艺复兴开始于意大利,此时的绘画以对于透视画法、现实主义和宗教主题的脱离著名,这个时期人体和自然景观成为绘画作品的中心,为贵族服务的画家留下了诸多的肖像画,从画中人物的着装得以了解其风格。

扬·凡·艾克(Jan Van Eyck)所作《阿尔诺芬妮夫妇像》,画中的主人翁是尼德兰典型的富裕市民阿尔诺芬尼和他的新婚妻子。年轻妻子身着绿色拖地长裙,大领子、高腰拖裾、色彩明快,有华丽刺绣的外衣。袖子只垂挂在身上作装饰,可以摘卸和更换——这种典型服装样式称之为曼特。为了塑造优美造型,裙撑成了女子不可缺少的整形用内衣。宽肩、细腰、圆臀的整体轮廓是文艺复兴时期优美的代名词,这就要求束腰内衣更加窄,为了突出体形,穿细金属棒衬垫的紧身胸衣腰线上移,将人体勒成沙漏形状。这种发明直到今天仍然是设计师绕不开的性感元素。

从列昂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的肖像画以及贵族卢克雷齐娅·博尔贾(Lucrezia Borgia)的画像中可以了解当时的意大利女士不爱头饰。女士们用细细的缎带,珠链和辫子编在一起盘在头上,头发向后梳或中分,颈后挽髻,露出宽额。金色假发最流行,并时兴在额中以缎带装饰珍珠束之。文艺复兴时期,女装服饰流行山形帽,头发梳成心形的发型并以珠宝装饰。硬挺、夸张而具变化性的领子是女性服饰的重要特征。裙撑、束腹、臀垫、高底鞋都被当时的女士所热衷。服装轮廓已由哥特式舒展苗条的外形演变为厚实布料或豪华丝绒的宽大褶裙。

文艺复兴画家老勃鲁盖尔(Jan Brueghel D.)的画作《港口与基督》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古典欧洲喧闹的鱼市生活。画中有身着高贵丝绸布料大裙摆的贵族小姐,也有宽肩瘦腰穿长靴的男士,当然也有身着麻布的平民百姓。

我们先来了解那个时期制作意大利服装的材料。当时意大利许多城市都有发达的织物工场,制作天鹅绒、织锦缎及织进金银线的织金锦等华贵面料,为上流阶级制作服装提供了素材。当然,平民仍然只能使用廉价的纺织品。

让我们再回到画里,服饰的设计在外观上有一个共同特征,即性别的极端分化,性别的夸张和强调,形成性别对立的格局。男服通过雄大的上半身和紧贴肉体的下半身对比,表现男子的性感特征;女服则通过上半身胸口的袒露和紧身胸衣,与下半身膨大的裙子形成对比,表现胸、腰、臀三位一体的女子性感特征。男服呈上重下轻的倒三角形,富有力动感;女服呈上轻下重的正三角形,属于静态。两性绝对的对立形态是自哥特式以来,西洋窄衣文化发展的重大成果,不仅与古代服饰截然分开,也与东方服饰造型相去甚远。

德意志风格

16世纪初,德国人从雇佣兵的军服上得到灵感,切缝的装饰和剪裁,在男子的服装中尤为流行,并发展成复杂而极端的样式,盛行于英、法国,丝绸服装业不例外。女装的领口上移,抽出碎褶,袖子变瘦,使上身在视觉上缩小,同时加强下身裙部的膨胀丰满。

活跃在16世纪的德意志画家小汉斯·霍尔拜因(Hans Holbein der Jüngere)留下了诸多贵族阶级的肖像画,从中可以了解此时的德意志风格的服装。肖像画《大使们》中两个贵族留着短发,蓄络腮胡,头戴斜扁帽或高礼帽,上身穿紧身短上衣或衬衫,下穿灯笼裤和弹性布料缝制的连袜裤,脚穿方头鞋。左边的男子身着茄肯,右边男子则身着黑色翻毛的曼特,袍子上有男服特有的条纹图案,柔软又硬挺的丝绸面料无不显示其宫廷贵族风范。

1.《英王亨利八世》中亨利八世身着华丽丝绸的外衣,除了织出来的纹样样式,其帽子以及袖子和胸口上均镶嵌宝石,这也是16世纪德意志的又一装饰特征,即用银或黄金的小环垂扣在天鹅绒上,在帽子上佩戴珠宝徽章,在衣服的边缘缀上珠宝,袖在帽子上的大型裂口则用金属镶嵌的宝石来扣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