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山石窟的保护与管理规划解读
   来源:中国文化遗产     2018年01月14日 07:43

麦积山石窟交由敦煌研究院管理

孙晓峰

摘要:麦积山石窟申遗进程中编制了《麦积山石窟保护规划》和《麦积山石窟管理规划》,两个规划在麦积山石窟的环境整治、基础建设、学术研究、安全监测、宣传展示等工作中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但同时受麦积山景区管理体制的限制和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两部规划在执行过程中也存着不断调整、完善和改进之处。

关键词:麦积山石窟;石窟保护规划;石窟管理规划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麦积山石窟是南北朝时期外来佛教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碰撞、交流与融合的产物,也是古丝绸之路南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独特的历史、艺术与景观价值而闻名海内外。自1984年麦积山石窟整体加固工程竣工并正式对外开放以来,以麦积山石窟为核心的麦积山景区驶入历史上发展的快车道,整个景区游客激增,各种管理用房、基础设施、民居建筑、宾馆商铺等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这种无序发展状态给窟区文物、栈道安全、参观接待、景观植被、环境卫生、停车住宿、餐饮交通等工作都形成了巨大压力。

由于历史原因,麦积山景区实行的是多头行政管理体制,即麦积山石窟管理由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负责,景区管理由天水市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负责,森林管护由小陇山林业实验局负责,景区内居民点由麦积区政府负责。有鉴于此,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结合景区现状和石窟保护和管理的现实需要,特别是麦积山石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迫切要求,于2007年5月委托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出《麦积山石窟保护规划》,并于次年底获得国家文物局原则性同意的批复。此后,为配合“丝绸之路:起始段与天山廊道”联合申遗工作需要,又于2012年委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编制了《麦积山石窟管理规划》,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后,2013年1月正式由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实施。前者以保存文物本体的真实性、文物本体及其环境的完整性和延续性为核心目标。后者则更为具体和具有操作性,从遗产地的概况、价值、现状评估、管理目标、遗产区与缓冲区、管理任务、实施保障等七个方面做出详细的计划与安排。至此,上述两部规划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成为麦积山石窟未来十年发展的指导性纲领文件。

一、麦积山石窟保护规划和管理规划的

内容与目标

1.麦积山石窟保护规划的原则与思路

考虑到麦积山石窟在古丝路文化方面的重要载体地位,规划将文物本体保护作为核心,同时也兼顾到对周边景观环境的保护,使其达到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始终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努力实现文物保护与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并将麦积山石窟的保护和利用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轨道。

在规划基本对策方面,首先必须坚持“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实施的各项保护工程均严格遵循真实性、完整性、最小干预性、可识别性等原则,实现保存的真实性和保护的有效性目标。其次,从拓展展示空间、丰富展示内容人手,尽量扩大遗产地的文化传播影响,全面提升其社会文化价值,在这个过程中也充分考虑到对游客参观的分层控制问题,力争使整个参观过程能体现出最佳舒适度和对麦积山石窟文物和自然景观的认知和感受。

第三,从人身和文物安全出发,规划中特别强调了加强安全防范、应急预警机制和监测管理体系的建设,以全面提升遗产地的安全保障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第四,在加强相关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对麦积山石窟四有档案建设、学术研究体系构建、全面发掘和保存遗产地历史信息与价值等做出了相应合理的计划与安排。

2.麦积山石窟管理规划的主要内容

在围绕丝绸之路申遗而制定的这部管理规划中,除对遗产地概况、遗产地价值、真实性和完整性等描述章节与保护规划大致重合外,重点突出了对麦积山石窟现状的定位与描述,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開:

法律法规保障体系方面重点评估了麦积山景区各种保护称号与相关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指出这些保护称号所对应的文物、建设、林业、国土资源等四个管理系统使麦积山石窟在得到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的同时,也应得到相关系统部门规章的有效保障。而同期公布的地方规章《甘肃省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条例》和《麦积山石窟保护管理办法》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存在着管理界限、权限和执法主体等方面的问题,因而从世界文化遗保护的角度出发,需提升《麦积山石窟保护管理办法》的法律地位。

管理机制方面,多头管理与遗产资源具有多样性特征有密切关系,如能按照各自系统的政策要求对遗产进行监管,基本可以发挥各自作用,起到一定的正面效果。但现行各个管理机构之间出现的问题根源在于分属不同系统的上级主管部门,而主管部门间又缺乏必要的沟通和联系。从长远看,尚缺乏省政府层级的、可以同时协调三方利益的协调机构。

管理能力方面,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更多的是关注遗产利用、旅游开发和地方经济发展,对遗产价值载体的全面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缺乏认识,执法依据也并未按照世界遗产的管理标准进行。而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关注的重点仅局限于石窟及相关遗存,对遗产环境承载的价值及管理目标认识不足,缺乏对遗产区和缓冲区管理的主动协调能力。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对生态环境维护方面贡献很大,但缺少对世界遗产管理的认识,植物园服务设施的管理仍需作相应衔接调整和改进。

景区内各种规划由于在规划目标、规划措施、所属系统不同等原因,导致在衔接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特别是各种专项规划公开程度不够,仅局限在系统内部,管理单位对其他系统的规划缺少应有的了解,使保护区内项目的确定与审批等尚未建立在以麦积山石窟遗产价值载体的全面保护为前提的基础上。

价值载体影响因素方面,保护区内各单位及村镇的建设活动和商业开发行为使开发压力骤增,与麦积山石窟在漫长历史时期内形成的山林茂密、自然静谧的环境特征反差较大。由于水、生物、温度、阳光等因素对石窟遗存的长期影响,使整个窟区的崖面、窟龛、造像、壁画等自然损毁速度加剧,构成了很大环境压力。

遗产利用方面,由于瑞应寺空间及建筑形式制约,尚不能满足对遗产价值全面诠释的需求。同时特窟接待能力有限,游客无法体验所有的洞窟,对石窟价值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对洞窟整体数字模拟展示的参观需求较大,急需建设一座具有综合功能的多媒体展示中心。现行游览路线缺乏分散引导功能,展示结构关系仍需进一步调整,遗产解说系统与标示系统仍不够完备,现有游客服务设施功能尚待完善,且未达到统一规划、协调使用的根本要求。

遗产研究方面,麦积山石窟对丝绸之路整体价值的贡献还有待深入、系统的研究,保护技术研究方向和角度还局限于传统模式,仍有进一步扩展的空间。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的研究体制尚未完备,项目开展和完成存在客观上的困难,没有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对外合作研究机制。

遗产监测是世界遗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针对遗产地文物保存状态、栈道承载力、山体落石、周围气象环境、空气质量、游客数量、建设活动、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的监测等都已初步建立。但仍需补充和完善,如对历史环境、石窟选址环境、景观环境和地质地貌特征、开发压力、旅游压力等方面的监测,现有设备和技术手段陈旧落后,更新较慢,尚未建立起公开、共享和合作的监测机制。

二、现阶段依据保护和管理规划开展的工作

2014年7月,麦积山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在申遗期间,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紧紧围绕麦积山石窟保护规划和管理规划的目标和要求,并结合麦积山景区的实际情况,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1.窟区环境综合整治在甘肃省政府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指挥和协调下,对麦积山窟区景观影响较大的西崖醉仙楼酒家、场房下商业及办公平房、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两幢办公楼、瑞应寺广场东侧陈展大厅及两侧文物库房、接待室,广场北侧四合院等建筑物先后被拆除,总计面积约4000平方米。位于重点保护区边缘的校场里13家农户和香积山脚下甘肃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实习基地用房的体量与规模被加以改造和控制。瑞应寺广场北侧重建的四合院及西侧下方办公用房,卫生间等在建筑样式、风格上严格遵循了当地明清时期盛行的灰瓦红墙古建风貌,所有拆除场地绝大多数依山就势恢复为林带草场。

窟区原有的架空电线、光缆等线路全部改造为地埋方式,变压器、配电室等设施全部设置于隐蔽场所,道路两侧的照明、监控设施在样式风格上尽量与周围景观融为一体。电信、移动等信号塔台不仅选址隐蔽,而且全部采用了仿树木装饰,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

2.文物本体保护通过与铁道部第一勘察设计院、日本筑波大学、敦煌研究院等国内外科研院所合作,几年来陆续开展了麦积山石窟山体渗水治理工程、麦积山窟区周边环境监测与调查、麦积山窟龛文物病害调查、重点窟龛造像与壁画修复、窟区病虫害生物监测与防治、瑞应寺大殿明清壁画修复等工作。其中山体渗水治理工程通过“防渗注浆、打孔引水、上堵下排”等技术手段有效地缓解了山体渗水对窟内造像和壁画的损害程度。周边环境监测项目的开展对于掌握和了解降水、温湿度变化、光照条件等对文物的影响及相应防控措施的制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物病害调查的综合分析结果可以为麦积山窟龛文物日常性修复计划以及采取何种预防性保护措施提供重要依据。

3.基础设施建设根据麦积山石窟保护规划和申遗工作的具体要求,在国家专项资金和地方政府支持下,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在距窟区约25公里的麦积区吴家崖征用了50亩土地,计划新建麦积山石窟行政办公和文保展示中心。目前一期行政办公楼主体工程建设已基本结束,面积约4000平方米,预计2016年底可投入使用,办公、人事、财务、图书资料、网络信息等部门将首批入住。二期工程正在积极推动之中,具体包括文物修复中心、文保实验室、文物库房、多功能会议中心、美术工作室、陈列中心等。

瑞应寺北侧新建的旅游接待服务中心已投入使用,在建筑风格、样式上与瑞应寺浑然一体,功能上集講解服务、窟区补售票、小件寄存、窟龛钥匙保管、临时休憩等一体,最大程度上方便了游客。

4.学术体系构建经过近30年的发展,麦积山石窟已经基本形成了以佛教石窟考古、文献档案整理、文物保护修复、美术临摹为主要方向的学术研究队伍,现有高级研究人员10人(其中正高2人),中级研究人员25人。先后出版有各类图录、文集、专著等20余种,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和刊物发表论文300余篇,开展或参与各种科研课题30余项,参加或组织各种国内外学术交流、文物展览等活动20余次。以窟龛档案整理、文物病害调查、石窟内容总录编写等代表的基础性业务工作的陆续开展和完成,为保护、研究和宣传麦积山石窟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麦积山石窟申遗的成功,相应的学术研究体系、方法和手段也需要进一步进行调整和完善,除传统研究领域外,还应该开始关注麦积山石窟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发展背景下的与丝绸之路之间关系的研究工作。同时,还需加强对文化遗产管理领域的关注与研究。

5.安全防护监测文物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为实现这一目标,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投入巨资,在整个窟区建立起相对完备的,全覆盖的人、机结合的监测系统和预警系统,所有文物均处于全天24小时的有效监控范围内。在初步解决外因对文物安全的威胁后,2010年起,又与日本筑波大学、敦煌研究院等机构和单位密切合作,陆续展开窟区气候环境、光照降水、生物病害、重点窟龛温湿度、二氧化碳、栈道振动、游客流量等对文物本体损害程度的监测活动,并新建起具有综合功能的监测预警中心,对于提升和转变原有文物保护观念起到一定引领作用。

三、未来十年发展计划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面对新的形势,特别是麦积山石窟成功申遗,影响迅速扩大,随着高速公路网的初步构成,以及既将开通的宝(鸡)兰(州)高速铁路,可以预见游客数量将会迅速激增,这将会给文物和游客人身安全带来巨大压力。在原有管理体制没有大改变的情况下,在世界文化遗产的角度和视野下,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根据现实情况逐步开始对现有保护规划和管理规划进行局部调整,使其更加符合世界文化遗产地保护和管理的要求。未来几年的工作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密切与景区内相关单位和利益群体之间的联系,使之在遗产地保护、管理和发展进程中真正受益,从而达到合作共赢目标。

首先,必须将麦积山石窟保护和管理规划进一步与《天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天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1-2020)》《天水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1986-2010)》《麦积山风景名胜区麦积山景区详细规划(1999-2010)》《麦积山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2012)》《麦积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小陇山天然林保护工程规划》等紧密衔接起来,使之彻底打破因横向管理系统各异而形成的壁障,使其更加透明和公开化,将整个景区的保护、管理、开发、建设、接待、宣展等工作形成一个整体,以避免重复、无序建设和开发而导致的资金浪费和对遗产地景观的人为破坏。如与景区管委会协商,在景区售票处择址新建功能更加完善的游客服务接待中心和多媒体展示中心,游客在购票后不再直接登窟,而是先观看麦积山石窟艺术的多媒体球幕电影和临摹精品展示,使游客在参观前对麦积山景区和石窟艺术形成初步印象,在延伸展线的同时,也使游客享受到更高品质的参观和讲解服务。

其次,促使景区管委会成员单位积极与当地镇政府沟通,结合麦积山景区环道建设工程,将阮家沟门、上河、寺沟、校场里等自然村落的民居建筑统一规划样式、体量、建筑风格和使用功能,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民俗展示、文化产品开发等融入其中,这样既能拉伸展线延长,游客参观游览时间、缓解窟区压力,又能使当地村民从中受益,从而加深后者对遗产地价值的认同感和参与感,十分有利于遗产地保护和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快完善石窟区基础设施建设,以确保文物及游客人身安全。

麦积山石窟监测系统已使用了10年,设备陈旧老化现象严重,功能相对简单,在栈道、林区、窟区,以及道路等部分仍存在监控死角,摄像头及红外报警探头数量明显不足,整个设备系统仍模拟信号,已无法满足当前文物安全工作的实际需要,目前已完成相关方案制定及论证工作,并正式上报国家文物局申请立项开工。

窟区电力系统虽已全部改为地埋,但随着申遗的成功,为确保窟区消防安全、避免环境污染,冬季取暖亦全部改为电力。这种情况下,全天24小时保障电力供应成为整个景区、窟区正常运行的基本要求,景区的双回路供电系统正在建设中,将从根本上保证整个景区正常用电。

麦积山窟区栈道经过30年的使用,已出现部分钢构件松动,表层混凝土开裂,防雨顶棚因落石撞击而松动变形等问题。为此,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在委托相关科研单位做栈道安全性檢测的同时,准备适时开展窟栈道建筑加固维修方案的论证、设计和实施工作,以确保窟区文物和工作人员及游客的人身安全。

麦积山景区近年来呈现出游客数量急剧攀升和季节性突出的特点,针对这一问题,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与景区相关单位协调,计划一方面将现有参观线路进一步优化,局部线路上窟区拟将西区参观出口改道至场房下标志石附近,这样游客不必再回到瑞应寺广场,局部形成小循环,以避免人流在瑞应寺广场重叠。整体线路上督促天水市风景管委会根据《麦积山风景名胜区麦积山景区详细规划》,并结合当地政府的美丽乡村建设,启动上河沟——场房下——校场里——荒草滩——铁嘴子梁——瑞应寺广场——场房下的环线观光道路建设工程,这样通过拉长线路和提供沿途休憩服务等减缓窟区参观人流压力;另一方面与景区管委会合作,尽早启动网络预约和网络售票系统建设,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来调控整个景区游客参观数量和时间,以进一步盘活景区旅游资源,减轻麦积山石窟的参观压力。如规划中瑞应寺广场东侧的石窟艺术展室和办公用房项目被停止,该地段被计划恢复为与周边山坡林地融为一体的景观休憩带,北侧原设计中的多媒体展示厅被取消,使新建四合院面积进一步得以压缩,在与南侧瑞应寺遥相呼应时,体量与视觉上更和谐。

3.立足于世界文化遗产角度,进一步提高麦积山石窟的整体保护和管理水平。

保护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在做好日常性窟区文物保护工作的前提下,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将积极开展与兄弟单位、国内外相关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加快文物保护人员的培养和引进,加大文物保护技术的资金投入,努力建设起一支在泥质文物修复和窟龛壁画修复领域具有突出优势的专业队伍,并使麦积山石窟成为陇东南一带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物保护修复和培训中心。

学术体系建设方面,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将在巩固和开拓传统研究领域的同时,继续加强相关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和引进,其中文化遗产管理、麦积山石窟与丝绸之路的关系、数字化技术应用、相关资料的整理与利用等将是关注和建设的重点。同时,将继续加强与外界的学术交流与互动,以拓展视野、开阔思路,为更好地保护和管理麦积山石窟做出实质性贡献。

宣传展示方面,将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互联网、物联网,打造起真正意义上的智慧石窟景区,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和揭示麦积山石窟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让更多民众和游客共同参与、分享佛教石窟艺术所具有的独特魅力,真正起到弘扬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作用和目的。

结语

麦积山石窟不仅是中国的佛教艺术宝库,更是人类文明进程中宝贵的宗教文化遗产,依据国际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规划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和保护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只有相关利益者群策群力,团结一心,才能真正管理好、保护好麦积山石窟,使其完整性、真实性得到延续,并完好地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