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地 大作为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01月04日 09:07

四方格大作为小天地释放无限创意

司锐

铜镜的起源、发展源于爱美之心,在一万年前的遗址中就发现有用兽牙、蚌壳、骨管等串成的项饰。无陶时代,古人以水观容;陶器时代,用陶器盛水照容;青铜时代,鉴为盛水以观容;铜镜出现后古人就以镜观容。铜镜与古人的生活如此息息相关,故在遗址和墓葬中出土的数量很庞大。

由于铜镜制作精良,形态美观,图纹华丽,铭文丰富,故在古代青铜器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是青铜器发展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夏、商、周时期是青铜器发展最繁荣的时期,到春秋战国以后,青铜器铸造逐渐衰落,但铜镜的制造和使用并没有衰败,相反,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发展。可以说铜镜在青铜器发展史上是独立和自成体系的,或者说是青铜文化的延续。

铜镜背面纹饰由不同的图案和铭文组成,而这些装饰与铭文内容正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宗教、文学、艺术及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的反应。可以说,小小的镜背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四川博物院馆藏的出土铜镜有112枚,现笔者介绍几枚,以飨读者。

四川地区发现的汉代铜镜主要有草叶纹镜、星云纹镜、铭文镜、重圈铭文镜、禽兽镜、规矩镜等形式。汉镜镜形以圆形居多;镜钮以乳状圆钮为主;纹饰结构是单一的主纹,无地纹。此时开始出现铭文,并逐渐增多。镜缘早期为平缘,晚期为斜缘、三角缘。

云雷地蟠螭纹铜镜(图1),汉代,直径14.7厘米,镜缘厚0.5厘米。三弦钮,圆形钮座。钮座外有一周凹面环带。其外两凸弦纹间为主纹区,主纹由主纹和地纹组成:主纹为两组一首双身变形蟠螭纹,蟠螭身躯作圆弧状。一条弦纹圈带叠压在蟠螭身上,螭头在弦纹圈外侧,螭爪或曲或伸。地纹为云雷纹。内凹式卷缘。1955年于成都市羊子山126号战国土坑墓出土。

“心思美人”草叶纹铜镜(图2),汉代,直径18.1厘米,镜缘厚0.4厘米。半球形钮,草叶纹钮座。钮座外的凹面方格纹外围绕一周篆书铭文带,左旋读为“心思美人,毋忘大王”,四角各饰一个带座乳钉。方框外四角各饰一“L”纹,内有一单瓣草叶纹,两“L”间为蟠螭纹,左右各饰一株三叠草叶纹。内向十六连弧纹缘。少许铜锈,修补。1954年于成都市羊子山采集。

狮虎纹铜镜(图3),汉代,直径10.5厘米,镜缘厚0.7厘米。半球形钮,圆形钮座。钮座外浮雕龙狮各一,其头部相对,部分身躯掩藏于镜钮之下,狮子头在左,龙头在右下方。外有铭文带环绕,左旋读为“青盖作竞自有纪,辟去不羊宜古市,长保二亲利孙子,为吏高官寿命久”。花纹缘,由内至外依次为栉齿纹、锯齿纹和波浪纹带。1957年于绵竹县民乐乡水库采集。

唐代以前,铜镜以圆形为主,到宋代后出现了葵花形、菱花形、带柄镜、长方形、鸡心形、盾形、钟形、鼎

形等多种镜形,并出现了花草、鸟兽、山水、小桥、楼台、人物故事、神仙和八卦等装饰题材。

瑞兽鸾鸟花卉纹铜镜(图4),唐代,直径15.6厘米,镜缘厚0.9厘米。八瓣菱花形,半球形钮。环钮相间而饰一对奔驰的瑞兽与一对飞翔的鸾鸟,鸟兽之间饰以4枝花卉纹。花纹缘,饰以蝴蝶采花图和花卉纹。1953年于都江堰市平武城隍庙出土。

瑞兽葡萄纹铜镜(图5),唐代,直径12厘米,镜缘厚1.3厘米。伏兽钮。环钮饰以六只浮雕瑞兽,其中四兽仰头侧卧,两兽作回视状,瑞兽间并饰成串的葡萄及葡萄枝叶。其外则以一道凸棱将内外区分开,外区二十串葡萄及其枝叶交错排列,八只鹊鸟飞翔于其间。花纹缘。1983年于德阳市景福公社庭江六队宋代窖藏出土。

宋代以后,铜镜发展逐渐衰败,表现为制作粗糙,纹饰简陋。此时多花式镜,纹饰有缠枝牡丹纹、神仙故事纹和人物故事纹等。

龟背纹有柄铜镜(图6),宋代,直径11.5厘米,通长21.8厘米,镜缘厚0.5厘米。长条形柄,无钮。镜背中央饰一朵菊花。菊花外至镜缘满布五边形的龟背纹,内饰密集的小乳钉。菊花纹下书“天下一佐凌”五字铭文。窄素缘。有绿锈,镜面有划痕。铭文“天下一”为工匠自夸之语。1954年于成都市羊子山采集。

“安明贵宝”桃形铜镜(图7),宋代,最宽11.2厘米,最高15.7厘米,镜缘厚0.5厘米。桃形,无钮。镜背饰两把宝剑,剑身向下,饰有龙纹剑茎向上,剑首为三叠云头纹,双剑间饰一宝珠与丹炉。剑外有篆书铭文两行,左侧为“安明贵宝”,右侧为“弗剑天镜”。窄镜缘。有铜锈,镜缘有剥离小片和类似虫蛀的小孔。湖南省博物馆藏有一面纹饰和铭文都与之相同的盾形镜。1968年于广元市上西乡上西大队宋代墓腰坑出土。

四川地区在历史各个时期均有制作和使用铜镜的习俗,西周末年铜镜使用较少;战国时期,铜镜的使用就比较广泛了;到汉唐达到高峰期。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四川地区逐渐成为全国铸造铜镜的重要地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