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出土的蚀花石髓珠
   来源:文物天地     2017年12月30日 22:48

...说藏传 天珠 蚀花石髓珠浅议

刘云辉 刘思哲

在中国唐代及以前的墓葬和遗址中,迄今出土了近60件人工蚀花的石髓珠,由于这种石髓珠上的人工蚀花方法及形成的图案与中华本土器物明显不同,因此,学术界多认为在中国出土的这种蚀花石髓珠,是来自恒河流域古印度传统工艺的产物,很早以前就向东亚地区传播。

有学者认为,古代喜马拉雅山诸国先民相信蚀花石髓珠是天降之物,因此就有可能将其称为天珠。但天珠的名称究竟是何人何时而起,由于缺乏可靠文献记载已不可考。藏语将蚀花石髓珠称之为gzi(其音发思怡或为丝)。而西藏、青海等地的藏族先民认为,天珠是神创造的超自然之物,它是密宗的七宝之一,是供佛的圣物和护身法器,它穿越人类时空。天珠的寓意为庄严、富足、具得、高贵、优雅。

石髓又称为玉髓,本为世界各国常见的玉石品种,它是石英的隐晶质集合体,它与玛瑙非常相似,其主要成分均为二氧化硅。从矿物学角度分析,玛瑙是由脱水的二氧化硅胶凝体转变而成的隐晶质集合体,而玉髓是含水但未经胶凝体阶段直接生成隐晶质集合体。玛瑙因具有条带状构造常有不同颜色的花纹或缟状纹带。玉髓因无条带状构造,颜色均一,主要有肉红色和白色、绿色、蓝色亦有少量黑色以及紫色。夏鼐先生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曾对这种由古代西方传入中国的蚀花石髓珠进行过研究,并且将西方学者对蚀花石髓者的研究成果介绍到国内:蚀花石髓珠的制作方法和过程,是用一种野生的白花菜嫩茎捣成糊状和少量的洗涤碱溶液,调成半流体浆液,用笔蘸描绘于磨制好的石髓珠上,熏干后再将珠子埋于木炭灰烬之中,取出并以粗布疾拭或置阳光下凉晒,此法获得的白色效果历久不褪。

陕西迄今出土的蚀花石髓珠有两例:

其一是1992年5月考古工作者发掘的宝鸡益门二号春秋墓中发现的,这件蚀花肉红石髓珠(图一)造型独特,外观犹如仓廪,下为圆柱体上为尖锥体,下部直径1.2厘米,通高0.6厘米,在柱体中部对钻一横向透孔,在锥体上人工蚀花,以锥尖为中心向周边蚀出四条对称的白色射线,在射线之间的斜面上各蚀出一个白色的圆点,形成一个类似汉字中的米字花纹。这件蚀花石髓珠与一件饰有若干组斜线纹的鼓形白玉佩、一件蟠虺纹鼓形玉佩组成一套佩饰(图二、图三)。该墓出土的金器、铁器、铜器、玉器、琉璃器总数达200余件组。金器总重量达3千克,为春秋时期黄金制品之最。三把柄部镶嵌绿松石和琉璃珠的金柄铁剑,其制作工艺之精湛,装饰之华丽,均是空前的。益门二号墓随葬品规格之高,制作之精美与已发现各国诸侯王墓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益门二号春秋墓的发现,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李学勤先生曾撰文指出,此墓出土的金、玉器,要改写公元前6世纪的中国美术史。而对该墓的文化属性和墓主人问题,学术界对此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笔者也曾撰文认为,该墓出土的金器、铜器、铁器均属中原秦文化的典型器物。该墓出土的81件组玉器可分为秦式和楚式两种不同类型。如上已述其中那件蚀花肉红石髓珠是域外之物,它是来自恒河流域古印度文化的器物。笔者认为益门二号春秋墓葬的主人就是《史记·秦本纪》中记载的如“二君于景”的秦景公之弟公子金咸,此人生前位高权重,虽然未能继承诸侯之位,但其权力在某种程度上与秦景公不相上下,因此在他的墓葬中发现这样珍稀的域外之物,就不足为奇了。无独有偶,与宝鸡益门二号墓大约同期的河南淅川下寺二号楚墓,也出土了一件长1.95厘米、直径0.8厘米、孔径0.5厘米的蚀花肉红石髓珠,器表有白色纹带三周。经夏鼐先生鉴定,认为此白色纹带系用某种药剂在器表腐蚀出来的花纹。该墓的主人是春秋楚庄王之子公子午。由此可见,当时列国高等级贵族将追求拥有蚀花肉红石髓珠作为时尚。

其二是上世纪70年代在咸阳北原的马泉公社大泉大队,考古工作者在此发掘了一座西汉晚期的砖券墓,墓室中出土了一件蚀花石髓珠(图四),通长2.7厘米,呈两端细中腰粗的枣核形,由两端对钻一通心透孔,但较为特别的是这件石髓珠外表呈黑色而不是常见的肉红色,器表同样蚀有白色花纹,为不规则的弧形和不规则的圆形,与汉代本土器物图案迥异。而这件蚀花石髓珠与若干件玉器、水晶、玛瑙、琉璃、琥珀等饰品共同组成一套绚丽多彩的串佩(图五、图六)。这些器物形制多样、色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两件扁壶形白色小玉佩、一件矛头形青玉佩、一件枣核形巧色玛瑙管,在黑色表面散落着黄、绿、白、天蓝色不规则斑团、两件纯红色圆形玛瑙珠、四件大小不一的红色玛瑙管、一件体呈八棱形管、一件半球形的红褐色玛瑙佩、三件无色水晶小管、三件长扁圆形琥珀佩、三件琉璃佩、其中一件浅蓝色钮扣状,正面刻有十字形沟槽。

大泉汉墓中出土了两方印章,其中一方为圆形琥珀印,印面有阴刻篆体惠君二字,另外一方为铜印章,印面有阴刻的篆体官垣二字。惠君有可能是墓主人姓名。墓室中还出土了玉衣片、高足玉杯、玉璧等玉器,另外还随葬有车马器,尤其是随葬的兵器较多,该墓距离汉昭帝平陵较近,因此墓主人很可能就是陪葬平陵,其生前地位显赫的一位高级武官。

另外在新疆汉代和阗、沙雅等地也出上了6颗蚀花肉红石髓珠、在云南晋宁石寨山13号两汉墓、在广州游鱼岗3029号西汉墓均出土了枣核形肉红石髓珠,其上均有人工蚀出的白色条纹。

毫无疑问,这些蚀花的石髓珠均是具有西方色彩的泊来品。蚀花石髓珠究竟是从什么时代以何种方式传人中华大地?迄今在新疆等地发现的此类物时代最早的可能到西周晚期,春秋时期已传入关中豫西南一带,在云南、广西、广东一带的汉墓中出现较多,先秦时期应以陆路传播为主,汉代及其以后又增加了海路传播的可能性,但无论何种传播方式,都反映了中华民族与其西方文化之间交流的史实,是古老的中华文化吸纳域外文化的实物证据。

(责任编辑:阮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