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瓷中猴的形象
   来源:文物天地     2017年12月29日 11:25

古陶瓷

龙霄飞

猴子性灵而讨人喜欢,自古就与人类亲近,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古人把这种喜爱展现在日常使用的各种器物和陈设中。在历代的古陶瓷器物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猴”的形象。

古陶瓷器物上首先出现“猴”的形象还是在陶器上。陶器的烧造历史要大大早于瓷器,且由于陶器的烧造易于瓷器,因而在装饰上也较瓷器为成熟,各类装饰手法和纹样较早出现在陶器上也就不难理解了。陶器的装饰手法和工艺毕竟较为单一和粗简,而瓷器出现以后,其丰富的装饰手法和工艺技法对于猴子形象的表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更加丰富和生动的猴子形象很自然地就表现在了瓷器上。表现在陶瓷器物上的猴子形象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表现自然属性的猴子的状态,二是赋予了某些特殊功用的猴子的形象,三是表现出吉祥寓意的猴子的形态。

自然之猴

猴子是灵长类动物,它的肢体、动作和形态与人类十分近似,它们和人类常常接近,又以其活泼顽皮、敏捷滑稽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古代陶瓷器物中自然的猴表现出来的是猴子的本性和自然状态,或灵动,或顽皮,或沉静,或滑稽。

我们看到在陶器上出现的猴的形象已经十分写实,技法也非常成熟。汉代的彩绘陶猴(图一)为一对,一大一小,各为单独的个体,是独立的陶塑作品。作者抓住了猴子静态的一面,表现出的是猴子的憨态。两只猴子的形态非常写实,头向前伸,双眼圆睁,嘴向前突,大猴前肢放在腹部,小猴前肢放在膝上,两猴屈膝对坐,憨态可掬。这对陶猴选取猴子静态的一面,而没有选取其灵动的造型,并不是陶工没有想象力,而是当时的制陶工匠尚未掌握能够烧制造型灵动、随意造型的技术。虽然说在工艺上未能尽意,但是在细节的刻画上则下了功夫,两只猴子的眼睛都瞪得圆圆的,炯炯有神,好似在巡视着周围的一切,随时保持着警惕,将猴子野性未羁的神态刻画了出来。这对陶猴表面原本有红、黑、白等彩绘装饰,但大多剥落了;虽然是对自然状态的猴的表现,但仍然附加了人为的艺术装饰,反映出了工匠们的艺术审美和思考。

青釉猴(图二)为唐代寿州窑烧造的产品,通体施青黄釉。整件作品为捏塑成型的母子猴形象,塑造了4只猴子的不同状态。母猴蹲坐在石头上,双膝弯曲,一手搂住蹲在右膝上的一只小猴,左膝上骑坐着一只小猴,趴在母猴的肩头;母猴另一只手则托住趴在其后背上的另一只小猴。这件作品从塑造手法上看较为简练粗率,捏塑技法也显得不够成熟,虽然如此,但对于作为核心的母猴的塑造却较为传神,特别是对母猴面部的塑造尤为用心。母猴双眼圆睁,注视着斜下方,既是在警惕着周围的一举一动,又是在关切着怀中的小猴,将猴子的母爱天性很好地表现了出来。

宋代的青黄釉小猴(图三)憨态可掬,在塑造上较以往更加具象和细腻。小猴的整体形态为蹲坐,双膝蜷曲,上肢捧着一只桃子放在口中吮吸着。塑造的重点集中在头部和吃桃子的细节上。上肢捧着一只大桃,由于桃子较大,而用双上肢使劲托住放进口中,不是大口地吃而是用嘴在吮吸,这些细节的描绘都活灵活现地表现出一只小猴子的状态来。而猴子脸部刻画也很简单,两只眼睛用两个圆孔表现,鼻子被大大的桃子挤压得快看不到了,而头顶的毛发表现也很夸张,用规则而粗粗的线条排列,表现出毛发的稀疏,这也是小猴特性的一个细节吧。这类小动物塑件,在当时是作为玩具来使用的。小猴通体施青黄釉,釉色深浅不均,积釉处呈深褐色,表面常有窑粘,表明在烧造上并不很精心,说明此类物品烧造量较大而不太拘泥于质量。

金代磁州窑白地黑花猴鹿纹瓶(图四)的腹部有两组图案,其中一幅,在泛着涟漪的水边,星布着点点芦苇,芦苇中分别立有一只猴与一只鹿。小猴双腿直立,前肢向前伸出,双目圆睁,张嘴露齿,好像在冲着小鹿叫喊;而小鹿则三足着地,一足抬起,低首静立。主题画面中的猴子与小鹿一动一静,对比鲜明,绘画者将猴子的顽皮、小鹿的警觉刻画得较为细腻传神,这应该是对自然生态中猴与其他动物之间生活的一种真实反映。

同样是作为玩具的元代瓷猴形象则因陶瓷工艺技术的丰富而更加有趣。白釉褐彩猴(图五)也是捏塑成型,但仅仅是塑造出了猴子的大体形貌,而细节的表现则是通过表面的彩绘装饰来实现的。猴子为坐姿,四肢较为模糊,右前肢放在右腿上,左前肢拿着一物放在胸前。头部为倒三角形,用褐彩描绘出耳、眼、鼻、嘴等细节。两个粗粗的圆圈中间各点一黑点表现出眼睛,两圈中间重重一点为鼻子,头顶两侧两个大黑点则为耳孔,活脱脱展现出了一只俏皮、可爱的猴子形象。同时在身体一侧以侧锋点出褐色尖状大点,似毛发又好似外衣,在单调的白色上增添了色彩,又与头部的褐彩装饰相呼应。

明清时期瓷器生产至于顶峰,釉彩装饰多姿多彩,表现力极为丰富。运用各种釉彩的丰富表现力于“猴”的主题上更是层出不穷。粉彩百猴瓶(图六)为清乾隆时期的作品。此瓶撇口,细长颈,圆腹,圈足,足内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清代乾隆时期的瓷器产品注重装饰,极力表现出繁缛华贵多彩的特色,这件以猴为题材的作品也不例外。瓶体以成熟而常用的粉彩技法描绘出苍山翠柏中成百只猴子在林间嬉戏,猴子各具姿态,神情各异,或攀爬树枝,或倒挂摘果,或争抢食物,或嬉戏奔跑。整件器物图案采用工笔画法,绘工精细,虽然是粉彩为主,但将釉下青花和釉上粉彩相结合来表现主题纹饰,将山林间百猴嬉戏的场景绘制得惟妙惟肖。同时在瓶口沿和足边增加了金彩涂绘,更使器物显得富丽华贵。

清光绪时期青花松猴纹鼻烟壶(图七)形体小巧,是一件非常实用的物品,表面则满布纹饰,以松树、猴子为主题,表现出了浓浓的情趣。整体画面为五只猴子分成两组,一只母猴与两只幼猴为一组,另外两只大猴为一组。母猴坐在松树间石块上,双目圆睁向前望去;一只幼猴骑在母猴背上,与母猴一道向前张望;另一只小猴则偎依在母猴腿边,回首向后望去。另外两只大猴则攀爬在松树上采摘果实,一只已经爬到树梢,骑坐在树枝上欲采取树梢的果实,另一只大猴则立在树干上探出身子给树梢的猴子观望提醒。器物表面的纹饰前后连续,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以青花描绘纹饰,青色浅淡柔和,白釉纯净,画工细腻,虽然在表现的技法上并未达到尽善尽美,但对于猴子的瞬间神态则刻画得十分到位。

功用之猴

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的纪年方式之一,又称十二属相,表示一个人出生的年份,并将其与代表该年份的动物即属相联系起来,表示一个人的性格、行为等方面的内容。猴是中国传统十二生肖之一,排在第九位,并与十二地支的“申”相对应,称“申猴”,代表申时,即15-17时。由于“猴”在自然属性之外有了这样的特性,从古代的各类文物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十二生肖的“猴”和以之为计时形象的“猴”,古陶瓷中同样可见。

这两件唐代的猴俑都是十二生肖俑之中的一件(图八、九),均为泥质红陶。猴的形象为猴首人身,圆头,尖嘴,瘦颊,身穿宽袖大衣,直立,双手拱于胸前。一件制作较为细致,一件制作稍显粗率。十二生肖中猴的形象除了猴首人身外,还有人首人身手捧猴俑、人首人身头顶猴俑的形象。按照唐朝典章制度,官员从九品至一品在死后都可以随葬十二生肖俑,其排列的方位是以子鼠居北,自北向东转向南再折向西,鼠、马成子午(南北)线,申猴位置在西南。同时又将十二生肖与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组合在一起,起到了避邪镇墓的作用。

同样是十二生肖俑,元代的做法与唐代大相径庭。唐代的十二生肖俑虽然是作为一组同时使用,但各俑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元代的十二生肖俑则是强调了成组的概念,每一个俑不是单独出现而是集合在一起出现在某件器物上了。右图这两件元代青白釉堆塑罐(图十、十一)上的十二生肖俑就是这样,猴俑是作为其中的一个局部出现的;十二生肖俑均匀分布在罐体的腹壁上,形象也是猴首人身,身穿宽袖大衣,直立,双手拱于胸前。由于是体现十二生肖俑的整体意义,对于单独生肖俑个体的刻画就较为简略,在外形上极为近似,就连面部的特征也十分趋同,仅想从外形上分辨是猴是马就很难了。

以猴为生肖之外,将其作为器物的某一部位的装饰或者构件也是常见的手法。辽代的马镫壶上以猴为饰的不少,或作为附件加强装饰效果,或作为构件的一个部分具有实用功能。绿釉马镫壶(图十二)在顶部的双系部位装饰着两只蹲猴,既是壶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对壶系的装饰;酱黄釉马镫壶(图十三)在壶盖上蹲立一猴,双手合十,形态可爱;将猴作为盖纽,首先突出的是其实用功能,然后才是它的装饰作用。辽代虽然是少数民族契丹建立的王朝,但深受汉文化的影响,马镫壶上出现猴子的形象也是这一影响的一种体现。猴子在佛教文化中有一定的位置,《大唐西域记》中就有猕猴持蜜奉佛的记载;辽代对于佛教亦十分重视,而在具有契丹民族风格的马镫壶上出现猴子的形象也说明了汉族文化、佛教文化与契丹文化相互融合与交流的情况。

同样,康熙时期的三彩猴形香插(图十四)也是如此,将猴的形象与使用功能相结合。一段树桩做成筒形,一只小猴倚着树桩坐在地上,双眼低垂看着地面,前肢交叉于胸前,双腿亦交叉,一副无可奈何好似很伤心的样子。树桩为黄釉,而猴子为白釉,一黄一白,相互对比,相互映衬。一件香插的造型可以很简单,但古人将猴子与之结合,在造型上使单调的形态灵动和活泼起来;人们在日常使用之余,又可以将其作为案头陈设来欣赏把玩。

我们的古人就是这样热爱生活,古代的能工巧匠就是这样富于创造,能够赋予日常物品以灵性。他们将喜爱的人物、动物、植物等美好的形象与日常凡物结合起来,以这些特殊的形象来衬托、加深和美化凡物的使用功能,同时也赋予这些特殊形象以一定的使用功能,使它们摆脱了仅作为单纯陈设的单一功用。以人们喜爱的猴子来与常见物品相结合的做法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理念。

吉祥之猴

猴又蕴含着吉祥的美好寓意。“猴”与“侯”音同,因而古人就借谐音有了“马上封侯”、“封侯得禄”、“辈辈封侯”等吉语,寄托人们对仕途的期望,如以猴子骑在马上,空中有蜜蜂跟随来寓意“马上封侯”,以猴、鹿、蜜蜂为图案寓意“封侯得禄”,以小猴骑在老猴背上为“辈辈封侯”,等等。古人将这些寓意吉祥的纹饰图案装饰在古陶瓷器物上是很常见的做法。

清康熙斗彩猴鹿花果纹碗(图十五),敞口,弧腹,足底双圈内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仿款,碗的外壁以斗彩描绘猴鹿花果纹。一只猴骑坐在桃枝上,前肢捧着鲜红的桃实,山坡上一只小鹿作奔跑的样子,而空中有两只蜜蜂飞舞。画面以青花勾勒纹饰的轮廓线,线内再填以红、绿、黄、赭等色彩,画面清丽典雅。整个图案以猴、鹿、蜜蜂构图,表达出“封侯得禄”的吉祥寓意,反映了人们对富贵生活的向往。

清雍正青花松猴鹤小盅(图十六)则是以猴、鹤、松为图案.寓意长寿吉祥。这件小盅为敞口,直壁深腹,足底双圈内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书款。盅外壁描绘在松树枝上有三只猴,或蹲坐,或攀爬;一只鹤则飞翔于云中,与树枝上的一只猴正好回首相望;而蹲坐的猴子旁同样有一只鹤静静地伫立着。空中祥云缭绕,画面宁静祥和。松柏长青寓意长寿,仙鹤为道家仙灵,更是长寿的象征,而猴则谐音“侯”,寓意封侯得禄,画意生动而含义深远。

在古代瓷器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猿的形象,虽然猿与猴在生物学上有着很大区别,但古人认为猿与猴是没有分别的,因而猿猴并称。古人以白猿代表长寿,并以白猿献桃为图案。乾隆青花釉里红白彩猿纹双耳撇口瓶(图十七)就是这样一件作品。主题纹饰集中在瓶的颈部和腹部,用青花、釉里红、白彩三种色彩描绘出白猿、山石、花草、松、灵芝等图案,构图严谨,笔法纯熟,表达了传统的白猿献寿之意。

对于猴子的形象,老百姓最津津乐道的还是无所不能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尽管孙猴子是神话故事中的形象,但却深深地扎根到了民间,这一形象随着《西游记》故事的广泛传播而逐渐呈现在了古代各类器物的装饰上,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在古代瓷器上也不鲜见。清康熙青花西游记人物故事图炉(图十八),外壁描绘了《西游记》故事中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节。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各自拿着兵器,各摆姿势,表情严肃,与对面白骨精的三个美女化身相对,唐僧则背对他们默念佛咒;空白处以山石、树木、花草来点缀。此炉上孙悟空的形象已经是非常人化的猴子了,头部也仅仅是鼻子和嘴保留了猴子的特征,其他部位已经完全人化。他手中拿着金箍棒,上身穿对襟无袖褂,腰中系着大带,下身为缅裆裤,打着裹腿,这孙猴子的整体形象简直活脱脱就是一位壮汉的模样了。

在古代的猴子形象中有一只非常特别的猴子,而且它的地位等级最高,被运用在了帝王建筑的屋顶上,这就是行什(图十九)。行什是一只黄琉璃的猴子,出现在明清皇宫太和殿的屋檐上。古代宫殿的屋檐檐角上一般都有脊兽,又称走兽,按照等级的高低排列的数目不同,最多的只能有九个,而在太和殿的檐角上却排列着十个脊兽。位于最前面的是仙人骑凤,后面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押鱼、狻猊、獬豸、斗牛,排在最后压阵的就是一只猴子,名行什。这只猴子形象特别,双目突出,嘴尖鼻阔,双耳生毛,背生双翼,手拄金刚宝杵,其形象与古代传说中的雷公十分相似。之所以把它放在屋顶上,也是要祈福避祸,希望它能够像雷公一样起到防雷的作用,使建筑物免遭雷电的袭击。太和殿是中国现存古建筑中等级最高的一座,其走兽的数量达到十个,也是古代宫殿建筑中的孤例,而猴子“行什”也只存在于太和殿的屋檐上,更是独一无二的。

中国古代陶瓷器物中的猴子形象多样,表现方式也各异。陶器上有猴,瓷器上也有;早期的器物上有,晚期的器物上更多;早期青釉的猴憨直淳朴,后期釉上彩与釉下彩的猴灵动多变;从自然形态的林野之猴到神话传说中的“神猴”,人们把人类诸多美好的愿望赋予了一只普通的猴子,让其伴随着古人的生活而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