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黑色在视觉感受中的恐惧特性
   来源: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7年12月07日 14:15

钱若云

摘 要:绘画是以直接刺激人们视觉神经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而其中色彩与光影的使用尤为重要。以黑色的历史发展和应用手法作为研究对象,从黑色的物理性质、生理性质和心理性质等不同的方面,以心理学角度来试图阐述在绘画色彩中的“黑色”所带来的视觉效应和使人们产生“恐惧感”的方式,以及如何去营造和把握这种“深沉”的恐惧感在画面中的使用。

关键词:黑色;恐惧特性;视觉感受;绘画

一、黑色的特性

(一)黑色的物理特性

黑色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1.亮度最低的非彩色的或消色差的物体的颜色;最暗的灰色;与白色截然不同的消色差的颜色。2.被认为特别属于那些既不能反射、又不能透过能使人感觉到的微小入射光的物体,是心理学的六种基色之一。3.任何亮度和浓度都很低的物体颜色。

黑色、白色和黑色通称为无彩色,它们不会因为受到明度或是饱和度的影响而产生对于本色色彩的差别,我们可以把它们看作是一种循环或是彼此间的一种过渡:白——灰——黑——灰——白。在RGB色彩中,黑色的值为(0、0、0),在此之下,再没有其他能够被人眼所识别的颜色了。

(二)黑色的生理和心理特性

在人体的身体上没有绝对的黑色,但有无限近似于黑色的色彩,并且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我们通常会对人体的隐私部位、某些病变部位或中毒部位所产生的一系列生理表现与“黑色”进行联系,它们代表着邪恶、病痛、折磨、死亡等。而在中西文化中,黑色也与死亡有着密切的联系。最著名的黑色死亡代名词就是称为“黑死病”的鼠疫和“癌症”;当然,黑色也非常直观地体现了血液凝固后发黑的一种视觉效果。

尽管黑色常常与死亡联系在一起,但是黑色在葬礼中使用的历史并不长,西方人之所以要穿黑色的衣服,佩戴黑色的帽子或是面纱,不仅仅是因为对死者的悲伤,还在于要逃避“死神”的注意。他们认为“死神”是看不见黑色的,我们中国的文化历史中也有类似的体现,比如“近墨者黑”“灯下黑”等词汇,这同时也表明了黑色具有很强的吸纳性和包容性,以及在视觉感受上能造成的一种视觉障碍性和遮蔽性。

同样,黑色还具有厚重与收缩的特性,同样大小的形状,黑色和其他颜色相比之下,体积和质感上会显得更小与更重,而空间位置上也会显得更加靠后和隐蔽。在视觉感觉上,它既是被充满的、却又是空荡的,就像夜空和宇宙一样,在绘画表现中,黑色通常以表现物体的阴影或者诠释一种压抑的气氛而被使用。

二、黑色的“恐惧感”从何而来

(一)视觉刺激

一个特定的故事或某首诗会唤起人们的某种“特定”的反应,在绘画中也是如此,画面中呈现出的晃动不安的场景或是重心不平衡的布局,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人们的不安感,这种感觉来源于我们对常规生活的认同和接受,而这种“常规”的设定更多地建立在我们天生向往光明和平稳的状态。也就是說,在正常情况下,我们更渴望光明而不是黑暗、渴望和平而不是战乱,于是我们的视觉更容易去排斥黑暗压抑的画面,如那些混沌模糊、有大量阴影出现的、以及容易在心理上产生不安因素的画面。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来源于我们所共有的“认同感”,既被社会化的一些规则,如黑与白、善与恶、正与邪等。

人们很难具有“纯洁的知觉”,我们的眼镜和耳朵在很多情况下,会因为一些特殊的因素把外界信息进行变形,这表明了我们在接受事物的过程中会或多或少地对其进行无意识的修改和夸张。也就是说,通过我们眼睛所传递到大脑的画面,除了直接的视觉刺激以外,还有一部分属于信息干扰形成的刺激。比如敏感的人会更容易受到对话者语气和语调变化的影响、孩子会担心黑暗中是不是会出现妖魔鬼怪或是其他大型凶猛类的动物、而女性通常会担心夜行尾随者或是其他人类施暴者,这与我们平时所抗拒的人或事物有直接的关联,而这些恐惧往往又隐藏在那些我们看不见的黑暗里。

(二)情感刺激

一件绘画作品所产生的情感通常来源于当时的状态,如本身就害怕黑暗和孤独的人、或是对这类情感感受比较敏感的人来说,黑色在画面中对其的刺激会来得更加直接和深刻,比如那些突然遭受了不幸或是受到消极情绪的刺激后,就会对这种黑暗压抑画面产生共鸣,甚至会远远超过画面所呈现的内容。

当这种情感认知达到一定高度后,“黑色”的恐怖情绪也就不再局限于对自身安危的恐惧了,它更有可能与精神状态、生存环境等紧密相联。如当下对民族恐怖主义泛滥的国家和地区来说,当一个面带黑色头巾的妇女出现在闹热的街头,就有可能会引起巨大的群体危机感,而这种危机感的来源必定是遭受过或是大量接触过相似情况的人们,并且当地的人们已经对这种头戴黑色头巾的人群形成了特有的认知模式;反之,在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地区,这种气氛会大大降低。

(三)突出重点

对待人们不同的需求或是喜好,在不同的场合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比如,热带地区的人会对椰子树、海浪等有非常直观的体验;而爱美的女性会格外关注各种时尚品牌及最潮流的消息;或者学习绘画的专业人士能够说出墨绿、草绿、翠绿等诸多形容绿色的词汇,而并不精通此门道的人来说,绿色可能仅仅分为深绿和浅绿。也就是说,在画面表现中,有时需要非常精确地去体现主要的事物,而所体现的这种事物必须是对某一特定人群有直接感受的或是非常熟悉的事物。除此之外,还必须有效地准确地去表达这种视觉效果,直接突出有时候是最有效的表达方式,比如恐怖电影的海报,往往需要积极主动去调动这样的画面感从而达到吸引观众的效果。

在绘画的过程中,如何去表现这种黑暗的主体性或是恐惧的特性,大概可以有几种方式:一,直截了当地突出重点,将所要体现的主题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夸大或者将其摆放在视觉的中心点;二,通过色彩或其他物体的对比和衬托来体现;三、抓住观者的心理和情感,针对特定人群来进行表现。

三、黑色“恐惧感”的控制与使用

(一)形状与分寸

对一个事物进行物理轮廓的刻画,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人们的认知,当然,这取决于轮廓刻画的抽象程度,越具象的事物往往会失去神秘感,不易于引起恐怖效果的产生。即便像电影“哥斯拉”这样恐怖的庞然大物来说,事实上也并不真实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可怕生物,所以相对于更小型却无法捕捉具体外形的生物来说,它的影响力会大打折扣。

所以,在我们对事物的造型中,其形状特质是由呈现的表象所提供的,而这个表象就处于这个空间之中;相反,那些没有被表象所呈现出来或者仅有部分呈现出来的事物,往往更容易引起或激发起我们的好奇或者恐惧之感。“形状”作为一个对象来说,与它的概念并不一定完全一致,当对象的特征不被用作认识事物的替代物时,它则被用来创作一个刺激和暗示的系统,即一个只能由感知系统的意识所构建的平衡和意义的代表时,更具有恐怖的气氛。正如在一些绘画和电影海报的表现中,时常只需要去描绘一只经过处理了的纤细干枯的手,就形成恐怖的气氛。

(二)变形与抽象

具象的形态带给我们的更多地是视觉感知上的恐惧,一种直观的感受,这种感受缺少长效性。也就是说,当我们了解和参透这种本质后,它的恐惧性质会大大降低。但如果将其变形或是进行抽象化,那这种不安的情绪就会一直持续,甚至是不断地发酵,这或许就是去描绘一个职业女杀手和凌厉女鬼之间的差距。

在突出本质意义上或者想要营造某种氛围来说,具象和抽象都能够进行表现,而抽象并非不加区别地去进行修饰,而是更加强调那些对它来说能使主题更加明确、使观者更有想象空间的一种手法,也就是说反观人们的性格弱点或是能力体力上的不足,来刻意营造或是夸大那些对我们来说感到无能为力的弱点,正是迎合了这种表现。

(三)多重感官

在强调视觉刺激的时候,我们也不能忽略了其他几类感官的刺激,比如触觉和嗅觉,甚至是听觉的加入。一个所谓的杰作往往涵盖了来自身体各个器官的共同效用,而又通过提炼来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知觉感应。

儿童喜欢听故事的状况也是如此,晚睡前伴随着母亲轻柔的语调和图画书里一页一页的画面,想象的空间由此打开。在前一句話的语言表达中,母亲“轻柔的语调”其实也包含了两种不同的感知体验,“轻柔”更靠近于触觉,像触摸到丝绸一般的体验,“语调”则由听觉来完成,这种用触觉来形容听觉的处理手法更具有表现性和体验感。再比如我们在幽暗的长巷中突然听见一个女人的尖叫声,这个“尖叫”也是两种体验,“尖”更像是形容锋利的武器,“叫”则是一种声音,这样的组合更能体现出“尖叫”与其他声音的不同之处。还有一种后知感,比如经历了战场洗礼的战士们,对急促的军号声会格外敏感,当然也包括了对血腥气味的厌恶。

在一些新艺术的表现形式上,艺术家和画家们往往会在画面之外增加一些多重感官体验来增强这种效果,比如在画面上增加移动或是闪烁的光效、凄厉的声效或是使人感到不舒适的触感等,借此反衬出画面的恐惧感。

(四)想象空间

对于艺术创作和欣赏来说,借助于观者的想象力无疑是最好的一种方式,它能把我们带入更高更深一层次的境界中,或者说我们能借助于这件艺术作品进入到艺术家的思想里,甚至是穿越回了某个特定的时空中,这远比一幅实体的作品能带给我们更多的信息。正如一幅优美的风景照片,能把观者带入到那个从没有去过的地方,甚至能让人感觉到在其中游走和生活的真实的感受。

往往经验丰富的画家更擅长去凝练自己的笔触和用色,当然,这里指的是更类似于精神绘画的作品,画家只在画布上表现自己的情感,剩下的则留给观者自己去想象和体会。

参考文献:

[1]贡布里希.艺术与幻觉[M].卢晓华译.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88.

[2]彼得·福勒.艺术与精神分析[M].段炼译.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1988.

[3]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腾守尧,朱疆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4]安东·埃伦茨维希.艺术视听心理分析[M].肖聿,凌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5]陆娜.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尚黑”情结及其情感特征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D].西北师范大学.2010.

作者单位:

遵义师范学院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