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桥春涨:奔流而来的临高人文化源泉
   来源:神州民俗·上半月     2017年12月01日 08:30

凌妃

百尺苍龙卧浅沙,济人利涉愿无涯。

只因未满天朝罚,暂谪临江玩物华。

――清樊庶《题临江桥》

游览祖国的名胜,你也许会陶醉于名楼古胜,或忘返于名山大川,而那位于海南临高县临城镇的“东桥”,虽然经过岁月的变迁已不复存在,但那曾横跨江上的东桥遗址周围如今绿草如茵,常常把我们带进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

百尺苍龙卧浅沙

东桥位于临高临城镇的东边,横跨于县城东门外的文澜江上。据《康熙·临高县志》载:“临江桥,县治东门之外,其势跨江。元,县尉李仲真初创以木,名太平桥。明永乐间,县丞陆升易石,为眼九,俗因呼为九眼桥……万历十八年,典史陈官改今名。国朝顺治十三年,县丞周可立增砌一眼,立临江桥石碑”。东桥古称太平桥,亦称临江桥,乃元代典史李仲真所建。清知县樊庶的诗句:“百尺苍龙卧浅沙”,形容得惟妙惟肖。明永乐年间,县丞陆升改为石桥,桥身九个洞,俗称“九眼桥”。万历十八年(1690年),典史陈官改名为“临江桥”。

尽管当时桥的结构比较简陋,但却极大地方便了东西两岸行人的通行。由于桥身不甚坚固而常被洪水冲毁,临江桥自修建以来,历代皆有修葺。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石桥被洪水冲垮后,临高知县樊庶决心将石桥修建牢固,并指示建筑工人用巨石垒砌桥墩,再用桐油石灰填满缝隙。桥墩呈半截六角形,前尖后方,减少洪流的冲击。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遇到空前的大洪水,桥面又被冲垮。后来,知县周知甲重修,十多年后又被冲坏。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知县邓寅春复修,增设桥墩与高度,使桥高比原来增加一倍,并改造九孔水门和桥面铺砌长条石板。这一来,临江桥的承受力,较前大大加强,虽经历近200年的洪水冲击,仍安然无恙,坚不可摧。 1985年冬,因需扩建,旧的临江桥被拆毁,历经600多年的临江桥十分可惜地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在当地老百姓的记忆中,旧时的临江桥依然是不能忘却的一道风景。

旧时,每年春季到来时,临江桥两岸芳草丛生,林木青翠,朝晖夕阴,塔影倒映,鱼翔浅底,鸟游碧空,又有激流穿桥,甚为壮观。当地取其景称为“东桥春涨”,而列为临高八景。在现在临高临城一号大桥旁,仔细辨认还可看出当年之石墩桥,是一座石墩木板桥面的古桥,这里也是原古城墙东门所在位置,该景点分成三个部分,一是岸上的茉莉轩,二是文庙吊桥至现在二中一代的沿江景观,三则是石鸭显圣,也是该景点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茉莉轩讲学传义

“蜡屐探幽小径宜,山轩何处觅疏枝。素容点雪留芳址,墨迹凝云纪宋诗。拂石尚闻香气蔼,开樽堪与玉人期。酣来欲写花神谱,满袖铅华若个知?”这是清代临高人黄利见所写的《茉莉轩》。行走于临江桥边,听江畔老人讲述故事,会经常听到茉莉轩的人和事。

时光倒流回到公元1148年。此时是南宋绍兴十八年,忠简公胡铨被贬至吉阳军(今三亚市崖城镇)编管,在流放途中路经临高,当胡铨来到临高县城莫村(现在的临城镇)时,县令谢渥对胡铨大义凛然的作为表示钦佩,便迎接他入住茉莉轩。此后,谢渥召集全邑士子来“茉莉轩”聆听胡铨讲授《春秋微言大义》。胡铨特为“茉莉轩”书匾并提《茉莉轩诗》:“眼明渐见天涯驿,脚力行穷地尽头”,自此临高茉莉轩名声大振,《临高县志》中提到:时有临高博顿村人戴定实,实得胡铨的指教而奋发读书,终成举人并在吏部任职。这是临高历史的永恒记忆,从此临高文人广泛接收中原文化,并走上仕途。

胡铨在茉莉轩的停留时间虽然比较短,但他为推动临高文化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明正统年间,知县吴大裕重修茉莉轩。海南明代进士郑廷鹄路过临高时,观看茉莉轩书院,有感于怀,吟咏千古绝唱“千里桑麻方复业,百年桃李已成蹊;胡公祠下莺声转,陆会堂前柳色齐”。

后来,茉莉轩遭遇台风破坏而坍塌。清康熙四十四年,县令樊庶遍访当地老百姓,在荆棘草莽中寻到了茉莉轩旧址。樊庶同地方绅士商议,集资重建恢复了原貌。人们把茉莉轩看作是中原文化在临高传播的一个中心点。

后来,茉莉轩又几经坎坷。据《海南岛志》载:“茉莉轩于民国初年为台风吹塌,仅存柱础而已。”日本侵琼时,又把残存石础拆除。现县博物馆仅存有残缺石碑。“茉莉”二字尚完好,“轩”字已缺大半。

细细品味“茉莉”二字,才知谢渥为何取名茉莉。茉莉轩虽是文澜江东桥边几间简简单单的茅草屋,谢渥于屋的周围栽种了许多茉莉花,其信仰佛教,相传,释迦牟尼在祗国宣传佛学之时,园中摆设的尽是茉莉花,有清幽静止之意。有诗云:“名字惟应佛书见,根苗应逐贾胡来。”取此名既意为崇佛,又体现地方风尚,故名“茉莉轩”。茉莉花芳香四溢,是文人志士的一种象征。茉莉清新淡雅、高洁幽香,不喜艳丽奢华,眩人眼目、不爱铅华,其芳香依旧浓烈而又醇和,清雅而不浊带,沁人心脾,使人闻之心旷神怡!谢渥与胡铨有着相似之处,品格好似茉莉搬清新淡泊,心存清志,身居室而闻空灵之香。谢渥栽种茉莉以此来彰显人性的内敛,展现出别样的雅致,茉莉香染临城,更显尽一身的清廉。

石鸭显圣动人传说

美丽的文澜江像一条白玉带飘过风光旖旎的临高县城,江水养育着岸边的儿女,同时也沿途留下了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

相传文澜江曾有一群可爱的石鸭子游到此处,心怀叵测之人传言,鸭子进城后会伤人,因此建了一座镇压塔,当太阳升起,阳光照射到古塔之时,塔影倒影江面,犹如一条“养鸭竿鞭”投入江中,阻止了小鸭子的去路。

江边立有一块有龟趺碑,其实那是龙生九子之一霸下。霸下又名“赑屃”,形似龟,平生好负重而力大无比,碑座下的龟趺便是赑屃形像。传说中赑屃在上古时代常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后来大禹治水时收服了他,从此,赑屃服从大禹的指挥,推山掘沟,疏通河道,为治水作出了伟大贡献。洪水治理好了以后,大禹担心赑屃到处莽撞,便搬来顶天立地的大石碑,在大石碑上面镌刻着赑屃治水的功迹,让赑屃驮着继续护理江河。赑屃又称石龟,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

美妙的水乡“清明上河”图

文澜江发源于海南省儋州市境的马鞍岭,向北流经临高县,最终于博铺注入琼州海峡。明代爱国诗人王佐,来到东桥游览时,曾在此留下诗作,诗名为《临江晚眺》,诗中写道:“活活临江水,流丹落晚霞。波光归海曲,日色近毗邻。列坐尊危石,衔环瞩锦沙。不堪频北望,万里帝阍赊。”

经临高县城的江水清澈而浩荡,宽阔而平缓,仿佛为伸手可及的蓝天白云所诱惑,不忍骤然急速离去,是临高饱经沧桑、深谋远虑的漫步者。江水满满地填充着河床,碧绿、恬静,令人神往。在阳光的照耀下,清得可以看见河底的小卵石,水中还不时地有几尾调皮的小鱼游来窜去。窄的水流,潺潺作响,搭上几块石头,便可涉足而过;宽的地方,像一泓深潭,晶莹碧透。静谧的江水,静得放佛能听见她在耳边低语,偶尔微风拂过,清脆的水声就像在轻声吟唱,柔软的江水,柔得使人忍不住想去抚摸,却又不忍碰皱她。微风掠起的波浪,好像婷婷的舞女拖着的裙幅,是那样软,那样美。

尤是每至春季,东桥两岸江水上涨,河面增阔。堤上,小草密密匝匝,在阳光下争绿斗艳;岸边一排排苍郁的树排成行,翠绿的树叶,苔染的石壁,都在江中投下绿油油的倒影。漫步在沿江阶地的一条小路上,就在这河边漫游和走动间,留下了临高人们最早的脚印、最初的小路。最早的生命故事都发生在,江边上、水边上。边缘是奇妙的,它总是离不开水,使水和土与草木处于一种湿漉漉的状态,相互深入交融。并且在其中或其上走出一条小路。无意中踩踏而成的江边小路的方向;是由流水决定,这便是江河的方向。当方向意含着文明的指向时,在路与江河之间会有居所,这就是临高人最初的家园之地。

站在桥边观望,沿江两岸的人家临水而居,房屋鳞次栉比。店铺林立,商市繁荣。大桥上人来人往,叫卖声、吆喝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美妙的水乡“清明上河”图。这座具有独特人文景观的小城,历史悠久。近千年来,临城成为临高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沧海桑田,随着时代的变迁,临城日新月异,古代的临江桥如今已被高大平坦的现代化水泥大桥所取代,“东桥春涨”旧貌早已变新颜,这座小城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向世人展示浓浓现代化气息的同时,也充分彰显对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交融,增强了小城的特色与魅力。

如今,东桥余留下的只是历史的残影,时间勾勒着当年古人在石桥下抹下的淡痕,唯有水面上残缺不齐的石块静静地躺在地上,它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向人们诉说着当年东桥春涨的怡人风光和石桥两岸曾拥有过的繁华。

碧绿的文澜江水,是一条慈母般的河,像一首深情的母亲摇篮曲,回旋在临高的土地上。(本文作者单位为海南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