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里坤小曲子艺术形态与传承保护述略
   来源:神州民俗·上半月     2017年11月28日 13:30

[摘 要]巴里坤小曲子又名“新疆曲子”,是一种吸收了汉、哈、回等多民族音乐元素的曲艺形式。巴里坤小曲子以其浓厚的民族特征和乡土风情被人们称道,在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本土居民的文化娱乐、以及伦理道德的教化等方面的作用功不可没。在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和发展中,巴里坤小曲子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同样印证了新疆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自觉中的重要性。对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新疆文化 巴里坤 曲艺 非遗保护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属大陆性冷凉气候,四季不分明,仅有暖、冷两季,光能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素有“瓜乡、煤都、风库、光谷”之称。巴里坤曾是古丝绸之路北道进入新疆的第一重镇,是新疆汉文化的母源地,曾享有“教育甲全疆”、“文风甲全疆”、“庙宇甲全疆”的美誉,与乌鲁木齐、伊犁齐名的“三大商都”、“八大名城”之一。这里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古城遗址——大河唐城;有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铜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大月氏王庭——兰州湾子古遗址群;全新疆保存最完整的汉、满古城;全国少见的佛道两教庙宇毗连融为一体的佛教地藏菩萨庙宇(地藏寺)和何仙姑道教庙观(仙姑庙),还有烽火台等等。这里各个民族的文化不仅源远流长,蕴籍深厚,恢宏灿烂,而且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中,传承文明,独树一帜。历史上与丝路文明同兴共荣的各少数民族族群在这里汇集交融,互动发展,共同缔造了斑斓的多元文化,各民族的口头传统在巴里坤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生息息,传承至今。巴里坤小曲子就是流行于巴里坤民间的一种曲艺形式,又名“新疆曲子”,主要分布在巴里坤大河镇、奎苏镇、三塘湖乡、石人子乡等乡镇,在邻界的哈密市和昌吉州亦有相传。

巴里坤小曲子的由来,尚无确凿历史可寻。据当地老艺人讲,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大量汉、回、满族人迁居新疆,这些移民主要来自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西北省区。他们把陕西小曲子、青海平调、兰州鼓子、甘肃道情、小调、花儿、宴席曲、明清时尚小调等带来和新疆各族民歌经过长期融汇,形成了新疆曲子戏的主要唱腔,这唱腔既有支曲联套的形式,也有一曲多段唱词的单曲体形式。

作为新疆哈密地区民间一度繁荣的地方戏曲,巴里坤小曲子戏至今逢年过节,民间仍有小规模演出。尽管在内容上有所演变,并增加了民间新创作和新的艺术形式,但在已经形成自己风格的巴里坤小曲子戏中,仍保留着原产地戏曲的一些风格,这使汉文化的余脉在巴里坤民间得以延续。

一、巴里坤小曲子形式

巴里坤小曲子在表演中以说、唱刺激观众的听觉来驱动观众的形象思维,主要以说唱长短句式为主,表演形式有舞台演出、地摊坐唱和走唱三种,其中舞台演出俗称“彩唱”,有文武场和服装道具,道白用当地方言,表演要求旦角扭得欢,走得漂,舞蹈轻盈活泼,形象生动,丑角则需幽默诙谐,滑稽伶俐。地摊坐唱俗称清唱,不受演出场地的限制,不需服装道具,只要唱者嗓子好、唱调准、曲调多、板路稳就可以入座献唱。走场一般为简单的舞蹈动作加唱。

巴里坤小曲子以口语化的唱词为主,且以本地汉语中的乡土语言(兰银官话)居多,道白或是唱词都朗朗上口、生活气息浓郁。例如:《大保媒》中,王妈:王妈我闲事无干,每天在大街上乱窜,专门观察暸哨,扯皮条挂号,听说二姐娃弄下了,想必是病下了,原来是病下了,……哟!这两天没见我娃,听说我娃张破了,想必是长大了,原来是长大了,我娃脸也黄黄的,眉毛也长长的,得下个病,应该给娃疗成疗成,哎!二家娃醒得,王妈看你来了。独特的方言道白,把王妈聪明练达、通晓人情世故、能说会道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巴里坤话和普通话相比,声调平而鼻音较重。巴里坤话基本无“阳平”,如“永”,普通话读yǒng,而巴里坤话就读成yòng;舌尖音区分也不够清楚,如“是”,普通话读shì,巴里坤话就读成了sì,大多数应该读阳平的音都读成了去声,读上声的音,也不习惯拐弯,只是把阴平压低了一些,这就造就了巴里坤小曲子独有的戏曲语调特征。在巴里坤小曲子中,衬字、衬词的应用也非常频繁,除了通用的“啊、呀、哟、哎、咳、依儿哟、哎嗨”等衬字、衬词外,还有“就、子、的(di)个、的(di)一个、我就、哎吗的(di)”等小曲子特有的衬词。如《珍珠倒卷帘》中:“十三个月来(呀)一年(哎的)多(呀),周郎(哎的个)乌呼(哎)对谁(哎的)说。”歌词有15个字,而衬字、词就有10个字;衬字、衬词的频繁应用,也是巴里坤小曲子一大特点。无论是文化风格特点、唱词语言的声韵,还是声腔、曲式等都呈现出当地曲艺文化的鲜明个性。

巴里坤小曲子除节日、庆典及庙会在哈密地区集中演出外,大多演唱活动是在民间进行的,几乎村村都有自乐班,广泛活动于节日喜庆、“哄房”、“起脚”以及办丧事等场合。

巴里坤小曲子对演出场地的要求不高,既能在专业戏台演出,又能在农舍和田间地头演唱。因它表现空间自由,因而它与观众的关系较为密切,能使观众有着如临其境的艺术享受。

巴里坤小曲子乐队的组合极其灵活。以三弦为主奏乐器,其他乐器可根据条件增减。最简单的形式是自弹自唱,有一把三弦即可。两人演唱时,一人弹三弦,一人打瓦子。多人演唱时,演唱者可兼打击乐,如甩子、梆子、磁碟等,也可不兼,由专人组成小乐队。瓦子是越调曲子不可缺少的乐器。除三弦外,还可加二胡、中胡、竹笛、板胡等旋律乐器,有时还可以加扬琴等。器乐伴奏的功能主要是衬托唱腔、增强气氛,每个演奏者要善于根据曲调的喜、怒、哀、乐不同情绪的需要而控制强、弱、刚、柔,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

二、巴里坤小曲子题材

巴里坤小曲子在题材上有历史演义和传奇故事,以及社会生活的伦理道德、男女爱情等等。许多曲目的唱词采用序列叙述的表现手法,如“十二月”序列的有《珍珠倒卷帘》、《孟姜女哭长城》、《王哥放羊》等,“五更”序列的有《五更》、《五更孤儿苦》等,也有“十唱”序列的如《十劝人心》、《绣荷包》等。这些序列的表现手法与唱词内容的完美结合,构成巴里坤小曲子抒情性和叙事性结合的特点。

在巴里坤小曲子中,也有些宴席曲,其曲目内容和形式能适合各种不同的年龄、性别和听众的需求。一般由一人演唱,宾朋帮腔的习俗,一人唱,众人合,一边唱,一边做,气氛十分热烈。

巴里坤小曲子从内容上分为雅、俗两大类。雅类曲子高雅、健康、意义深刻。如《李彦贵卖水》、《张良卖布》、《十劝人心》等;俗类曲子虽然数量不多,但内容诙谐滑稽、唱词幽默含蓄。如《大保媒》等。从行当上分为文戏曲子和武戏曲子。文戏曲子如《大赐福》等;武戏曲子如《断桥》等。

巴里坤小曲子音乐分为越调、平调两大类,俗称越调曲子、平调曲子。越调由众多曲牌联缀而成,曲牌丰富。艺人习惯将一些篇幅较大、层次较分明、长于抒情的曲牌如[金钱]、[背工]、[海调]、[大石片]等称为大调,将一些节奏明快,结构较紧凑、长于叙事或叙事兼抒情的曲牌称为小调,如[银纽丝]、[东调]、[西京]、[紧诉]、[慢诉]、[岗调]、[五更]、[勾调]等。大调类曲牌多用于坐场,走场一般不用,小调类曲牌则走场、坐场均用。

在全县普查中,我们收集到越调类曲牌有[越头]、[越尾]、[背工头]、[背工尾]、[慢诉]、[紧诉]、[勾调]、[岗调]、[五更]、[西京]、[金钱]、[银纽丝]、[六月花]、[太平调]、[一串铃]、[琵琶]、[采花]等30多首。器乐曲牌有[八谱]、[菠菜根]、[纱帽翅]、[闪断桥]、[柳青]、[漫天星]、[苦柳青]、[道情]、[三大环]等10首。板头有[欢音过板]、[苦音过板]、[等板](等子)、[开板](开首、起板)等。绕板(包括欢音和苦音两种)。

平调曲子由西北地区民间叙事歌发展而成,这些叙事歌在传唱中经艺人不断加工,有些发展成走场表演的形式,在社火、庙会、婚嫁、烘房、祝寿、酬神、谢土、自娱等场合表演传承而使其得以保存。

传统的平调曲子多为单曲体,曲目名即曲牌名。演唱中曲调不定次反复,有点像哈萨克族阿依特斯中的曲调,唱者在传统曲调中选择个别乐句进行多次反复,音乐结构多为单段或经过扩充的单段式。如《珍珠倒卷帘》、《绣荷包》、《马五哥》、《走西口》等。少数曲目由两首以上曲调组成。多因曲调内容需要而致,并未形成联曲体。如《小寡妇上坟》、《小放牛》等,均由二至四首曲调组成。由两首以上曲调组成的传统曲目所用的曲调及各曲调在曲目中的位置是固定的,不可任意选择。这类曲目,曲调与唱词结合较严谨,曲调风格、情绪与内容相配合。每曲各曲调之间总体风格统一。在统一的前提下,曲调间又有不同程度的对比。有些曲目各曲调间对比因素多一些,有些曲目各曲调间统一的因素多一些。

平调曲子表演形式有走场也有坐场。在社火或“撂地摊子”演出中多为走场表演,在自乐或节日、喜庆事中多为坐场。走场表演是边舞边唱。如《珍珠倒卷帘》( 原为社火专用曲目)表演时男走“八字步”,女走“十字步”,手执扇子或手帕助演。

三、巴里坤小曲子传承与保护

近年来,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逐步开展,巴里坤县委、县人民政府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保护巴里坤小曲子这一民间曲艺形式。结合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实际,制定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出台了相关保护措施,为巴里坤小曲子的保护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2008年,抽调专人陆续对全县小曲子艺人、活跃在民间的小曲子班社及演唱特点等进行普查登记,搜集整理传统曲本资料,为出版巴里坤小曲子专集做好准备。同时利用普查的机会逐步为小曲子艺人们建立个人档案,档案内容包括录像、录音、文本等,至今已有120余名新老艺人有了自己的个人档案,还把他们档案全部录入了巴里坤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保存。

2010年,成立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下设在县文化馆。县文化馆就小曲子的表演制定了计划,每年在全县进行不同年龄段小曲子比赛,开办培训班,极大地增强了小曲子戏爱好者的兴趣。逐步引导、培育,建立了一批巴里坤小曲子文化特色乡镇,巴里坤大河镇首当入选,并在政策、资金、设备等方面给予扶持。同时,还制定了“十二五”(2011—2015)保护计划,为政府正确实施保护工程提供了详实可行的依据。

巴里坤小曲子戏早期的活动,以业余性质自乐班(又名“座台子”)形式存在和流传,在庙会或集市上演唱。现在这种形式仍鲜活如初,活跃在新疆巴里坤的村村落落,逢节必演,逢赛必参。目前,新疆巴里坤小曲子自乐班有22个,成员年龄最大的87岁,最小的12岁。农闲时,进行小曲子排练,排练的场地是各村民文化室,排练使用的乐器和演出时的演出服,一部分是自己筹备的,一部分是县文化馆配备的。排练的剧本都是传统曲目,但也有一些是县文化馆组织编创人员编写的,比如:《逛冰城》、《王村长要彩礼》、《致富路上喜事多》等。为加强自乐班成员的表演水平,代表性传承人会定期对他们进行表演唱辅导。在采访中,我问一名自乐班成员,觉得小曲子给他带来了什么,他脸上漾起幸福的笑容,说了两个字:“快乐”!仅仅两个字就够了。

自乐是一种满足,有时,也会成为一种动力。三塘湖乡自乐班表演的传统曲目《张良卖布》在哈密地区举办的“安监杯”演出中荣获一等奖;老年大学自乐班自编自演的小曲新唱《巴里坤明天会更好》也在哈密地区老干部汇演中荣获一等奖。这一优秀民间曲艺在巴里坤这片热土上就这样红红火火地传承发展着……

四、巴里坤小曲子传承人

如今,在新疆巴里坤小曲子的代表性传承人中,陈建生尤为突出,他是哈密地区第一批命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陈建生兄妹13人,在家排行老六。他的父亲在世时,会唱很多首巴里坤小曲子,由于家庭的熏陶,家里的兄弟姐妹都会唱,但最有灵性的还属陈建生,吹、拉、弹、唱,样样精通。每当父亲唱时,他除了学唱,还把很多曲子都录制了下来。父亲去世后,陈建生常常听着父亲的小曲子揣摩、沉思,他想把散落在民间的小曲子搜集起来。恰好,国家的非遗保护工程如沐春风地开展了起来,他的想法也得到了县上的支持,投入经费,让他开始了小曲子梦之行。一些老艺人去世了,一些老艺人记忆力衰退了,采访搜集显得越来越紧迫,陈建生急切地四处打听,努力找寻,终于他将一首首巴里坤小曲子记录下来,汇编,并于2009年1月出版发行了《巴里坤小曲子》,该书详细地介绍了巴里坤小曲子的历史渊源,曲目、曲牌、人物等。他还与民间艺人们一起将《两亲家打架》、《小放牛》、《绣荷包》等三十多个传统曲目进行排演,并在各乡镇和地区演出,先后多次参加哈密地区调演、展演。

这几年,新疆巴里坤小曲子的知名度不断增加,频频受邀参加各种演出活动。夏季丝路文化旅游观光会,玫瑰节、庙会、冰雪文化旅游节,地区春晚,全疆展演和比赛,不仅得到游客的青睐,且得到众多媒体的关注。

作为一种地域性很强的文化样式,新疆巴里坤小曲子在特定的地域盛行并不断传承着。2007年6月,新疆巴里坤小曲子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文化部将其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抢救保护老艺人,记录保存曲谱,培养传承人,培育新疆巴里坤小曲子在民众心中的文化认同,需要做的还有很多。但是,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深入,再加上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老艺人们的坚守,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巴里坤小曲子必能红红火火地一直吟唱,并散发出古朴风韵和迷人魅力……

参考文献:

[1].陈建生.巴里坤小曲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9;

[2].张庚.中国戏曲志.新疆卷.中国ISBN中心,1995。

作者简介:牛顺莉(1971- ),女,大学,副研究馆员,新疆作家协会会员,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现在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文化馆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