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庄”及圆圈舞的文化渊源
   来源:神州民俗·上半月     2017年11月18日 15:54

圆圈舞是我国西部民族特有的一种歌舞形式。西部地区民族民间舞蹈的群舞中最多的运动路线就是围圈而舞,而且是以逆时针方向舞蹈居多。

在羌区广泛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会说话就会唱歌,能走路就能跳舞”,“天上有多少颗星,锅庄就有多少调;山上有多少棵树,锅庄就有多少词;牦牛身上有多少毛,锅庄就有多少舞姿。” 锅庄是一种炊具,三块石头围着一堆火,石上支锅烹调煮食,这便是火塘,三块石头便是锅庄或锅庄石。在我国西南地区,它不仅是藏族、羌族,还是彝族、苗族、普米族等各民族群众普遍使用的炊具。当然,说锅庄是一种炊具是不完全的。在跳锅庄这种舞蹈中,似乎与炊具炊事不相搭界。

“锅庄”是一种著名的仪式舞蹈。西藏地区藏民称这种舞为“歌谐”,是圆圈舞的意思;青海、四川藏民称它为“卓”或“果卓”,是吉祥舞的意思;云南中甸藏族称作“查拉董”,是娱乐舞的意思;还有的地方称为“稻姆”,羌语称为“沙朗”,有喜事沙朗和忧事沙朗之别。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各地区语言存在差别;另一方面,也与歌舞时的场面布置、动作等有关系。“锅庄”的舞蹈队形基本呈圆圈状,圆圈有封口与不封口、男女分段站位和间隔站位的区别。舞队所采用的形式和名称,根据为舞蹈伴唱的歌曲内容而定。羌族舞蹈基本由舞者自己边唱边跳,少有乐器伴奏。速度和节奏取决于歌词内容和舞者的情绪。

关于“锅庄”这个词的写法和解释,历来就有各种不同的意见:有的写作“锅庄”,有的写作“锅桩”。①虽然写法有些不同,但大多是指四川省内各少数民族在室内的锅桩旁进行唱歌、跳舞等活动的习惯而来的。另外也有人认为“锅庄”一词是藏语“果卓”的变音,在藏语中,“果”即圆周,“卓”是指一种藏族民间舞蹈,这两个词连起来可解释为“圆圈舞蹈”,或“环舞”、“轮舞”,即围绕着一个圆圈来轮番歌唱和舞蹈。②普米族锅庄“搓蹉 ”舞也是向着逆时针圆圈移动。表演过程中 ,当男领舞者用四弦伴奏时 ,另一女领舞者用羊皮折叠敲打 ,起到击鼓作用 ,所以 “搓蹉 ”舞又称为羊皮舞或四弦舞。“搓蹉 ”舞的队形变化、舞步花样较多 ,队形有半圆圈、单圆圈、双圆圈 ,起舞者手拉手逆时针方向跳,若围成双圆圈 ,同向跳或反向跳都可以。③在杂古脑地区的羌族族民中,大多数的“锅庄”舞姿都面向圈外,向众人展现着每个姑娘炯娜的身姿和青春的娇媚。这种面向圈外而舞的形式很是少见,几乎成为当地表演性的少女舞蹈。

锅庄,作为藏族传统民俗乐舞,在康区多称 “卓”、“果卓 ”等,“天上有多少颗星,卓就有多少调;山上有多少棵树,卓就有多少词;牦牛身上有多少毛,卓就有多少舞姿。”这便是人们对锅庄舞的赞誉。在嘉戎地区称“达尔尕”。有关嘉戎藏族的丹巴锅庄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在清同治十三年(公元 1874年)的《章谷屯志略》里,书中这样描述:“夷俗每逢喜庆,辄跳歌庄,自七八十人至一二百人,无分男女……。 ”①清人李心衡所著《金川琐记》中称,藏民“俗音跳锅庄嘉会”,其舞蹈形态是“男女纷沓,连臂踏歌”、“携手成圈,腾足于空……”。锅庄舞蹈的起源远在清朝之前。

在川西北高原流行的嘉绒锅庄是藏族舞蹈中是目前所知,唯一一个有文字记载的艺术表演形式,据清代乾隆年间李心衡的《金川琐记》中可以看出嘉绒人对“跳锅装”(通“庄”)的喜好程度:“嘉绒藏人喜跳锅庄,喜令日当中,——男女分别连臂踏歌,欣欣有色,腔清屈,借以消愁,观其手舞足蹈,长吟咏叹,又似一定节奏。”“俗喜跳锅庄,嘉会日里,党中男女各衣新衣,合色巾帕之属,罄家所有,杂佩其身,以为华赡。男女纷沓,连臂踏歌,俱欣欣有喜色。”嘉戎锅庄分为 “大锅庄 ”和“小锅庄 ”两种,其中,大锅庄称为 “达尔尕底”;小锅庄称为 “达尔尕忍 ”。大小锅庄存在明显差异。大国装多为中老年人所跳,小锅庄主要是年轻人跳。在舞蹈动作上,大锅庄区别于小锅庄之处在于跳大锅庄时大家不牵手,大约这样可以使双手有更好的表现空间。在跳小锅庄时则手拉手围圈踏歌,或是半圆圈,或是全圆圈。在队形上,则是从一开始的男女相隔对立到大家排成一线围成一个圆圈并以逆时针方向边歌边舞。在跳锅庄的间隙时,便有山民以酒来敬跳锅庄的人,这一点是在以高山峡谷为地貌特征的农耕区所共有的,在高原草地上则大多无此礼节,这应和农耕区有粮食酿酒有关。②“大锅庄的应用范围比小锅庄广,锅庄不但在节日时跳,庆典上跳,就是在平时的小聚会、饮酒时也要跳,跳大锅庄可以不跳小锅庄,但跳小锅庄开头和结尾都必须跳大锅庄。”③也就是说,大锅庄庄重严肃,主要用于礼仪性场合。小锅庄则属于自娱性舞蹈,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不限场所,其领舞者也不受男女性别限制,其内容多表现爱情、劳动、自然等。舞蹈洒脱活泼,步伐欢快自如,长袖挥舞,别有一番情趣。

丹巴锅庄有较严格的程式,通常以男女各成一队,人数多寡不限,围成圆圈,圈心摆设桌案、陈列咂酒。首先由老年领舞、献酒和哈达,有时还要用唢呐伴奏来烘托仪式的气氛。锅庄舞开始后,由男队领头,中、老年女队随后,青年女子最后。男队领舞者必须是德高望重、能歌善舞的长辈,整个舞蹈过程中以他为指挥。锅庄组织者排在第二位,主要是领唱。男舞者挥袖歌舞,女舞者携手踏节,男女两队围绕中心反复旋转,呈现多种队形,常用的有两种,一为圆圈形,男女舞者各列一行,跳呈环行,县内一般锅庄皆用此队形。二为嘉旋图式,男女舞者边歌边舞,领舞者领队旋进圆心,再旋出呈一圆圈。④锅庄不需要乐器伴奏,只要有人领先唱起舞,众人便可跟随,“从左至少右漫步起舞,附肩连臂,弯腰俯身,且歌且舞,分别唱和,如此循环往复”。⑤跳锅庄人数是没有限制的,可多可少,几个几十个几百个,每个人作用相同,每个人都有可以做领舞者,这或许反映了西藏人民追求平等的愿望吧。其“舞步稳重有力,跳至高潮,步伐整齐,强烈的踢踏声、歌声、铃声,有节奏地交织在一起,充分表现了藏家人激昂豪放的性格和气魄”。现在跳锅庄时所唱歌曲没有什么限制,一般随意唱,可以是藏歌、民歌、流行歌等等。

锅庄演出的群体发生过重大变化,“达尔噶底(大锅庄)产生于氐羌文化和吐蕃文化融合的隋唐时代,属颂扬性舞蹈。据《丹巴县志》记载,丹巴锅庄形成于隋唐时期。⑥独具特色。这是一种在节庆、儿女婚嫁、修房造屋、庙会、郊游、丰收及一切欢庆场合都要跳的民族舞蹈。解放前每为土司、头人喜庆之时表演。”⑦在“1950年前,逢喜庆之时,如土司、头人家的婚礼及迎送上层人物等,就要专门为自己组织表演这种舞蹈。1950年后,此舞仍在嘉戎地区流行,成为藏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歌舞。”①元朝以前,在西南地区,中央王朝主要依靠土司执政,在嘉戎地区,由于其地域位置更加封闭等原因,土司制度一直延续到近代,直至 20世纪 50年代的 “民主改革 ”时期。土司集团为锅庄的定型和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锅庄成为上层礼仪文化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统治者独享的民族艺术。土司制度消亡之后,锅庄才真正进入民间,成为群众性的歌舞活动。

除了锅庄表演之外,敖鲁古雅乡的鄂温克人的原生态舞蹈“舞火舞”也是以圆圈的形式展现出来的。晚上人们在山里点燃葺火,男女老少手拉手围着葺火形成圆圈按照太阳运行的方向转动。歌舞开始通常由一个人领唱然后大家应声齐唱,歌声由低渐高,舞蹈由慢渐快,直跳到天明人散为止。歌词是:

兄弟姐妹相见时多么宝贵啊

来让我们歌舞吧

不久我们又要分手

为了祝福狩猎的丰收

为了幸福的重逢

我们欢乐地跳舞吧

我们欢乐地歌唱吧

跳舞要用力

挺起腰振起臂

腿要用力

把地踏出坑来

跳到全身出汗

玉树藏族的“伊”舞几乎都是男女各半围成圈,由左向右顺时针地舞动,因此有人称这种形式的舞蹈为“国伊”、“国”,即圆圈之意。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圆圈舞。跳舞时,男女各半圈,围成圆圈,队形由圆圈和半圈交替进行,男女队各有一名领舞者(藏族称之为 “伊班 ”)作为排头,起到领舞领唱的作用,而其中又以男 “伊班 ”为主。“伊”通常从慢板跳起,逐渐加快速度,最后以欢快的高潮结束。在跳最后的快板时,由于男子舞步比女子舞步大,最后形成男子小圈在内好像太阳,女子半圈在外好像月亮的队形。这种队形藏语称为 “尼达卡折 ”,意思是 “日月同辉 ”,具有吉祥的寓意。②“伊”的动律特色是以颤、屈、动律为主,双膝在胯部发力下,上下自如流畅地颤动。在舞蹈情绪上,男子的动作夸张粗犷、热情奔放、起伏迭荡,显露出高原男子镖悍潇洒,坚韧不拔的阳刚之气。女子则低头弯腰、起伏适度自然、含秀隽逸、隐露出藏族女子善良娇烧的阴柔之美。两者对比鲜明,配合默契,舞姿优美典雅,舞步轻盈自如。有一种与大自然融洽和谐的气氛。③“伊”不受场所、时间、形式的限制,灵活自由。它可以在田间、牧场跳,也可以在舞台上跳;男女老少、兄弟姐妹都可以跳,几个人、几百人甚至几千人也可以跳;一年四季不论白天或是夜晚,不论节日或是日常生活,也都能跳。

白族的“打歌”多为圆形队列组合,主要体现了白族始民淳朴的宇宙观和原始宗教的“圆圈事象”和“圆圈运动”的意识观念。白族人民心目中,“圆圈”是天体(宇宙)和神界的象征;是人生和万事万物生存与发展的轨迹。“圆圈运动,是宇宙循环和人生轮回象征,它是远古白族民族精神的支柱。“打歌”的“圆圈现象”和“圆圈运动”,还不仅仅是白族先民原始的哲学观念的形体复原,也是美学和原始宗教、民族文化的思想体现。在“打歌”进行当中,人们会情不自禁的发出鹤鸣、虎啸、雄啼之声,还会摹拟一些飞禽走兽的身段踏歌而舞,也是白族先民的自然崇拜和原始宗教祭祀活动的历史记忆。④

至于为什么要围成一个圆圈跳舞,布里亚特蒙古族学者罕加罗夫作了这样的解释:“男女青年手拉手围成一个圈,一开始由左向右慢慢移动并唱着音调悠长的歌曲。如果由右向左跳和不围成一个圆圈,认为是一种灾难的象征。因为只有精灵在跳舞时才围成半圆形的圈,并由右向左跳,过一会儿之后,舞蹈者相互靠拢,快速跳动,这时仍是由左向右跳。”①独龙族的剽牛舞基本队形之一,是逆时针方向围圈而舞,这类队形中还有舞蹈者自转或与舞伴相转而同时又要往大圆圈方向转的跳法。逆时针方向行进是传统的规定,当地人认为如果顺时针方向进行便是对神灵和祖先的亵渎和不忠,只有死去的人在阴间才往相反方向进行。

当然,西部有的民族也跳顺时针的圆圈舞,譬如前面提到的玉树藏族的“伊”舞。傈僳族著名的“阿尺目刮瓦器”。其主要的形式有“种倮邓”圆圈跳,歌舞者围成一个大圆圈;舞动时朝顺时针方面转动。“腊腊邓”进退跳,舞蹈者站成一个大圆圈,歌舞时朝里圈进四步一跺,朝外圈退散四步一跺,“阿尺邓”山羊跳由男女领舞者带头形成连绵不断的曲线运动。“搓玛邓”对脚板,男女各站成两排纵队,舞蹈时相互对脚板,同时整体都朝着顺时针方向移动。②西部民族舞蹈存在鲜明的民族和地域差异,情况极为复杂和多样,任何结论都不可能适合所有民族。

围圈而舞有着古老而原始的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并是达到实际需求的途径。拉手围圈、踏地为节 ,面向圈心熊熊燃烧的篝火 ,在同一节奏下舞者那高亢的歌声、强劲的脚步声、急促的呼吸声 ,通过紧紧依靠的身躯 ,将滚滚热流相互传导感染。在周而复始、通宵狂舞的氛围中,舞者们从心理上得到舞蹈所带给他们的极大快感 ,体会到群体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通过抒发、宣泄、交流他们质朴的情感 ,加强整个氏族乃至民族的团结兴旺,感受到强烈的生命力和团体的感召力。尤其是在远古时代,西部先民所要抗拒的大自然极为强大,当一个部落的人围着篝火拉圈跳舞时面对面手牵手 ,共向圆心时群体的存在带给他们归属感和安全感。③另外,在圆圈舞中,个体融入到集体当中,所有人的步伐和舞姿协调一致,也培养了人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德国艺术史学家格罗塞说“:原始舞蹈的社会意义全在于统一社会的感应力。”④这对于身处比较恶劣生存环境的族民而言尤其重要。

西部地区舞稻中的圈舞与它表演的场所有很大的关系,往往是因为舞蹈的空间不大,开阔的表演场地没有,因而不能允许太复杂的队形,围圈而舞既可以节省空间,又可以使舞蹈无限循环的进行。为了便于集体的向心性团聚;为了在狭小的空间里寻求周流不息的运动;为了创造一种流畅的审美风格。⑤水族祭祀舞蹈的女子群舞中最多的运动路线就是围圈而舞,在水族地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苗子跳月,水家跳圈。水族跳舞大都是围圈而跳的,而且是以逆时针方向舞蹈居多。水族稻田祭祀舞稻中的圈舞与其表演的场所有很大的关系,祭坛前的空间不大,因而不能允许太复杂的队形,围圈而舞既可以节省空间,又可以使舞蹈无限循环的进行。为了便于集体的向心性团聚,为了在狭小的空间里寻求周流不息的运动,为了创造一种流畅的审美风格,人们往往喜欢围圈而舞。⑥在所有的舞蹈队形中,圆圈舞利用空间最为充分,能够在有限的场域保持完美的舞蹈造型。

群体舞蹈多是动作较为简单的围着圆圈跳。群体舞动作复杂了,不好学,跳起来不好统一,跳乱了就体现不了那集体整齐的气势和美感。民间舞是通宵达旦地跳,只有围圆,才能周而复始,无限反复。跳一夜,比一个“马拉松”赛程还长,如果是一排,岂不跳出百十里路,舞会则无法进行。围圆还有一个向心点,利于相互交流感情。因此,占相当数量的云南民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多是围圆。

“圆”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美学理想;“团圆”、“圆满”是一种吉祥如意的象征。“围圆”是民族舞蹈的物理规律和心理需求的整合。⑦不论是逆时针还是顺时针,圆圈舞的律动都是最为美妙的。其深刻的哲理意味,美好的心绪以及动人的造型融汇一体,呼唤人们参入其中,令人心动。

作者简介:万建中,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中国民俗学会和中国俗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通俗文学学会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民间文艺学专业硕士,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民俗学专业博士。

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出版《<搜神记>的神异世界》(台湾大村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解读禁忌——中国民间散文叙事中的禁忌主题》(商务印书馆2001年)、《禁忌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中国民俗通志·生养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民间文学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中国民俗史·民国卷》(人民出版社2008年)《中国民间散文叙事文学的主题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中国民间文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中国饮食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20世纪中国民间故事研究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等15部学术专著,主编《中国民俗图文书系》(9本,农村读物出版社2010年)和《新编民间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

2002年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3年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3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4年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一等奖。2009年,“民俗学”课程被评为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课程;2007年《民间文学引论》被评为“普通高等院校‘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001年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百人工程”,2007年列入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主要研究方向: 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学科研究,民间口头叙事文学、民间禁忌、中国民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