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庆阳香包
   来源:神州民俗·上半月     2017年09月28日 19:33

庆阳香包

徐成文

香包,俗称荷包,古时称香囊、香袋。香包的香味来自于里面有香味的中药材,如雄黄、艾叶、冰片、藿香、苍术等。民间认为,香包具有驱除异味、杀菌除病、清爽神志的作用。

香传千年避恶邪

庆阳市位于甘肃省最东部,当地流传的庆阳香包又称“绌绌”(“绌”原指原始骨针的一种缝制方法,后借称用布缝制、袋口能松能紧的包袋)。庆阳地区有端午节制作佩戴“绌绌”的习俗,其实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为黄帝师的庆阳人岐伯,尝百草,制药典,成为中华医药学的鼻祖。岐伯将多种有芳香气味的中草药研成细末,装在丝织的袋中,让大人和小孩戴上,以驱蚊逼蝇、洁身香体以至驱邪降福。因为袋内所装的草药民间称为“香草”,因而药袋便称为“香包”。

战国时,屈原《离骚》中有"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的意思是把装满香草的佩帏带在身上。这说明香包早在屈子所处的战国时代已是一种饰物了。汉代《礼记》有云:"男女未冠笄者……衿缨皆陪容臭"。容臭即香包,说明汉代未成年的男女都是佩戴香包的。

到了唐宋时期,香囊逐渐成为仕女、美人的专用品。而男官吏们则开始佩戴荷包了。有的官吏上朝时干脆把荷包缀于朝服之上。当然,那时的荷包与香包不完全一样,香包里主要装的是香草,而荷包主要是"盛手巾细物"的。至清代,香囊已成为爱情的信物了。而历史演化到近代,香包则多半用于民间端午节的赠品,主要功能是求吉祈福、驱恶辟邪。

几千年里,在民间的能工巧匠手中,香包一针一线地传承。而这些巧手多是一些农村劳动妇女,她们从小跟着妈妈、奶奶学艺,活到老,绣到老。古老的香包刺绣艺术就这样代代相传,并不断得到更新和发展。

庆阳香包有好几种制作方法,包括“绌绌”类、线盘类、立体刺绣类、平面刺绣类四大类型。

“绌绌”又名藏针绣,其特点是把针线藏起来,以造型状物、形神兼备而不见针线为佳境,其工艺流程包括创意、选料、剪裁、状物等环节。线盘类香包是用各色线条盘成五角菱形的“粽子”,其技艺包括折壳子、配色线、盘线成型、成果(即将线盘成品连缀,吊上彩穗)等,如此制成的香包可以随身佩戴,可以挂在门庭,也可以馈赠他人,以预示祥和平安。立体刺绣类香包内容庞杂,形式繁多,有单面挂、佩件,双面挂、佩件,立体挂件和摆件等四百多种样式,其制作过程分构图、刺绣、彩染、缝合、成果等环节,有过样子、打样子、扩背子、上样子、绣花、状物、成果、打扮等工艺步骤,制品讲究神似而不求形似。平面刺绣类香包风格敦厚凝重,厚实中流露出隽永,其制作有破线绣、合线绣、掇绣及齐针、辫针、缉针、掺针、抢针、挽针、盘金、点金、圈金等方法。

香包虽小寓意长

庆阳香包以其古拙质朴、富有原始文化遗存风格和手法奇特而区别于国内其他香包,特点显著。

庆阳位于黄河流域,远古文化积淀深厚,很少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原始生态文化味浓。民间工艺刺绣中,大量蕴藏着人类童年期的多神崇拜和以“龙蛇虎鹿”等为图腾的原始文化痕迹,很多香包中渗透着巫神文化和古代阴阳平衡的哲学观念。如用绿布卷成盘蛇,再扎上几个梅花,便是龙的化身。它是龙蛇崇拜和以龙蛇为图腾的原生态文化在民间刺绣中的遗存。

庆阳香包刺绣手法多变,不讲透视,不求比例;不讲形象,只求神似;夸张变形,突出头身。各种动物香包,或大头小身、有头无尾,或有头无足,有头有身无腿,或身长蹄短、以爪代腿等。

祛邪祈福,是庆阳民俗文化的永恒主题。庆阳华池县双塔寺出土的“千岁香包”,选用变形的梅花、荷花及缠枝花为刺绣纹饰图案,是按照佛教净土的教义设计的。其寓意是把这件小香包看作“西方净土”,因为变形梅花从唐代起就作为佛胸前的吉祥标志。以比喻象征的手法托物言志则是庆阳香包的主要表现手法。比如借老虎狮子的勇猛威武,祛除邪恶之气,保护自身安全;用双鱼、双蝶、蛟龙等象征两性相爱、交合、生育;用莲花、荷花、牡丹、梅花等喻指女性;用登梅的喜鹊、采花的蜜蜂隐喻男性;松鹤象征长寿、石榴象征多子。而利用汉字谐音的更是随处可见:送给新婚夫妇的“早生贵子”,为枣儿、花生、桂圆、莲子组合图案;送给长寿老人的“耄耋童趣”,以猫和蝴蝶戏牡丹组合图案,喻意老年生活非常有情趣;送给小孩的“福寿娃娃”,以憨态十足的娃娃为主体,周围环绕蝙蝠、桃子组图,寓意此子今生多福多寿等等。

庆阳妇女对生活、对环境观察相当仔细。她们把身边最常见、最丰富的素材,比如花卉树木、虫鱼鸟兽、日月风云,比如楼台亭榭、几何图案,以及人物,都作为自己绣制的范畴。通过一针一线一把剪刀,活灵活现的龙、凤、金鱼、胖娃娃、小老虎、狮子、老鼠、蛇、青蛙、螃蟹等常见的图案,就出现在一个个做工精致的香包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