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与企业固定资产的差异对比分析
   来源:中国市场     2018年08月31日 09:25

探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处理.DOC

张云

摘要: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性质不同,企业属于经营性组织,在种类上可以是国企,也可以是外企或民企,通过生产来获得经济效益,事业单位是国家组织的非经营性,不以经济利益为收入的组织机构。所以两者在固定资产处理核算方面有很多不同之处,这是会计人员不能混淆的重点内容,另外会计人员还要对两者在固定资产处理上的差异性进行了解。

关键词:事业单位;企业;固定资产;差异对比

事业单位和企业在固定资产方面,首先定义和分类就有区别,在核算方面更是大有不同,在作出相关的差异对比分析表时,相关人员要注意考虑周到,使其成为具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本文主要针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与企业固定资产的差异对比进行分析。

1在固定资产定义及分类上的区别

1.1定义区别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有很多,因为其对固定资产的定义比较宽泛,使得单位中大多数资产都符合固定资产要求,相关定义为:将单位资产分为两类,一般资产和专用资产,如果前者的成本在1000元以上,后者的成本不小于1500元,且使用寿命不短于1年,使用时期远远超过1年,则这些设备都在固定资产范围内。

企业中的固定资产都是有形的,是用来作为产品生产环节、经营管理阶段必不可少的资产,这些资产是可以出租的,符合以上要求,但使用寿命却没有满足一年的资产也不是固定资产[1]。

1.2分类区别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不可移动的建筑物和文物、陈列物,可用来查看应用的图书档案,能在移动和固定中实现应用价值的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室内必备家具、用具装具,以及具有变化特性的动植物。

企业一般将房屋建筑以及设备作为固定资产核算对象,而文物等方面还没有列入核算范围。

2企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核算方面的差异对比

2.1在固定资产取得阶段,账务处理差异

虽然事业单位资金是由国家提供的,但与企业一样,在资产拥有和购置处理方面都有自主权,取得固定资产的方式有多种,购买,租赁以及获赠,自建等。这些作为固定资产时,当了解其实际成本,并将其作为核算数据,录入到明细表中[2]。事业单位和企业在此方面有不同的做法,其中在增值税处理方面就不同,前者固定资产事项中有增值税存在,后者会将其单独列出。事业单位在对增值税进行处理时,一般采取双分录方式,将其录在不同的账户中,除此之外,在很多方面还有差异,比如外购固定资产方面。区别如下:

企业外购的固定资产分为两类,一种是直接使用,不需要安装的资产,另一种是需要安装使用的资产。前者在购入时,相关账目明细上,应在借方填入的款项有:固定资产实际支付款、税费、运输卸载费用、安装费用以及参与人员服务费用。在贷方填入的款项有: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将增值税作为进项税,单独列在借方。后者在购入时,安装还未完毕,所以安装前后借贷双方记录也有所不同。安装过程中,贷方为银行存款等,借方为增值税和在建工程,安装完毕,贷方为在建工程,借方为固定资产。

事业单位在两种安装需求的外购固定资产借贷双方记录也是不一样的,在直接使用的资产明细上,借方记录:固定资产,事业支出,贷方记录:非流动资产基金,零余额额度等。在有安装需求的资产明细上,采用双分录方式,所以在明细记录之前,想要做出两个会计分录,第一个分录上借方记录:固定资产,贷方记录:非流动或一般的资金基金。第二个分录上借方记录:非流动资金基金,贷方记录在建工程,两个分录资产所属项目也不同,第一个属于固定资产,第二个属于在建工程[3]。

2.2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账务处理差异

主要在内容和方法以及考虑事项和记录明细方面有差异。在内容上,企业计提折旧事项:所有的固定资产,土地以及已经进行计提折旧但仍在运行的固定资产。事业单位中并不是所有的固定资产都在计提折旧范围内,像图书档案以及动植物等企业不存在的固定资产就不会计入折旧范围。

在方法上,企业采取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分别是年限法、年数总和法、工作量法以及双倍余额递减法。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则是事业单位采取的方法。

在考虑事项上,企业要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已经使用年限、资产原价值以及设备计提折旧后的残余值纳入到考虑范围内。事业单位考虑的内容比较少,只考虑资产初始成本以及使用期限。

在借贷明细记录方面,企业折旧采取的折旧具有实质性特点,借方为:制造费用、销售费用,贷方:资产折旧的累计数值。事业单位采取的折旧则具有虚拟特点,借方:实质为固定资产的非流动以及流动资金基金,贷方则是资产折旧后的累计数值。

2.3在固定资产处置时期,账务处理差异

企业和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处置方面皆有不同,企业属于盈利性组织,固定资产大多是自己出资购买,所以在资产处置方面,不受限制,将资产出售、设备使用寿命到限,不能继续使用时,可对其采取报废或损毁处理,此外还有债务重组以及对外投资等方式。这些固定资产在进行财务核算时,需要对其建立专门的清理账户,清理后,如果这些资产处置结果有盈余,则将相关账户记录到外收入明细中,如果有亏损,则需要将这些损失记录到外支出明细中。

事业单位永远都属于非营利性组织,所以在对固定资产进行处置时,也只能是无偿方式,这意味着固定资产在处置时,会产生很多亏损,相关人员则要将这部分财务损失记录到待处理财产亏损明细中。相关的处置方式有:无偿调出、转让、捐赠等。如果部分固定资产产生收入,收入不归事业单位所有,应该上缴国家,由国库来重新分配收入,这些收入应该以应缴财政款的账目名称上缴国家财政。

2.4在固定资产盘亏盘盈时期,账务处理差异

无论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并不是固定不动,不会发生变化的,这种变化发生的时间不确定,变化的程度也不确定,所以相关人员要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检查,即盘点盈亏。盘点的频率可以高一些,在盘点的过程中,要做好记录工作,将有关的盘点盈亏数据记录到盘存单中,对于盘点过程中发生变动的固定资产,相关人员要注意对变化的原因进行审核,确定审核无误后,还要在实存账存对比表中做好记录,最后将资料进行报批。

对于盘点过程中出现的固定资产亏损现象,相关人员在记录时,要先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参考,审批前后记录所属范围不同,审批前,要将亏损的固定资产计入到待处理资产账户中,审批后,计入账户有两个,分别是外支出账户和应收账款账户。对于盘点盈利的固定资产,记录也不同,首先确定入账价值,借贷双方的明细分别记录为:固定资产和以前年度损失调整。

事业单位对于盈利资产进行记录时,入账价值确定的参考依据为资产的市场价格,即使是市场价格不明确的,也要取名义金额来作为入账价值。在账户明细上借贷双方分别为:待处理财产亏损数值,两种流动状况的资产基金。而对于亏损资产,采取的成本价值是账面价值,审批前后借贷双方记录不同,在审批前,借方:待处理财产亏损,折旧的累计数值,贷方:固定资产。审批后,借贷双方和审批前恰好相反。

2.5在固定资产减值时期,账务处理上的差异

固定资产减值时,事业单位没有作出相关准备工作,企业在进行减值准备中,会做好借贷双方的账目明细,减值准备的参考为回收金额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借贷双方分别记录:资产减值时产生的财务损失,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这些账户不计入到会计期间的,也是不能转回的。

3结语

事业单位和企业在固定资产核算以及管理上都有差异,相关人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确保会计账户明细是正确的,是可以为事业单位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提供参考数据的。

参考文献

[1]刘文静.事业单位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工作的差异性[J].财会学习,2017(7):106.

[1]陈芳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差异分析[J].财会通讯,2009(31):44.

[3]孔琳.企业与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核算上的几點区别[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1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