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部控制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分析
   来源:中国市场     2018年02月08日 23:41

内部控制视角下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思考.doc

吴华洋

[摘 要]行政事业单位属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当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和谐非常重要,采取相应的内部控制举措就显得很有必要。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直接影响到单位本身的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同时也直接影响了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文章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来分析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并对行政事业单位中的预算绩效管理问题进行论述,提出相应的预算绩效管理强化对策。

[关键词]内部控制;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8.03.170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猛,相应的财政体制改革也开始不断推进,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在我国社会公共事务当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在此基础上充分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的服务效率及资金安全有效性,我国财政部门于2012年颁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同时在2014年开始正式实施。这项政策的颁布不但直接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指出了明确的改革发展方向,同时还应当为行政事业单位创造良好经济收益及社会效益提供强大动力。而行政事业单位当中的预算绩效管理作为预算管理改革的重点内容,也必须严格依照内部控制要求来进行持续完善与改进。

1 内部控制与预算绩效管理相关性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实施,具体是指国家机关、团体以及相关事业单位采取相关管控举措或者是预防经济活动风险,从而由此保障行政事业单位持续发展,最终实现既定目标。在行政事业单位当中,内部控制和行政事业单位之间存在相应的必然性练习。比如其中的内部控制具体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为了能够给社会提供良好的服务,同时充分保障单位内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直接在单位内部实施科学化的自我调整。[1]通过内部控制的形式来对相关人员进行适当约束,并采取科学、可行的方式和手段来制定出相应规划目标,这些都属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内容。

而预算绩效管理则属于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当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行政事业单位制定预算管理目标的主要方式,其目的也是为了能够促使单位内多种资源配置的科学合理优化,这样才能真正保障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终实现。就以行政事业单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例,行政事业单位所实施的内部控制制度和预算管理工作内容间存在更为重要的联系,具体是通过内部控制制度来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切实的保障,从而为行政事业单位提供双重效益保障。

2 内部控制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问题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当中,内部控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之间本身是一种从属关系,也即后者直接归于前者当中。但是绝大多数事业单位当中,始终有相关工作人员存在认识上的问题,大多习惯于把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和内部控制相分离,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我分离意识。因此多数行政事业单位人员认为在单位当中不仅需要做好相应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同时还必须深刻贯彻落实内部控制。由此导致工作量不断加大,严重打击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且也对内部控制的深化落实造成一定的影响和阻碍。

2.1 内部控制与绩效评价不匹配

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当中,所具备的绩效评价体系较为完善,其中存在的评价指标非常明确,但是却始终存在相应的问题和不足。比如有些绩效评价指标本身难以解释清楚,直接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实际开展当中,很容易出现相应的形式主义问题。[2]并且在此背景下,预算绩效管理当中的风险控制也无法实现与内部控制的运营风险防控有机结合,最终导致风险控制难以充分有效地发挥出本身应有的效果及作用。

2.2 内部控制未充分结合风险控制

在当前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内,其在预算编制工作完成后,大都在绩效目标的制度制定方面较为匮乏,因此在多项经济活动当中,绩效目标的制定与实际落实情况的全程跟踪管理难以实现,并且绩效评价也难以真正渗透预算绩效管理全过程当中,通常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绩效管理模式。此外,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当中所实施的内部控制据此也都只是从整体的角度来规范单位内资金的使用、相关项目决策的制定等,而对于详尽的预算执行和相关风险控制指标等却难以有效明确。所以,这就在某种程度上致使预算绩效评价和其具体执行的效果产生外在表现不真实的情况。

3 内部控制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强化对策

具体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正视市场环境,充分了解市场环境当中对财政资金的支出使用情况,而这些都属于预算绩效管理的范围,都必须采取内部控制的方式实施有效管理和监督。同时还可借助网站、和微博等网络媒体来针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宣传,由此促使行政事业单位当中真正形成良好预算绩效管理氛围,由此相关工作人员才能有意识地将内部控制和绩效管理实现有机结合。同时行政事业单位本身也应当针对单位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控制,强化其在预算绩效管理方面的教育培训,这样才能充分保障各个部门机构的工作人員能够真正掌控预算绩效管理的内容,并取得一个更为全面的认知。特别需要针对相关内控部门、财务部门开展重点化培训,要求相关部门人员不但需要正视内控和预算绩效管理,同时还必须具备较为扎实的执行能力,这样才能积极主动地配合加入到内部控制和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当中。

3.1 大力提升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科学性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实施,重在明确单位风险点来进行。因此在优化单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之前,应当深入分析单位内外部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比如在项目决策环节内,要求事业单位必须通过技术咨询、专家论证和集体研究相结合,明确科学化的执行方案与项目目标;在项目的管理环节,要求充分结合国家方面所规定的政府采购机制,并适当补充合同内的管理制度,促使合同趋于完善。同时要求基于行政事业单位本身实际内部控制要求来针对绩效评价指标进行细化,尽可能地避免其和内部控制之间产生分离;在执行具体预算时,应当充分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并由此构建出高效监管系统,针对其中的绩效目标、预算编制等进行实时、动态化的监督管理,将所监测的结果和信息数据等做好及时的通报处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实现与内部控制信息的有效对接,进而更好地落实相关绩效管理工作。

3.2 充分落实预算执行管理风险控制

要求不仅要采取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同时还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必须积极地采用自下而上的管理模式,借助两者互为结合的形式来实现对预算绩效管理的全程管理,通过这种管理形式将极大提升单位工作人员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此外,还需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大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并要求单位内部应当由此构建出完善的跟踪管理预算制度,并且通过相关财务部门来充分发挥出其本身的监督效果及作用。[3]主要应当针对预算管理当中的各项信息数据进行认真分析,促使其将预算执行的进度情况与内部信息充分结合。此外,要求据此制定出赏罚分明的激励制度,尽可能地督促各大机构部门工作人员主动、积极地参与配合相应绩效管理工作。事业单位还需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召开相应的绩效目标执行会议,目的为了预防管理目标产生偏移,这样才能切实保障内部控制和预算绩效管理的顺利落实。

4 结 论

综上所述,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要想不断提升自身管理质量水平,就必须加强其内部控制的融合力度,在单位当中对各个部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宣传及培训工作。始终从内部控制的视角来细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借助完善的预算执行管理制度,由此充分落实风险控制举措,最终为行政事业单位的稳步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王群燕.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预算绩效的相关问题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9):100-101.

[2]李琨.内部控制视角下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4(2):99-101.

[3] 燕美荣 .内部控制视角下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 [J].财会学习,2016(9):26-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