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给侧改革的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转型
   来源:中国市场     2018年02月07日 16:56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思考.doc

窦阳

[摘 要]需求侧下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不能与当前的经济发展相适应,在这种大环境下建立健全新的经济形态有助于提高经济质量,全面改善经济结构。新的经济模式对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也产生了诸多影响,企业财务管理如何在供给侧的大背景下实现管理转型成为首要任务,文章针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进行探究,提出可行的策略。

[关键词]供给侧;财务管理;经济模式转型

[DOI]10.13939/j.cnki.zgsc.2018.03.197

我国经济体制不断在改革中前行,改善经济结构,经济形态变化至关重要。过去我国主要依靠需求侧发展社会经济,供给侧改革优化了原有制度和环境,激发了经济潜力,强有力地支撑了国家经济发展。企业的发展要紧跟国家政策导向,本文的主旨在于分析在供给侧模式下建筑施工企业应如何调整财务管理以适应经济发展。

1 供给侧改革的背景

過去我国的经济结构重心倾向于需求侧经济,导致供需关系紊乱,主要表现为产品质量明显下降,无法满足大众需求,难以形成出口贸易,同时又面临进口产品冲击,导致国内产品生产过剩,经济增长出现发展缓慢的情况。中央政府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经济管理应由需求侧转型向供给侧的理念,提倡改变过去的经济模式。需求侧的经济模式导致低端产能过剩的问题,国家建议此类企业放弃过去单纯的投资模式,走可持续发展和创新之路,创新也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过去的需求侧经济模式下国内多数产业存在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生产成本高附加价值低等问题,对于高端产业的投入明显变小,导致经济发展难以平衡。供给侧下的经济发展明显更着重于对科技和信息的发展,此种发展状态不同于过去的经济状态,不可逆转且具有明显的趋势性。面对当前存在的低端产业产能过剩发展弊端,企业不得不改变原有投资理念,去寻求一条创新型发展之路。

国家政策方针不断倾斜于供给侧,不断改善不良产能,实现由高产量低附加值向低产量高附加值的发展重心转移,优化供给侧管理机制,实现我国经济稳步发展。

2 供给侧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

我国经济发展建筑施工企业占有不可或缺的主导地位,经济体制的改革也将改变建筑施工企业原有的财务管理理念。

建筑施工企业是我国经济支柱型产业,经济模式由需求侧向供给侧转变时建筑施工企业最早付之实施。国家为了建筑施工企业更好地适应经济改革,也给予了诸多政策优惠条件,推出“营改增”等税收减免政策,首先由财务税收制度上改善供给,在资本层面稳固供给。“一带一路”的海外市场战略为中国建筑施工企业孕育发展新机遇,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的优化升级,逐步实现规范化、国际化,供给侧对于建筑施工行业的要求不再是建筑数量,而是建筑质量,对于质量严格把关,不但改善了过去产能过剩的问题,也提升了我国建筑施工整体水平。使过剩的建筑施工产能走出国门重新激活经济发展。实现建筑工业化,推动建筑施工企业的升级。

供给侧下经济模式转变,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人才是转型后企业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企业生产集约化的有效路径。

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都将随着供给侧实施而适应改变,劳动力整体水平提升,生产技术的全面改善以及供需关系的和谐化,都为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了更多积极影响,极大促进了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

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也应当紧跟国家政策,不断提升适应新常态的经济发展,国内许多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有待提高,才能面对财务转型和升级。

3 供给侧下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策略

3.1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理念的创新

供给侧的实行也为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理念带来了改变,原有的管理方式要去适应新的经济模式,努力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最大限度控制建筑施工成本和低价值产出。

过去经济发展中许多中小型企业为了更大限度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争取企业利益最大化,集中资金过多投资于经济效益过低的产业,导致我国钢铁、水泥等产业过剩,发展具有局限性。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转型首先要进行创新,通过落实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企业财务管理要放下过去单一投资方式,将更多资金投放于技术和管理的创新中,提高产品附加价值,降低生产成本,既做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也支持供给侧改革。

3.2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改变

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主要针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战略创新、管理机制创新、财务管理方法创新等,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必须与时俱进。许多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认为财务管理就是对钱的进出控制,其实不然,过去的财务管理多数为粗放式,经常有计划外的财务支出,既加大了成本投入又难以控制工程质量,存在很多弊端。财务管理模式要走精细化路线,由原来的大规模、大产量的投入转向着力于技术工艺和企业效益转变。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要改变原有的观念,放下原有被动型财务管理体制,使用创新主动型财务管理机制,做出财务管理重点规划,特别是加大企业信息化建设强度,实现企业财务管理智能化、自动化,在供给侧大环境下只有战略、方法、技术相结合才能更好应对风云变幻的市场行情。

3.3 优化成本结构,适应供给侧改革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成本控制,建筑施工由于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复杂性会造成成本加大和出现质量问题,企业要完善成本结构优化,控制不必要的支出,保障施工进度和安全,是实现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

4 供给侧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对策

4.1 合理利用政策,做好成本控制

建筑施工企业具有施工地域分布相对分散、施工环境差、工期较长、人员流动性大、普遍素质低,这些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和工程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建筑施工行业的财务管理相对比较混乱,没有引起领导足够重视,特别是现在建筑业高速发展,建筑公司供不应求,导致很多民间闲散人员都开起了建筑公司,致使建筑行业水平参差不齐,相差很大。在供给侧背景下,优化资本结构,促进财务管理升级的重要方式是强化成本的计划与核算,在最大限度上降低企业成本。作为领导者,在投资决策前要做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可行性研究,在施工过程中选择适合的材料,做好各项目的成本控制,既保证工程质量又控制施工成本,所以,对施工环节中的各种材料进出都要严格把关,尽量避免临时采购等现象,减少计划外开支。建筑施工企业也要跟紧国家相关政策,做好自身财务管理工作,“营改增”实施后,价税分离,遵循凭票抵扣原则。企业在原材料购进、产品销售、会计处理等方面和以前都有很大的不同,“营改增”落实好,企业税负将会得到降低。

4.2 加强业务学习,规范财务操作流程

建筑施工企业要提高对税收法规的重要性认识,财务人员要加强对税务知识和政策的学习,准确把握政策走向,落实好供给侧改革的各项要求,理解政策的积极意义。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人员要对各项施工和工程合同进行审核,要求财务人员要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对行业的专业术语要熟悉和掌握,对增值税税制管理要积极适应,在账务处理和发票管理上尽快掌握新税制的要求,实现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平稳过渡,逐步实现财务管理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

5 结 论

实施供给侧改革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必要手段,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没有生命力创新力的企业必将遭到淘汰。所以在供给侧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转型显得尤为关键,财务管理应当适应新的经济模式,不断探索创新,全方位提升综合素质和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将企业发展方向和国家政策联系起来,最终完成产业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陈齐芳.基于激发民营经济发展动力视角的供给侧改革路径研究[J].企业经济,2016(10):153-158.

[2]胡元林,安静.基于供给侧改革条件下的国有企业的战略转型研究[J].江苏商论,2016(27):138-13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