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思兴造弥勒像龛与荥阳大海寺的创建
   来源:文物天地     2017年11月13日 18:28

王景荃

贾思兴造弥勒像龛,又称“贾思兴百八十五人等造弥勒像龛”、“北魏弥勒造像龛”、“道晗造像碑”等,1976年3月河南荥阳大海寺遗址出土,1997年入藏河南博物院。北魏孝昌元年(525年)雕造,石灰岩质,四面环刻。郑州市博物馆于1980年3期(《文物》上发表《河南荥阳大海寺出土的石刻造像》一文,对所出造像进行了简要报导。在大海寺遗址出土的41件造像中,贾思兴造弥勒像龛是唯一一件有纪年的北魏时期的造像碑,是研究大海寺创建年代的重要实物资料。鉴于此,本文就贾思兴造弥勒像龛的雕刻内容、艺术风格以及大海寺的创建年代进行研究,以期引起相关学者对荥阳大海寺研究的关注。

雕刻内容

贾思兴造弥勒像龛,碑之正面雕尖楣圆拱形大龛(图一),龛楣浅浮雕坐佛七尊,均高肉髻,通肩袈裟总覆两臂,手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主尊弥勒菩萨头戴宝冠,宝缯垂肩,面相清癯秀美;颈戴桃形带缀项饰;胸前结带下垂,帔帛绕肩在两肩处形成翘角,下垂的帛带在两腿间交叉,然后上扬穿肘沿体侧外飘;下着长裙,裙褶在座前向外展开成燕尾状;手施无畏与愿印,交脚坐于长方形座上,足踏莲台,反映的是弥勒在上生兜率天宫做菩萨时的形象。身后减地浅浮雕莲瓣形背光、身光及圆形头光。圆形头光内刻供养天人七身。背光外左右刻《维摩诘经变图》。二弟子刻于龛内转角处,右阿难左迦叶,两手合十跣足而立。二菩萨位于龛内两侧,面向主尊,头戴宝冠,宝缯外展,颈戴桃形项饰,帔帛绕肩在腹前交叉后上扬绕肘下垂,下着长裙,跣足而立。左菩萨右手握莲蕾屈肘于胸侧,左手下垂握净瓶(图二);右菩萨左手握莲蕾屈肘上举,右手下垂握善锁(图三)。其座下各刻一比丘,左题“邑师道晗”,右题“比丘道胜”,双手合十面内而立。龛柱外各刻一护法力士,头戴小冠,宝缯上扬,凸鼻暴目,髯须飘荡;上身赤袒,颈戴圆形项饰,帔帛绕肩,下着长裙,弓腿面内立于覆莲座上,神态凶悍勇猛。其下方各刻二比丘面内拱手而立,均有榜题。龛楣上方刻听法弟子、菩萨各八人,与龛内造像形成佛事活动场面。

背面顶部雕二龙交缠,形成中国传统式的螭龙碑首,其下并列雕五个小龛(图四)。中间一龛较大,为盈顶帐形龛,龛内雕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图五)。龛之左右雕二方形小龛,左龛内雕一立佛,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跣足立于方形台座上,座前雕一护法狮子(图六)。右龛内雕思惟菩萨,侧首作思惟状,座前雕一护法狮子与左龛对称(图七)。外边两龛均为帐形龛,左龛内雕佛传故事“九龙浴太子”,右龛内雕“阿育王施土”。龛下刻造像记及供养人像五排,均有题名。造像记正书51行,行5-14字不等。由于剥蚀较甚,不能全读。其大意是:邑仪贾思兴百八十五人等仰概父母,奉行六愿,节简家珍,造石像一躯。前有弥勒大像,西有无量寿,北有缘觉释迦,东有阿閦如来,菩萨金刚一切具有。以此妙像使见者起三千之念,睹者发悲德之心,因斯功德,愿诸邑仪,己身眷属,俱赴弥勒三会,位登正觉。又愿国祚兴隆,威灵遐布,致贤以礼,惠下以仁。法界众生,尽发菩提心,一时成佛。落款为“大魏孝昌元年岁在乙巳七月十日造讫声愿永记”。

左侧面顶部饰帷幔,其下右雕屋形龛,屋顶旁刻供养菩萨和弟子各两身(图八)。龛内雕一坐佛,结跏趺坐,手施禅定印。龛左剔地浅浮雕菩提树,树干粗壮,枝叶繁茂,树左刻一比丘在床榻上打坐修行,榻前放置净水瓶和鞋,榜题“比丘惠剑诵经时”;右刻一圆拱小龛,内雕一比丘禅定坐于榻上,榻前置净水瓶和鞋,其旁榜题“大比丘法延坐禅时”。其下并列刻供养菩萨七身,均头戴花冠,上身赤袒,帔帛绕肩在身前交叉然后上扬穿肘外飘,下着长裙,手执长茎莲花或莲蕾,间以莲蕾补白。再下刻供养人像5排,每排9人,均有题名。

右侧面,顶部帷幔下亦分两组雕刻,左刻一覆钵顶塔,其旁刻供养菩萨和弟子各三身(图九)。塔身刻尖楣圆拱龛,龛内雕一佛倚坐于方形台座上,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左手扶膝,右手屈肘上举施说法印。右刻佛传故事“释迦诞生”,在高大的波罗树下,摩耶夫人左手攀扶树枝,衣袖内露出一头,有桃形背光。其妹大爱道侍立其旁,树旁一童子高肉髻,赤裸上身着短裙立于莲座上。下部雕刻内容和左侧面相同。

雕刻题材及艺术风格

这件雕刻于北魏晚期的造像龛的题材均是北魏石窟造像和民间石刻造像中常见的。正面大龛内雕刻的以交脚弥勒为主尊的造像组合,在中国石窟造像中较为多见,反映了弥勒信仰在中国民间的流行。据《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载,他原出生于婆罗门家庭,后来成为释迦佛的弟子,先于释迦入灭,上生于兜率天宫,释迦灭度后,经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弥勒从兜率天宫下到人间,在华林园龙华树下成佛,教化解脱众生,成为佛教中的未来佛。最早提倡弥勒信仰的是东晋名僧道安(312-383年),他曾与弟子法遇等八人于弥勒前立誓愿往生兜率天,并著有《往生论》、《净土论》等。南朝宋元嘉八年(431年),比丘尼道琼大造弥勒像,其中在瓦官寺造弥勒行像二躯。现存最早的弥勒像,是甘肃炳灵寺石窟第169窟西秦时绘制的,像旁墨书“弥勒菩萨”。新疆克孜尔石窟及莫高窟北凉时期的洞窟多以弥勒为主像;云冈石窟孝文帝迁都以前的洞窟,以及龙门石窟的早期洞窟,都有很多弥勒造像,并且占据重要位置。这些弥勒形象都是身穿菩萨装,交脚而坐,在屋形龛内说法,表现的是兜率天宫的场景。北朝晚期直至唐代,弥勒佛像大多采取双腿下垂的倚坐式,反映的是弥勒下生成佛的过程。五代以后,以僧人契此的形象作为弥勒再世,从此,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佛在中国广为流传(丁明夷、邢军著《佛教艺术百问》,中国建设出版社,1989年6月出版)。贾思兴造弥勒像龛的主尊为交脚弥勒,反映了当时弥勒上生信仰仍在民间普遍流行。

经变故事和佛传故事也是该碑重要的雕刻题材。维摩诘经变中的“文殊师利问疾品”是北魏以来佛教造像中的主要题材。据《维摩诘所说经》载,维摩诘是释迦佛在世时居住在毗耶离城的著名居士,从妙喜国化生于此,委身俗世,辅助释迦教化众生。他拥有人间一切财富,拥有妻妾儿女而远离五欲,经常演讲大乘佛法,又经常装病吸引众人前往问疾,其往者维摩诘因以身疾广为说法。佛派文殊师利与众弟子前往问疾,诸菩萨弟子、释梵天等均愿一同前往,以便观听以智慧最胜闻名的文殊与能言善辩的维摩诘讨论佛法。此外还有数则佛传故事,有“释迦诞生”“九龙浴太子”“释迦游化”“太子思惟”“阿育王施土”等,反映了释迦一生中的几个重要故事情节。

在造像风格上,佛像面孔虽然偏于清瘦,但已渐脱前期那种“秀骨清像”,而向饱满圆润、富于力度的风格发展。刀法上虽然还大量运用平直刀法,但已出现了具有弹性的曲线和近于漫圆刀法雕刻的光洁面。衣纹虽不像前期阶梯式的叠褶,但仍延用早期衣纹的表现手法。在雕刻技法上,圆雕、高浮雕、平面浅浮雕、阴线刻等多种技法并用,主题突出,物象分明,集雕刻与绘画于一体,是中国传统雕刻技法的继承和发扬。另外,在碑体造型上,其碑首部分为两条交缠的螭龙,与中国传统螭首碑相似。这种将中国传统碑刻形式与佛龛造像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中国特色的佛教造像碑,是东魏北齐乃至隋唐螭首造像碑的肇始。由此可见,北魏晚期的佛教造像无论从人物造型还是表现手法上,均已完全趋向汉化,可说是佛教造像全面汉化的重要过程。

大海寺的创建与发展

关于大海寺的创建年代,据明嘉靖《荥阳县志》载:“大海寺在县东郭门外,唐高祖为荥阳太守,因子世民目疾建碑”;清乾隆《荥阳县志》载:“大海寺在东郭外,唐高祖为郡守,因太宗患目疾重建。”说明大海寺是唐代由郡守李渊因子李世民患目疾痊愈还愿而重建,但其创建年代无考。1976年3月在遗址上出土石刻造像40余件,以北魏孝昌元年(525年)贾思兴造弥勒像龛为最早,余皆为唐代造像。后又在广场周围进行的文物调查中发现有隋唐以来的水井、灰坑和陶瓷片、砖瓦等,说明这是一处隋唐以前的佛教寺院遗址。而根据贾思兴造弥勒像龛判断,大海寺应建于北魏孝昌元年(525年)之前。因为这种大型造像碑多为当时有影响的寺院供奉之物,不难看出,大海寺应是当时洛阳周边较有影响的寺院。据有关资料记载:大海寺原名代海寺,传说观音菩萨北行渡人,移居荥阳,多次显圣救人,并以荥阳护城河河水随南海上潮示人,故名代海寺。至隋大业年间(605-618年),荥阳郡守李渊因其子李世民感染目疾,便祈于大海寺佛像,痊愈后,李渊遂造石弥勒像一尊。李世民登基后,命尉迟敬德扩建该寺,规模宏大,故名大海寺,成为当时的一座大寺院。北宋后,虽已难达唐朝时极盛情况,但正常的佛事活动仍在进行,北宋元韦占二年(1087年)大文学家苏轼来到大海寺,曾作《荥阳唐高祖太宗石刻像(并序)》诗以授僧人(荥阳文物志编辑委员会:《荥阳文物志》,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后几经兴衰,至明清时期毁灭。由此可见,大海寺创建于北魏孝昌元年之前是无疑的,至唐代由于皇家的扶持得到了大规模发展,这不仅在碑刻文献记载中有所反映,从1976年出土的唐代石刻造像中也可以得到最直接的实物证明:这批唐代造像的时间跨度大约涵盖武周、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阶段(李静杰:《关于荥阳大海寺遗址出土唐代石刻菩萨像的再认识》,《中原文物》,2010年第4期,第70-76页),说明有唐一代是大海寺发展的辉煌时期。

关于大海寺的创建年代,虽无文献记载,但从近年来大海寺出土的佛像来看,也应创建于北魏。除了在遗址中出土的贾思兴造弥勒像龛外,在荥阳市博物馆还保存有两件在大海寺遗址附近出土的北朝石造像,因出土后未发表,外界不得而知。其中一件为北魏造像(图十),自主尊颈部以上残缺,从残存现状看,应为背屏式一佛二菩萨造像。主尊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祗支,胸部束带打结;右侧衣襟甩向左肘沿体侧下垂,下着长裙,裙裾形成燕尾状,手施无畏与愿印。菩萨头戴花冠,颈部细长,戴项饰,帔帛绕肩在胸前打结穿肘下垂,下着长裙;一手握莲蕾,一手握善锁,跣足立于长茎莲座上。该造像虽无纪年,但人物形象特征与河南北魏晚期造像接近。另一件为北齐造像(图十一),从残存现状看,应为背屏式一佛二弟子二菩萨造像。主尊螺髻,面相丰满,身披通肩袈裟,内着僧祗支,大衣轻薄贴体,手施无畏与愿印,体形清秀潇洒,显示出北魏晚期秀骨清像风格向北齐新风尚的过渡。从这三件北朝时期的造像可看出,大海寺在北朝晚期佛事活动较为兴盛,已是当时远近闻名的寺院,否则不会在寺院中供奉如此多的石雕佛像,也不会引起后来荥阳郡守李渊的重视,并为其子世民祈祷治病,更不会有隋唐时代的发展和繁荣。

关于造像主贾思兴,文献无载。查荥阳贾氏,时值族人贾思伯及其弟士明兄弟任荥阳太守。按《魏书·贾思伯传》载,贾思伯(468-525年),北魏益都(今山东寿光)人,21岁开始出仕朝廷,任太子步兵校尉、中书合人,转中书侍郎,很受孝文帝的赏识,常随从征伐,孝文帝临终时执笔代写遗诏;又曾任荥阳太守,南青州刺史、兖州刺史,政绩显著。其弟士明,迁镇远将军,中散大夫,试守荥阳太守。可知贾氏兄弟曾任荥阳两任太守,当属荥阳显贵。贾思兴,虽无官阶,但也应与贾思伯是同族人,或是与贾思伯有血缘关系的本家兄弟。贾思伯于孝昌元年(525年)死于洛阳,而贾思兴造弥勒像龛也于此年雕造,或许是贾氏族人为死去的贾思伯祈祷冥福,愿他往生兜率天宫,享受弥勒净土世界而雕造。雕佛造像的功用,除了为皇帝、父母、现存眷属祈福免灾,还为死去的亲人或友人祈愿,愿他们早日脱离三涂,往生极乐世界。因此,以贾思兴为邑主的贾氏族人联合其他邑社人员共同为死去的本族最高官员雕造佛像,也在情理之中。

贾思兴造弥勒像龛,是河南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北魏晚期造像之一,虽属民间造像形式,但其造像题材、雕刻内容、雕刻技法都与龙门石窟同期作品相近,说明贾思兴造弥勒像龛的雕刻应受到龙门石窟的直接影响,或许是雕造龙门石窟的匠人所造。因此,贾思兴造弥勒像龛是大海寺创建及发展的见证,是研究大海寺历史和北魏晚期佛教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

(责任编辑:李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