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美术课程的构建
   来源: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8年08月08日 09:07

美术教育发展趋势的把握与美术课程构建的对策.doc

邢真真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我国的美术教育进一步得到了发展。所谓的发展就是在原来基础上出现了一些新的东西。美术教育对动向的把握十分重要,目前情意性加强是我国美术教育发展的动向。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体现了人们的追求,对机制也有一种调节作用。文章对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美术课程的构建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美术教育;发展趋势;美术课堂

一、美术教育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就是情意性加强

美术教育对动向的把握十分重要,目前情意性加强是我国美术教育发展的动向。在美术教育中都希望追求平衡,所谓的平衡就如参照物达到一种静止的状态,也可以说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人们在实际的生活中也会追求一种平衡的生活方式,从而获得一种安定的生活状态。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中提到了中庸之道,古代的人认为只有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人才会把最佳的状态发挥出来。

人类追求这种生活状态归为两级,这两级主要体现在某种程度的调适。人在做事的过程中,追求的是一种秩序、严谨、规范、逻辑,和自由、情绪、想象、直觉等构成明显的两级。人的行为多多少少都会受到一些约束,同时也会受情感的支配。每个学派都有自己的风格,都有自己各自的领域,这就是两级所形成的。在美术教育中平衡机制很重要,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人们都希望到达一种平衡状态,寻求内心的一种舒适感,都会尽可能避免一些极端的思维出现。

现在,美术教育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就是情意性加强,而这就如同美术教育一种失衡的现象出现,同时也可以理解为美术教育偏向了一种科学理性,这样寒性太过严重,从而影响学生的兴趣。

美术教育失衡现象的出现势必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教育工作者可以从美术教育的起点加强科学理性,但是在调整方向上就要趋于一种浪漫的表现性。这样既可以达到一种平衡,也算是一种趋正,不至于使美术教育走偏。因此,我国的美術教育在不失科学理性的状态下具有浪漫的表现性,但是也不能忽视了情意性。

意志行为和情意行为是人的两种行为,情意行为指的是希望自己的行为不受约束。另一种行为是意志行为,指的是自己的行为和目的是相同的。一般情况下情意行为会给人一种轻松和舒适感。意志行为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不断努力,可见意志行为与目的有直接的联系。一般情况下人们为了完成目的去强迫自己完成不想完成的事情,意志行为属于一己私利的行为,意志行为通常会给人一种紧张、焦虑的感觉。但是只要目的达到了就会比情意行为更加愉悦。

从本质上来说人还是比较喜欢情意的行为,但是作为人,很多时候都会有情非得已的事情。人毕竟是一种高级的动物,他有意志,有追求,有意识。在人的一生当中几乎每一个阶段都有要完成的事情。这就好比学美术也需要意志,如果学美术没有意志可能是不行的,但作为一个小学生要完全需要意志来学习美术吗,这样肯定是不行的,不仅会抑制小学生的兴趣爱好,还有可能限制人的思维。几乎在每一门学科中,学生对每一门的学科态度都是不一样的,学习的差异存在内因和外因。在这个理性和科学的社会当中,学生学习也具有一定的功利性,他们可能是为了将来的发展,比如和升学、求职、生活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不管学生有没有兴趣,都必须用意志来进行学习。这样就可以在高考中发挥优势。其实学习美术也有外在的原因,学生学习美术是为了升学,为了谋职,所以学生需要强大的意志力来进行学习。还有就是学生本来对美术就有兴趣,再加上外在的因素,激发他学习美术的无限兴趣,这里我们可以认识到情意性和意志性是互为表里的。

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在这九年里每一个学生都要学习美术,美术是小学和初中时段的必修课程。如果说只有一部分人对美术有兴趣,或者是绝大多数的人对美术根本就没产生兴趣,那说明美术教育从整体来说是不成功的。在基础的教育中,实现了美术教育的情意性。面对基础教育美术处于一种情意性,学校方面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呢?曾经著名的课程理论学家总结了一些课程经验,美术教育可以从中借鉴这些方法,在这些方法中首先具体考虑的是目标,然后经验的选择和组织,评价不作过多的考虑。

二、人目标的增强和知识目标的减弱

人的目标和知识的目标主要是学科教育的两个层次,两个目标可以是一种互为表里的关系。知识目标可以认为是人要掌握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人的目标就是一种社会生存能力。知识的目标可以帮助人的目标的实现,所以两者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同时人的目标也有利于知识目标的实现,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因此,知识的目标十分重要,对人的目标起着关键的作用,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实现人的目标必须要有知识目标的帮助,人才会获得一种能力和素养。

目前,很多的学校只重视知识的目标而忽视了人的目标,知识的目标和人的目标相比,人的目标具有终极意义。但学校却忽视了这一点,学校一味追求知识目标,这样只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学生终生的心身发展。其实,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更加重视人的目标,人的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这是要考虑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把实现人的目标和知识的目标结合起来,把人的目标要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在20世纪末,人们对社会做了各种的推测,说未来的社会会是一个变化速率更快的社会,对人的素养和能力也做了各种设计,认识以后的社会将是人才涌动、信息横飞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有与之相应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所以,作为21世纪的人,应该更加具有创造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人,对自己和社会要高度的负责任。如果要实现社会上的人有素养,有责任,就必须要调整教育的模式,这样人的目标和知识的目标才能实现。

我们不能狭义地认为学习美术就是为了掌握美术的基本知识,而是要从人的目标考虑问题,因为知识的目标与人的目标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之间相互联系,所以,要共同来承担相应的泽恩。因此,我们可以把知识的目标和人的目标结合起来共同来确定学科教育的目标。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美术教师最不能忽视的就是这一点,学生只要有了兴趣,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就很容掌握了。

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比如操作能力、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美术知识,使得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地联系生活,提高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生活乐趣。

可以把培养学生的兴趣纳入到美术的学科中,同时要把人的意志和情意结合起来,从而体现一种平衡的追求。这并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目标。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学生在学习美术的基本阶段,不但没有对美术产生兴趣,反而开始畏惧上美术课,这说明美术教育是失败的。但是如果,经过基本教育后,学生对美术产生了兴趣,而且也成为了学生终生的兴趣爱好,这对于美术教育来说是成功的。在美术教育中应该定一个教育目标,教育工作者会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国外也是通过这种形式来进行美术教育的。

三、美术教育的内容难度有所降低及弹性要有所加强

美术的学科内容随着时代在发生变化,它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起来,所以,对于美术学科的选择越来越重要。各个国家的美术课程都有所不同,但是都是大同小异的,出发点就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技能,只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有所区别而已。

各个国家的美术教学内容其实都没有问题,主要的问题在于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取舍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降低难度,方便学生理解基本的美术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取舍问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就好比明暗素描,初中的美术教材中一般会有准确的描述,但是由于受到教學条件和教学时间的限制,真正弄懂明暗素描的没有几个,教学效果处于不佳的状态。如果要提高教学效果,就要适当降低难度,不要勉为其难的让学生理解。明暗素描是比较复杂的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利用石膏体来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课,表现出体积的凹凸,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明暗素描的知识。同样,条件色是一个比较难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取舍的办法来认真考虑该如何进行教学。

所谓的教学内容的弹性要有所增加指的是学生要处于主体位置 ,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要知道学生是一个差异比较大的群体,并不是每一个人的理解能力是相同的,如果是整齐划一的要求对其他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教师在教学内容确定的过程中主要是考虑一般学生的学习情况,却忽视了基础较好的学生和基础较差的学生。基础较好的学生处于一种吃不饱的状态,基础较差的学生处于一种吃不了的状态。所以,教学内容要求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作为一个美术教师应该尊重各个层次的学生。教学方法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根据一般学生来确定教学内容,适当提高较好学生的要求,适当降低较差学生的要求。另一种是根据一般学生和较差学生制定某种程度的内容要求,同时向更好学生提高内容要求。相比较,后面这种方法是可行的,从整体上降低难度和要求,使得大部分学生会因为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任务而产生一种成就感。这种方法适用于其他的学科,值得被推崇。

四、美术教学内容要减少逻辑性

美术课程不是一门严谨的课程,但是也要加强组织,让它形成自己的一套体系,紧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般比较注意教学内容的逻辑性,而忽视了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其实,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相互区别,知识体系一般情况下与外界没有直接的联系,从而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教育内容的体系受时间和外部环境的影响。美术学科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学科,美术的逻辑性比其他的学科逻辑性要松散得多。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比较重视美术教学内容的逻辑性,一般情况下效果都不怎么理想,如果一门严谨的课程在一个松散的环境进行,那么它的严谨性就不存在了。其实美术课程也一样,它不是一门严谨的课程,但是如果在严谨的环境中进行,反而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美术学科内容的逻辑要淡化和有节奏变化。

五、结语

美术教育对动向的把握十分重要,目前情意性加强是我国美术教育发展的动向。在美术教育中都希望追求平衡,所谓的平衡就如参照物达到一种静止的状态,也可以说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可以把培养学生的兴趣纳入到美术的学科中,同时要把人的意志和情意结合起来,从而体现一种平衡的追求。从本质上来说人还是比较喜欢情意的行为,但是作为人很多时候都会有情非得已的事情。人毕竟是一种高级的动物,他有意志,有追求,有意识。在人的一生当中几乎每一个阶段都有要完成的事情。 目前,很多的学校只重视知识的目标而忽视了人的目标,知识的目标和人的目标相比,人的目标具有终极意义。 美术的学科内容随着时代在发生变化,它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所以,对于美术学科的选择越来越重要。 美术课程不是一门严谨的课程,但是也要加强组织,让它形成自己的一套体系,紧跟上时代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陆浩然.针对艺考问题的高校美术教学探索[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4,(12) :100-103.

[2]李鹏.加强学科整合,打造优质课堂[J].教育观察(下半月), 2014,(15):85-87.

[3]姚丽华.高师美术公共课教学初探[J].大众科技,2008,(09):186-187.

作者单位: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