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素描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分析的培养核心构架
   来源: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8年05月02日 17:26

中学生恶搞课文插 天才创意笑点多 西北大学吧

谢婷媛

摘 要:社会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社会要求人才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实际的工作中要能不断进行创新,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血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因此,对于技工院校素描教学而言,要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有效提高技工院校素描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创新人才。

关键词:技工院校;素描教学;创造性思维;核心构架

在技工院校素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技工院校美术教学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体现。与创新教学相比较,传统的填鸭式美术教学方法极大制约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发展,抑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性思维是学生其他能力提升的基础,是思维发展的高级模式,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使学生拥有较高的素养,对于日后的生活及工作都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在技工院校素描教学中分析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学生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提升的必然选择,是技工院校美术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有助于增强院校核心竞争力,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

一、技工院校素描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

重要意义

(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在不断发生变化,对于实物的看法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创造性思维是社会对人类能力的最新要求,技工院校作為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主要阵地,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其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鉴于此,技工院校的教学必须要考虑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这就要求技工院校的教师在教学中除了教会学生基本的素描知识和技巧,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创新思维与素描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水平,便于其更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1]。

(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素描专业课教学的需要

素描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指向性。目前很多专业的学习都与素描艺术相关,如影视动画、室内设计、环艺设计以及包装设计等,这些专业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素描基础,且在实际操作中都需要创造性思维参与。因此,在技工院校素描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技工院校美术教学的必然要求。同时,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也是把素描基础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相结合的体现,是学生职业发展的必要举措,有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有效提升。

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影响因素

(一)丰富的阅历

想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丰富的阅历是重要的基础。学生的生活环境与生活经验的累积就是丰富阅历的主要来源。创意无法凭借头脑想象出来,只有真正脚踏实地,通过生活阅历总结才能得到。一个有丰富的生活阅历的人,他会看到别人没有看过的风景,感受到别人没有感受过的精彩,从而达到想别人不能想,实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形成。也就是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生活积累才能形成。只有真正经历过生活的人,才能创作出不一样的作品。正如对生活中常见的大树的解读,常人将其看作大树,但是对于具有创造型思维的人而言,大树也许是人的合成[2]。

(二)审美的素养

技工院校素描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对于审美素养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加强学生对优秀画作的鉴赏和临摹,从而提高其审美素养,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在美术教学中,要利用大师作品中的内容、表现手法、创意的来源和方式、个性等因素的借鉴和欣赏,从实践层面强化学生的审美素养,从而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三)丰富的知识储备

学生的创造性虽然离不开丰富的生活阅历,但是丰富的知识储备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同样重要。我国伟大的文学家苏轼说过,“读书不多,画则不能进于雅”。也就是说作画者的知识储备不够,自身学识修养不高,这严重制约了画作的雅观程度。因此,对于技工院校学生来说,要通过学习专业学科知识以及其他学科知识,共同促进自身学识修养的提高。只有学生具备较高的知识修养,才能在进行艺术创作时,想他人不能想,从而产生新的联想。学生的知识储备越丰富,他的综合素质就越高,思维能力就会随之提高,联系知识能力就越强,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也就越发的突出。

(四)个性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以培养和发展人的个性为重要前提,与人的性格密不可分,创造性活动是通过实践活动表现个人内心的过程。由此可见,在技工院校美术教学中,首要的就是尊重并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于素描教学而言,最多的学习就是临摹,这是一种简单的学习,但是临摹只是对他人素描技巧与风格的模仿,无法将其作品中的想象力、态度和情感等模仿出来,这些都是由作画者的个性所决定的。鉴于此,学生独特的作画风格的形成,必须建立在个性的发展基础之上。学生要通过自己对作品原型的理解和把握,从情感等层面进行创新,而不是单纯依靠风格和技巧的创新。如,梵高的《向日葵》,这不单是绘画风格的创新,也是梵高自己对向日葵的独特见解,从而诞生了这幅举世闻名的作品[3]。

(五)细致的观察

罗丹曾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就向人们解释了美的来源,创新的根本所在,那就是发现。大家的作品一般是对生活中惯常的事物进行描绘,但是他们的作品又让人们发现自己想不到、发现不了的事物,这就是创新。这就告诉我们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事物就是创新。但是,对事物进行观察一定要用全面的角度。不同的视角观察到的东西不同,对于一个物体,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从仰观、俯瞰等视角观察,或者从立体、平面的角度观察,这都是全面观察的必要举措。在素描教学中,教师常常会为学生提供一个模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进行描述或进行临摹。由于每个学生观察的视角不同,作品呈现的结果也就自然不同,正如达芬奇无法画出两个一样的鸡蛋一样。同时,在进行观察时,不但要做到全面细致,还要用心观察,在进行创作时,加入感情,使作品具有生命力。

三、技工院校素描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一)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素描是所有艺术创造行为的造型基础,是造型最重要的部分。素描的发展受到多种画派和多个艺术家的推动,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素描的发展重点不同,最终通过人们的探索完善了素描。在实际生活中,對于室外的静物,如花卉或者生活小角落的场景的表现,以及对于室外的景物,如田间小道、高山流水等,除了要进行细致的观察之外,还要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加工,从而使作品表达出一种独特的思想意念,抒发一种独有的感情,对于观赏者而言,能产生一定的触动作用,这就是画作影响力的体现。鉴于此,技工院校美术教师在素描教学中,要经常指导学生观察生活,运用全面的视角去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慢慢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例如,阳台上的一株小花静静绽放,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想象更多类似的场景,深谷里静静开放的兰花,冬天白雪皑皑的枝丫下点点开放的腊梅,北风中左右摇摆的竹子等,这都是可以进行创作的素材。这也是生活中常见的景象,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多留意生活,积累更多的素材,并展开丰富的想象,为这些事物赋予一定的意义和价值,让这些常见的事物在自己的笔下大放异彩。

(二)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生之间存在客观的差异性,这是由学生的不同性格特征的客观差异决定的。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勇敢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学生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说出自己的见解,自由交流和探讨。同时对学生的作品,教师要辩证的看待,要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做出评价,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要对其进行及时的引导,促进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表现在作品中,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改正,从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并使自身的优势得到自大限度的发挥[4]。

(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学院式教学在我国美术教学中占据了很长时间的主导地位,这种教学模式下的美术教学只是注重对学生的作画技巧和技术的传授,导致素描学习的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消化都是孤立完成的,从而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在技工院校素描教学中,教师要不断营造良好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发挥学生个性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素描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有机结合,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参观活动,带领学生参观画展,观看优秀作品,通过学生对观看作品的鉴赏,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有效统一。同时,教师要进行及时的指导,对于学生不知道的知识进行补充,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创新实践与理论结合

在进行素描实践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以及实际的素描能力。学生专业能力对实践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的训练,让学生具备较扎实的基本功。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挖掘学生的潜力,鼓励学生进行创新。

四、结语

在技工院校素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就要求教师运用灵活的方式进行教学,重视对学生进行启发,使素描理论与实践学习达到有机统一,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韩明辉.高职素描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分析的培养[J].大众文艺,2015,(23):204-205.

[2]高燕.高职院校设计素描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学园,2013,(31):16.

[3]周惠.高职素描教学之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2,(09):123-124.

[4]薛慧莉.高职设计素描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索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7.

作者单位:

广东省工业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