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网项目后评价质量控制研究
   来源:中国市场     2017年12月13日 10:52

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项目评审工作的时间及质量控制分析研究.pdf

张恒+温卫宁+郑燕

[摘要]文章以国际上项目后评价的起源为研究的开端,回顾了我国项目后评价的起步与我国电网项目后评价的发展历程,梳理出目前影响我国电网项目后评价质量进一步提升的典型制约因素。最后,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提出了提升我国电网项目后评价质量的改进建议。上述研究能够为电网企业开展项目后评价质量控制,提供具有实践意义的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电网项目;质量控制;后评价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2.159

1 项目后评价的起源

项目后评价(Post Project Evaluation)是指在项目已经完成并运行一段时间后,对项目的效益、作用、目的、执行过程和影响,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分析和总结的一种技术经济活动。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发展为监督罗斯福政府“新政”政策性投资的手段,后评价应运而生。到20世纪70年代,项目后评价得到许多国家和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双边、多边援助组织的应用与重视,并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政府管理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 我国电网项目后评价的发展历程

2.1 我国项目后评价的起步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加深,项目后评价在我国投资和项目评价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国外对华援助资金和外资项目进入中国,按照国际惯例,必须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后评价制度,投资项目后评价的研究工作首次登上国内学术领域的舞台,1988年,由原国家计委首先提出开展后评价工作,委托中国人民大学进行了后评价理论研究,并选择部分项目作为试点开展第一批国家重点投资建设项目的后评价,标志项目后评价在我国的正式开始。其次我国的改革开放过程被认为是渐进的,与后评价的思想内涵(Learning by doing)渐进学习法的方法论一致,在中国建立项目后评价体系,评价改革措施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总结经验教训,能有效指导后续改革发展的方向。1992年,中资公司与英国海外开发署(ODA)联合进行《中国投资项目后评价手册》和《关于中国后评价机构设置的建议》的研究工作,开启了我国与国际合作后评价业务的新篇章。随后,国家有关部委与重点企业,如原国家经贸委、国防科工委、国资委、铁道部、水利部、交通部、中石化、中国通信等先后编制后评价管理办法或实施规程等规章制度,相继在各自领域尝试开展项目后评价工作。当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此时后评价工作已成为国际上很多国家法定的项目管理程序,为了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与国际经济形势接轨,大力开展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已势在必行。2004年,以《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政策依据,以国资委《中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指南》和国家发改委《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两个文件的颁布为契机,我国投资项目后评价在政府投资和企业投资项目相关领域广泛地开展起来,并且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后评价工作的使用范围和研究深度不断延伸。

2.2 我国电网项目后评价发展历程及成效

2005年,我国电网项目后评价工作开始起步,以国家电网公司印发《国家电网公司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为标志,筛选出7 个电网项目开展后评价工作,分别是三广、三常直流输电工程,北京9950 输变电工程,沈阳至大连500 千伏输变电工程,华东江苏500 千伏输变电工程(含大跨越),鄂豫三回500 千伏输变电工程,陕甘、甘宁省间第四回线路工程,自此,拉开了电网建设工程后评价工作的序幕。

自2010年之后,国家电网公司陆续开展了涵盖±500千伏、±660千伏、±800千伏多个电压等级,各种功能定位的直流工程后评价工作,其中,包括德阳至宝鸡直流联网工程、四川复龙至上海南汇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宁东至山东直流送电工程、葛沪直流综合改造工程、东北华北(高岭)直流背靠背扩建工程等。

2014年,公司发布《国家电网公司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实施规定》,进一步完善电网工程后评价工作的具体要求。并在2015年开展全系统范围的后评价工作,涵盖26个省市,750千伏、500千伏、33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多种电压等级,涉及加强输电通道、优化电网结构、保障电源送出、满足用电需求、电铁供电和服务新能源多种功能,同时开展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的专项后评价工作。

经过近十年来的不断探索与创新,电网建设项目的后评价工作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和较为成熟的技术手段,在评价体系的构建和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取得了研究成果,为后续工程实施起到借鉴作用,为提高企业竞争力、提高公司投资决策水平和项目管理水平提供一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3 提升我国电网项目后评价质量的改进建议

尽管我国电网项目后评价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鉴于电网项目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在我国开展时间比较短、实践经验相对不足、基础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各地区、各企业的项目后评价发展不平衡、技术能力不同,依然存在一些亟待完善与提升的环境,以全面实现后评价对基本建设工作各个环节的反馈作用,主要包括:从体制建设、人员配置、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

3.1 增强后评价体制建设,提高全员认知程度

項目后评价工作前期需要收集大量的基础资料,具有涉及部门多、持续时间长的特点,但是,后评价工作当前还未纳入公司日常项目管理程序,也没有形成相关的管理制度,公司范围内对投资项目后评价的认知程度较低,给后评价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困难,所以加快项目后评价体制建设,规范后评价工作程序以及各部门之间后评价工作的业务衔接流程,深化后评价理念,是有效保障后评价工作顺利实施的基础,建立和完善电网项目后评价管理体系已经势在必行。

3.2 培养后评价人才,打造一流后评价专家队伍

电网项目后评价工作涉及电网规划、电力系统、技术经济、管理咨询等多个专业,涵盖工程立项核准、设计施工、调试验收、启动运行的各个阶段,需要专业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专家,公司目前没有建立相关的后评价专家库,如何培养电网项目后评价的专业技术人才,形成自公司总部至各省市公司的人才队伍是后评价工作开展的人才保障。

3.3 规范后评价标准,提高后评价准确性

目前,电网项目尚无全面的评价标准,已有研究成果大多采用多维模糊评价法、专家打分法等方法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专家的经验、能力水平呈强相关关系,客观性较差,为了提高评价准确性,增强评价结论说服力,充分体现后评价的公平、公正原则,建立统一的电网项目评价标准已经迫在眉睫。

3.4 建立健全后评价反馈机制,实现后评价反馈功能

反馈功能的实现已成为项目后评价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之一,如何建立健全电网项目后评价的反馈机制,实现后评价的反馈作用已成为项目后评价研究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3.5 构建后评价信息管理平台,提高后评价信息交互能力

电网项目后评价的研究工作涵盖工程规划到验收运行的各个阶段,需要的资料涉及公司各个部门,研究成果具有反馈功能持续时间长等特点。目前,我国国家级、电力行业级,以及企业级后评价数据信息系统尚未建立,如何将收集资料、对比标准、客观评价、实现评价反馈等一系列全周期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开发符合我国电网项目规划、建设及管理特点的信息化平台是开展电网项目后评价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提高后评价工作效率和评价准确性,发挥后评价长效作用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李彦斌,于心怡,王致杰,等.采用灰色关联度与TOPSIS法的光伏发电项目风险评价研究[J].电网技术,2013(6).

[2]冀凯琳.基于LCC理论的电力设备检修策略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1.